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这些冰冷的数据,林舟的心却感到一阵温热。他看到了那些斥责和眼泪背后,藏着怎样深沉的爱与担忧。
他设定了推演目标:“分析父母心结的核心症结,并寻找最优解决方案。”
沙盘没有像往常一样快进未来,而是开始进行深度的因果关系解构。
无数条代表着“担忧”的红色线条从两个模型上延伸出来,指向各种各样的事件节点。有“某某官员落马”的新闻标题,有“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历史典故,有邻居家孩子“生意失败”的闲谈,甚至还有孟兰看过的某部电视剧里“官场倾轧”的狗血剧情。
这些庞杂、琐碎、看似毫无关联的信息,共同编织成了一张名为“恐惧”的巨网,将两位老人牢牢困住。
林舟静静地看着。他知道,这就是普通人眼中的世界,充满了不确定性和道听途说拼凑起来的危险。
沙盘的运算在加速,那些纷繁复杂的红色线条逐渐淡去,仿佛被一层层剥开的洋葱。最终,在所有信息的风暴中心,只剩下了一个散发着柔和白光的、最为稳固的核心节点。
一行清晰的文字,直接投射在林舟的意识中。
【核心诉求:儿子平安健康,家庭和睦。】
就这么简单的一句话,却像一道闪电,劈开了林舟心中所有的迷雾。
他一直试图向父母证明自己“有能力”、“有后台”、“能站稳脚跟”,他以为只要证明了这些,他们就能放心。
他错了。
他证明得越多,在他们眼中,就意味着他卷入的漩涡越深,面临的风险越大。他的逻辑,从一开始就与他们的核心诉求背道而驰。
他们要的不是一个权倾一方的儿子,而是一个能平平安安、健健康康、时常回家吃饭的儿子。
沙盘继续给出了分析结论。
【症结所在:认知错位。父母将你的工作抽象为危险的“权力斗争”,而非具象的“社会建设”。你越强调“职位”和“权力”,越会加剧他们的恐惧。】
【解决方案推演:修正沟通策略。剥离“官场”标签,代之以“事业”和“理想”;淡化“权力”概念,聚焦于“项目”和“成果”。将抽象的“副厅级”身份,转译为具体的“总工程师”角色。让他们看到你工作的价值,而非工作的风险。】
【建议路径:创造机会,让他们亲眼见证你工作的正面成果。例如,邀请他们体验经你优化的交通系统,或参观由你规划的、正在建设中的民生项目。用看得见、摸得着的积极变化,来对冲他们脑海中虚构的危险想象。】
原来如此。
林舟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感觉压在心头的一块巨石终于被挪开了。
他一直在用自己的语言体系,去和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对话。他谈论的是宏观经济、顶层设计,而父母关心的,是柴米油盐、平安喜乐。
他不需要去说服他们官场并不可怕,他只需要让他们看到,他的工作,能让路灯更亮,马路更宽,能让更多的人脸上露出笑容。
当他们看到一个孩子因为新建的公园而欢笑时,他们就不会再去想这背后有多少利益博弈。当他们坐上一趟不再拥挤的公交车时,他们就会理解这份工作的意义,远大于那个冰冷的“副厅”头衔。
他要做的,不是解释,而是展示。
一种前所未有的轻松感涌上心头。他睁开眼,病房依旧安静,但窗外透进来的城市光晕,在他眼中却变得格外温暖。
他拿起床头柜上的手机,准备给马叔发个信息,让他帮忙策划一个合适的“参观路线”。
就在他解锁屏幕的瞬间,手机“嗡”地震动了一下。
一条短信,从屏幕顶端弹了出来。
来自一个陌生的、没有任何标记的号码。
短信内容很短,却让林舟脸上刚刚浮现的轻松笑容,瞬间凝固。
“林副主任,恭喜高升。你博士期间那篇关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脆弱性模型》的论文,我拜读了,写得非常精彩。只是其中关于‘负外部性压力测试’的几个参数,我有些疑问,不知何时方便当面请教?”
林舟的瞳孔骤然收缩。
这不是请教。
这是战书。
那篇论文,是他所有公开发表的学术成果中,观点最激进、论证过程也最为复杂的一篇。其中为了构建模型,他引用了几个当时尚未被完全证实、存在一定争议的国外理论数据作为参数。
在学术界,这是正常的探讨。
但在官场,这可以被解释为“学风不严谨”、“理论基础不牢固”,甚至……“学术造假”。
孙主任那位纪委朋友的提醒,言犹在耳。
——“有人在翻他博士期间的旧账了。”
他们来了。
而且来得这么快,这么精准,直击他看似最无懈可击的软肋。
喜欢官场推演:我设计的未来震惊全球请大家收藏:(www.20xs.org)官场推演:我设计的未来震惊全球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