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省委书记周良安的话音落下,会议室里的空气仿佛被抽干了。
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项目论证了,这是汉东省一把手,在亲自考量一个年轻人的器量与格局。
这是一场终极面试。
通过了,一步登天。通不过,C方案连同林舟这个人,将一同被打回原形,甚至摔得更惨。
孙向东刚刚放回肚子里一半的心,又瞬间悬到了喉咙口。他紧张地看着林舟,手心里全是汗。他生怕这个年轻人被这泰山压顶般的气场给压垮,说错一个字,就是万劫不复。
然而,在这几乎凝固成实体的压力中心,有一个人的感受,却与在场的任何人都截然不同。
王海涛,发改委综合规划处的王处长,正襟危坐,双眼直视着前方,背脊挺得像一根钢筋。但如果有人能看见他的后背,就会发现他那身名贵的衬衫,早已被冷汗浸透,紧紧地贴在皮肤上,冰冷而黏腻。
他的耳朵里嗡嗡作响,周良安书记的声音,李副省长的声音,林舟的声音,都像是从很远的地方传来,隔着一层厚厚的水,失真而模糊。
他的全部心神,都集中在了自己那颗疯狂跳动的心脏上。
咚、咚、咚……
每一声,都像一记重锤,砸在他的胸骨上,砸得他头晕眼花,五脏六腑都错了位。
完了。
这个念头,像一条冰冷的毒蛇,从他的尾椎骨一路向上,缠住了他的脖子,让他无法呼吸。
就在半个小时前,他还像个得胜的将军,坐在自己的座位上,享受着李副省长用他提供的“炮弹”,将孙向东和林舟炸得人仰马翻的快感。他甚至已经开始盘算,等李系彻底掌控了这个百亿项目,自己该如何运作,才能从综合规划处处长的位置上,再往上挪一挪。
他看着那个被他亲手推出去当替罪羊的林舟,心里充满了鄙夷和快意。
书呆子,终究是书呆子。有点才华又如何?不懂人情世故,不通权力规则,在官场里,就是一只可以被随意踩死的蚂蚁。
他王海涛,就是那个抬起脚的人。
可他万万没有想到,他抬脚踩下去的,根本不是什么蚂蚁。
当林舟站起来,不疾不徐地抛出“马六甲海峡航运附加税率”时,王海涛的脑子“嗡”的一声,像是被谁打了一闷棍。
这个数据……他有点印象。
他想起来了,这是他授意心腹张亮去窃取林舟电脑里的“核心数据”时,张亮特别提到过的一点。当时张亮还兴奋地说:“处长,这小子果然藏了一手,有个加密文件,我费了好大劲才弄出来,里面的数据比他给孙主任的报告详细多了!”
现在他明白了。
那不是什么加密文件,那是一个他妈的捕兽夹!
而他王海涛,就是那个兴高采烈地把捕兽夹连同自己的顶头上司,一同送上山顶的蠢货。
“成本超支至少三十亿……”
“凭空损失了超过五十亿的授信额度……”
林舟每说出一个数字,王海涛的心就往下沉一寸。那冰冷的数字,像一把把锋利的冰锥,刺穿了他精心编织的美梦,露出了底下血淋淋的、愚蠢的现实。
他感觉自己像个小丑,一个在舞台上卖力表演,却不知道自己裤子掉了的小丑。全场都在笑,只有他自己,还沉浸在滑稽的独角戏里。
最让他感到彻骨冰寒的,是林舟最后那个问题。
“究竟是哪一位发改委的专家同志,为您提供了这样一份……‘完美’的报告?”
那一刻,王海涛清楚地感觉到,李副省长那道能杀人的目光,穿过人群,精准地钉在了自己的后脑勺上。
那目光里没有愤怒,只有一片死寂的冰冷。
王海涛知道,自己完了。在李副省长的世界里,他王海涛这个名字,已经和“愚蠢”、“背叛”、“废物”画上了等号。他不仅没能成为李副省长的功臣,反而成了让他当众出丑、沦为整个汉东省官场笑柄的罪魁祸首。
李副省长不会放过他的。
一想到那位的手段,王海涛就感觉自己的血液都快要凝固了。
而现在,当省委书记周良安亲自点名林舟,用一种近乎平等的姿态向他“请教”时,王海涛心中最后一点侥幸,也彻底灰飞烟灭。
他抬起头,呆滞的目光穿过层层人影,落在那个站在会场中央的年轻人身上。
林舟就那么静静地站着,推了推鼻梁上的金丝眼镜。从王海涛的角度看过去,天花板上巨大的五角星徽灯,光芒正好笼罩在他的身上,为他镀上了一层耀眼的金边。
他不再是那个在办公室里唯唯诺诺,见了自己连话都说不利索的小科员。
他像一柄出鞘的利剑,锋芒毕露,光耀全场。
而那光芒,照在王海涛的脸上,却让他感到一阵灼痛。
他忽然想起了几个月前,林舟第一次把那份关于全产业链整合的报告交给他时的情景。当时他只扫了一眼,就轻蔑地把报告扔到了一边,斥责他“异想天开”、“不切实际”、“典型的学院派作风”。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