不仅阿天疑惑,其他国家的音乐人也纷纷表示不解。
评委们察觉到众人质疑的目光。
一位身着燕尾服的评委起身解释:“我理解各位的疑问——为何不立即评定钢琴演奏的胜负。”
台下包括阿天在内的许多人点头回应。
该评委继续说道:“实情是,刚才的钢琴演奏各位表现都十分出色,尤其有几位水平难分高下。经评委团商议,我们认为仅凭钢琴技巧难以决出胜负,因此希望各位全面展示音乐才能。”
众人听闻后纷纷点头表示理解。
于是按照评委安排,各国音乐人陆续展示了其他音乐技能。
阿天除钢琴外,亦擅长笛子。
笛子作为华夏传统乐器,以天然竹材制成,虽工艺简单,却能奏出优美音色。
轮到阿天时,他选择用笛子演奏了一首传统曲目。
通常笛曲风格清幽悠远,令人如置身月下竹林,感受清风拂面。
这是华夏传统文化特质之一,阿天自然深有体会。
但他意识到评委多为西方人士,与华夏文化存在距离。
心想:既然演奏对象是这些评委,不如选择他们熟悉且喜爱的曲目。
于是他吹奏了一首西方传统乐曲。
这首欢快的曲子令在场许多人不禁想随之起舞。
评委席上几位评委听到这首乐曲,联想到西方民间节日众人欢舞的场景,纷纷点头赞许。
一位评委低声对旁边的人说:“没想到华夏的民族乐器,能把我们本土的旋律演绎得这么动人。”
“确实难得,那个华夏年轻人很有才华。”
阿天演奏结束后,好几位评委都起身为他鼓掌。
接下来是一位米国音乐人登场。
他吹奏的是萨克斯,音色悠扬婉转,直抵人心。
他也赢得了全场观众和评委们的一致赞赏。
最后上台的是一位霓虹人。
他身穿和服,手持三味线登场。这件乐器外形独特,许多国家的音乐人都感到新奇。
他上台后,工作人员搬来一面大鼓,另一位穿和服的霓虹人手持鼓槌,站到了鼓前。
“还可以有搭档配合?”看到这个霓虹人有人击鼓助阵,不少人都觉得不太寻常。
但见评委们未作表示,大家便明白这应是事先允许的。
霓虹人边弹三味边吟唱,声调苍凉而激昂,别具一番韵味。
在大鼓的衬托下,乐曲仿佛让人看见战场、残阳,甚至感受到死亡的气息。
这也是一种风格独特的音乐。
尽管不少听众不太习惯,但演奏结束后,大家仍报以热烈的掌声。
所有演奏结束后,评委们仍难以决定胜负。
他们低声交谈,面露难色。
一位评委小声说:“华夏的阿天水平很高,但米国的汤姆同样出色。而且霓虹的小板是这次活动赞助商的弟弟,我们不能不考虑他。”
另一位附和:“这栋楼就是他们家族的,大板明确表示希望他弟弟获胜,这该怎么办?”
众人犹豫之际,又有一位评委提议:“我有个办法。”
“什么办法?”大家问道。
他说:“小板在霓虹也算是个指挥家。而据我所知,华夏的阿天和米国的汤姆似乎都不太懂指挥。不如我们加赛一场,让他们比一比指挥?”
“好主意,”另一人赞同,“这样既能保证小板胜出,又不会引起争议。”
商议既定,一位评委起身宣布:“经过综合评审,华夏的阿天、米国的汤姆和霓虹的小板并列成年组最优。由于难分高下,我们决定临时增加一项比赛:演奏指挥。”
宣布完毕,评委坐下。
米国的汤姆听到这个决定,顿时愣住了。
演奏指挥?他完全不会。上台指挥只会当众出丑。
汤姆起身说道:“尊敬的评委先生,我选择弃权。”
阿天的处境也相差无几。
他虽略懂音乐指挥,却仅限于皮毛,无法与专业指挥相提并论。即便勉强上台,也未必能带领整个乐团顺利演出。
就在阿天犹豫是否要像汤姆一样退出时,身旁的米饭轻声说道:“阿天叔叔,你不用担心,我懂指挥。”
“米饭,你是说你真的懂音乐指挥?”阿天低声询问。
米饭点点头:“你是不是不会?没关系,我会。”
“我确实不会,可指挥看似简单,其实很讲究专业技巧。万一拿着指挥棒却不懂,会被人笑话的。”
阿天以为米饭只是童言玩笑,既不愿相信,也不想让米饭在专业场合出丑,话语中透出婉拒之意。
“我真的懂,阿天叔叔。”米饭举起小手,打起拍子。
他的动作流畅有力,节奏分明,层次清晰,力度也恰到好处。
阿天虽不会指挥,却能看懂门道。米饭看似简单的动作中透出的专业感,瞬间震撼了他。
“米饭,你……你竟然真的懂指挥!太厉害了,现在我完全相信,你确实是个难得的音乐天才。”阿天激动不已。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