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台上那人竟拿这个问题来问华夏小男孩米饭,是否有些过分?
台下不少霓虹音乐人心中浮现出这个念头。
他们都替米饭捏了一把汗,担心他答不上这个颇有难度的问题。
桃太郎和小松之同样忧心忡忡。
然而米饭却神色轻松。
工作人员递来话筒,米饭接过,对台上之人说道:“若你现在想听我演奏乐器,我绝不会为你演奏。”
“什么?什么意思?”那人一时摸不着头脑。
米饭答道:“这便是华夏音乐最看重的一点。你问华夏音乐讲究什么,这便是我的回答。”
“嘿,小孩,你在胡说什么?我怎么一点都听不懂?”那人语带嘲讽,面露不屑。
“华夏有个成语,叫对牛弹琴。”
听到这个词,那人脸色微变,隐约感到不妙。
米饭接着解释:“这个成语是说,若对方听不懂你的琴声,你对他弹琴,不过是白费力气。现在,你该明白我的意思了。”
“你……你是说……”那人支支吾吾,仍不敢确信。
米饭继续道:“你自己也说了,完全听不懂我的话。你不懂我,不理解我,所以我的音乐不会为你演奏。若我演奏了,就是对牛弹琴,白费功夫。”
“你……你骂我?”那人提高声音质问。
“不,我没有。我只是回答你,华夏音乐最看重的,是知音。知音,你懂吗?唯有找到知音,我的音乐才有意义。音乐是灵魂与灵魂的交流,这是华夏音乐最讲究的。现在,你该明白了吧。”
说完,米饭将话筒交还工作人员,从容落座,神态自若,隐隐透出几分宗师气度。
小松之和桃太郎看着他这般悠然自得,心中无比佩服。他们自觉年长米饭许多,却学不来他这般气度。
台上那人听完这番话,愣在原地,无言以对。
米饭用了“对牛弹琴”这个成语,显然是把他比作牛。可他细想之下,又觉得这成语用得贴切。
他当众被讽,却挑不出米饭话中毛病,只觉无奈又郁闷。
台下霓虹音乐人大多抱着看热闹的心态,瞧着他那副气又气不得、辩又辩不出的模样,不少人暗暗发笑。
除了笑他之外,许多霓虹音乐人也为米饭方才那番话感到震撼与赞叹。
将音乐付与知音,这是何等精妙的见解。何止音乐,一切艺术皆如此。唯有知音,方能彼此领会,共享喜悦与感动。
这话说得实在精彩。
这个年仅几岁的华夏音乐神童确实不一般,能说出如此深刻的音乐理论,还能联系到华夏着名音乐典故,实在了不起。
如果说台下的霓虹音乐人之前对米饭多少还有些疑虑,觉得他的音乐才能或许不像传闻中那么神奇,那么现在,已经没人怀疑他在音乐上的天赋了。他们都和小松之、桃太郎一样,对米饭满怀敬佩。
有人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为米饭这段精彩的理论喝彩。接着,鼓掌的人越来越多,最后几乎全场都在鼓掌,所有人都向米饭投去敬佩的目光。
台上那人站也不是坐也不是,不知所措。想来想去,在热烈的掌声中,他只好灰溜溜地走向后台,悄悄从后门溜走了。
之前那个上台展示行为艺术的所谓音乐人,也用手掩着脸,沿着会场一侧趁人不注意溜了出去。
“米饭小王子讲得太精彩了,这是我听过最有意思的音乐理论之一。”主持人拿着话筒上台说道。
掌声渐息,大家都望向主持人。
“我曾经在网上看过米饭小王子的精彩演出,为之疯狂、沉醉,甚至彻夜难眠。我当时不理解,为什么米饭小王子在音乐上如此出色。”
主持人语气感慨地看着米饭说:“后来我知道了,米饭小王子就是音乐之神,是从音乐国度走出来的天使。我一直有个愿望,就是能现场听米饭小王子表演。不知今天,我是否有这份幸运实现心愿?”
说完,他满含希冀和期待地望着米饭。
台下许多霓虹音乐人也和主持人一样,对米饭的表演充满期待。
林芝玲小声问:“米饭宝贝,你愿意在这里露一手吗?”
“可以呀,能让他们见识华夏音乐的神奇,娘亲,我很愿意。”米饭说道。
米饭对当众表演并不介意。他本是跟小松之来玩的,现在随手表演一下也没什么。
小松之对主持人点头示意米饭可以表演。
“真的吗?米饭小王子真的愿意现场表演?天啊,我太幸运了。”主持人兴奋得手足无措,连话筒都在颤抖。
台下许多霓虹音乐人也望向米饭,和主持人一样期待他的表演。
“小松之先生,”主持人在台上问道,“不知米饭小王子想表演什么?需要准备什么乐器吗?”
主持人说话格外小心,生怕一不小心影响米饭情绪,让这小萌娃不愿表演。那就太遗憾了。
因此他面带笑容,谨慎万分。
小松之对主持人点头,然后问米饭:“米饭小王子,你想表演什么?需要什么乐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