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雷鸣般的掌声经久不息,像潮水拍打着紫荆厅的每一个角落。
水晶吊灯的璀璨光芒下,每一张面孔都映着或震惊,或激动,或深思的神情。这是一群在商海中见惯了大风大浪的人,可今天,他们被一个年轻人用最朴素的数据和最冷静的逻辑,彻底掀翻了认知。
林舟站在操作台旁,安静地看着台下。掌声于他而言,并非荣耀的加冕,更像沙盘推演中一个预料之内的参数,代表着“群体情绪峰值”的达成。他微微颔首,算是对这份热情的致意,然后便开始不紧不慢地收拾自己的笔记本电脑。
这份镇定,与全场的热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反而更添了几分深不可测。
掌声渐渐平息,但空气中那股被点燃的躁动却不散,反而凝结成一种更加粘稠、更加迫切的东西。人们坐回了椅子上,但姿势都变了,不再是先前那副松弛的、带着审视的模样,而是身体前倾,目光灼灼,像一群发现了水源的、干渴已久的旅人。
周毅感觉自己的心脏还在胸腔里狂跳,血液冲刷着耳膜,发出嗡嗡的声响。他看着那个正在拔掉连接线的身影,眼眶发烫。那不是一个官员,也不是一个金主,那是……一个点灯人。在他即将被黑暗吞噬的绝境里,为他点亮了前路的人。
他不能等。他知道,机会就在眼前,稍纵即逝。
他猛地站起身,椅子腿与光洁的地板摩擦,发出一声刺耳的尖响。周围的人都向他看来,他却毫不在意。他手里紧紧攥着那份他熬了两个通宵做出来的技术材料,纸张的边缘已经被手心的汗浸得有些发软。
他拨开人群,几乎是踉跄着,朝着主桌的方向冲了过去。
“周总,你……”同桌的一位老板想拉住他,却只抓到了一片衣角。
另一边,华通精工的刘总也坐不住了。他眼睁睁看着周毅像一头发疯的公牛般冲出去,内心的恐慌与悔恨几乎要将他吞没。他知道,周毅这一去,抢占的就是先机。而他,那个本该站在最前面的人,此刻却被无形的墙隔绝在外。
他的视线在主桌上逡巡,孙立国主任正与身边的副省长低声交谈,根本没往他这边看。而那个林舟,收拾好东西后,正被李瑞和马叔护在中间,准备离场。
刘总一咬牙,也站了起来。他不能像周毅那么失态,他得保持体面。他端起茶杯,脸上挤出一个自认为最自然的笑容,朝着孙立-国主任的方向走去,步子迈得不快,却透着一股不容错辨的急切。
然而,周毅比他快得多。
“林科长!”
一声嘶哑的呼喊,让整个会场的目光再次聚焦。
周毅冲到了林舟面前,因为跑得太急,他弓着身子,剧烈地喘息着。他想说很多话,想说感谢,想说自己的技术有多牛,想说自己一定不会辜负这份信任。可话到嘴边,却只剩下最简单的几个字。
“我……飞驰动力……我签!”他把那份被汗浸湿的材料,用一种近乎献祭的姿态,递到了林舟面前。
林舟看着他布满红血丝的眼睛,那里面燃烧着技术人员特有的偏执与热忱。他没有去接那份材料,只是平静地开口:“周总,你的技术,我了解。我们需要的,不是你的感谢,是你的产能。”
他侧过身,对身后的苏晓说:“苏晓,带周总去签投资意向书。”
苏晓扶了扶眼镜,从随身的公文包里拿出一份早已准备好的文件和一支笔,对周毅做了一个“请”的手势:“周总,这边请。”
这一幕,清晰地落在了在场每一个人的眼里。
没有客套,没有寒暄,没有官样文章。
“我签。”
“这边请。”
简单得就像在菜市场买一棵白菜。
可这买卖的标的,却是可能高达数千万乃至上亿的股权投资。
这干脆利落的背后,是一种何等强大的自信和掌控力!
周毅被苏晓引到旁边的休息区,那里已经摆好了一张签约桌。他拿起笔,看着那份《投资意向书》,上面的条款清晰明了,没有一个字是陷阱,全都是围绕着如何支持飞-驰动力扩大生产、投入研发来制定的。
他深吸一口气,在落款处,一笔一划地写下了自己的名字。
当笔尖离开纸面的那一刻,他感觉压在自己身上那座名为“现实”的大山,轰然倒塌。
周毅的行动,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瞬间激起了千层浪。
“快!我们也去!”
“不能让飞驰动力把头啖汤全喝了!”
一个戴着眼镜,看起来颇为儒雅的中年人也快步走了上来,他是省内一家做高分子材料企业的负责人,叫钱斌。他的企业规模不大,但手握一项电池隔膜的关键技术,同样因为资金问题,迟迟无法量产。
“林科长,我是‘新材科技’的钱斌。我们的技术,您上次来调研的时候看过。我们愿意接受基金的任何尽职调查,也愿意签署协议!”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