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演再次失败。
林舟的眉头紧锁。强攻不行,妥协也不行。这似乎是一个死局。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他的意识在沙盘中高速运转。两个方案都失败了,因为它们都试图在“传统”与“现代”之间二选一,要么牺牲前者,要么牺牲后者。但这两者,对于现阶段的红山县而言,都是不可或缺的。
必须找到第三条路。一条能让两者共存,甚至互相促进的路。
沙盘的视角开始拉高,不再局限于村口的对峙。整个红山县的地图都被数据化,历史、地理、人文、经济……无数信息流汇入沙盘。林舟的指令非常明确:【检索红山县所有文化元素,寻找与“现代经济模式”具备“可兼容性”和“可转化性”的节点。】
沙盘开始疯狂检索。
屏幕上闪过无数条目:红山山歌、庙会、地方戏曲、民间传说……这些元素大多和祭祀一样,与现代生活节奏格格不入,难以产业化。
突然,一个被标记为“低活性”、“濒危”的数据节点,微弱地闪烁了一下。
【红山剪纸】
沙盘立刻调出了关于它的所有信息。
【类型】:民间手工艺。
【特点】:构图繁复,风格独特,多以本地神话传说、农耕生活为题材,具有极高的地域辨识度和艺术价值。
【现状】:濒临失传。掌握完整技艺者不足五人,均为70岁以上老人。无市场,无传承,年轻人视其为“老掉牙的玩意儿”,不愿学习。
【关联性分析】:沙盘的画面中,一幅古老的剪纸图案被放大,那复杂的线条勾勒出的,正是一个人首蛇身、驾驭风雨的形象——与秦峰口中山神爷的其中一个传说版本高度吻合。
就是它!
林舟的脑中仿佛有电光闪过。
他找到了。找到了那个被所有人都忽视的“宝藏”。
山神祭祀,是一种排他性的、无法与外界兼容的文化表达。它的存在,必然会与代表着“进入”和“流通”的现代化道路产生冲突。
但剪纸不同。
剪纸是一种可以被带走、被传播、被欣赏的文化载令。它安静、精美,凝聚着传统,却又天然具备成为“商品”的潜质。
解决问题的关键,不是去否定老人们对山神的敬畏,而是为这份敬畏,找到一个新的、更合适的表达出口!
如果,能让剪纸这门手艺“复活”呢?
沙盘的推演进入了全新的维度。
【推演方案三:文化置换与价值再造。】
沙盘中,林舟没有去谈通路,也没有去谈工期。他走到王守义三爷面前,开始聊起了剪纸。
起初,老人很警惕。但当林舟准确地说出几种只有本地人才知道的剪纸纹样时,老人的眼神变了。
接着,林舟向老人们展示了手机里的一些现代文创产品:故宫的胶带、博物馆的盲盒、印着京剧脸谱的T恤……
他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概念:把山神爷的形象、把红山县的风土人情,剪出来,做成最精美的艺术品,通过工业园区销往全国,让外面的人都看看,红山县的“宝贝”有多厉害。让老祖宗的手艺,变成实实在在的收入,让村里的年轻人回来学手艺,也能挣大钱。
沙盘中,王守义三爷沉默了。他身后的老人们开始窃窃私语。
另一边,王二毛等年轻人也凑了过来,他们看着手机里那些设计新潮的文创产品,眼神里流露出好奇和向往。当他们听到一幅小小的剪纸作品,在城里可以卖到几十甚至几百块时,他们的呼吸急促了。
冲突的焦点,在不知不觉中被转移了。
从“要不要让路”的零和博弈,变成了“要不要一起搞个更牛的东西来挣钱”的共赢探讨。
最终,沙盘中的王守义三爷,缓缓地点了点头。他同意,祭祀可以简化,时间可以缩短,只要林舟能兑现承诺,让“红山剪纸”这四个字,重新响亮起来。
推演成功!
林舟缓缓睁开眼睛,车窗外,寒风依旧,对峙依旧。但他的心中,已经有了一幅清晰的蓝图。
他推开车门,重新走入那片被光影切割的对峙场。
秦峰立刻迎了上来,满脸的焦急和期待:“林博士,怎么样?是不是……是不是只能等了?”在他看来,除了强攻和等待,已经无计可施。
李瑞也耸了耸肩,一副“我就知道”的表情。
林舟没有回答他,径直穿过人群,走向那堆燃烧的篝火,走向坐在最中间的王守义三爷。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年轻人好奇,老人们警惕,秦峰和司机们则紧张地屏住了呼吸。
林舟在距离王守义三爷三步远的地方站定,他没有看那口大锅,也没有看那个祭坛,他的目光,落在了老人那双布满老茧、正放在膝盖上的手上。
他微微躬身,用一种清晰而又带着敬意的声音,问出了一个让在场所有人都始料未及的问题。
“老人家,我从省城来,一路听人说,咱们红山的剪纸,是天下一绝。”
“还听说,只有最巧的手,才能剪出山神爷巡山时的威风模样。”
“不知道,这手艺,现在还有人会吗?”
话音落下,全场死一般的寂静。
烦躁的王二毛愣住了,交头接耳的司机们安静了,连一直劝说的秦峰都张大了嘴巴。
在所有人的注视下,那个自从对峙开始就没正眼看过任何人的王守义三爷,那双浑浊的、仿佛对一切都漠不关心的眼睛,第一次,缓缓地抬了起来,直直地看向林舟。
他的嘴唇翕动了几下,浑浊的眼底深处,似乎有什么被遗忘了很久的东西,正在慢慢苏醒。
喜欢官场推演:我设计的未来震惊全球请大家收藏:(www.20xs.org)官场推演:我设计的未来震惊全球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