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林舟的“平等互利”原则,确保合作共赢
电话被挂断,免提的电流声消失后,保密会议室里陷入了一种奇异的死寂。
外事办刘畅主任那带着喘息和惊惶的声音,仿佛还在厚重的隔音墙壁之间回荡。李瑞捏着鼠标的手停在半空,屏幕上精心制作的PPT图表失去了意义。马叔捧着茶杯,杯中温热的茶水再也无法传递一丝暖意,他脸上的皱纹拧在了一起,像是看到了最不想发生的一幕。
苏晓的眉头也紧紧锁住,她下意识地整理了一下桌上的文件,指尖却有些发凉。
德国人拒绝上车。
他们要在机场,听反对者的声音。
这已经不是下马威了,这是在开战之前,直接往你的阵地上扔了一枚燃烧弹,意图点燃你所有的布置,让你在混乱和狼狈中,暴露出最脆弱的腹部。
“这帮德国佬!”李瑞第一个没忍住,低声骂了一句,“他们这是在干什么?还没开始谈,就先站到对立面去了?他们以为自己是谁,仲裁者吗?”
马叔放下茶杯,发出一声轻响。他摇了摇头,声音有些沙哑:“不是仲裁者,是商人。他们闻到了血腥味,想看看我们的伤口有多深,好决定下一刀从哪里捅进去,能拿到最肥的肉。”
屏幕那头,一直沉默旁听的法学泰斗方振老先生,扶了扶眼镜,忽然开口了,声音里听不出什么情绪:“一个很有经验的开场。他们用一个看似合乎情理的要求——‘了解全面信息’,来撕毁了我们预设的议程。这一招,既能试探出我们对‘反对声音’的真实态度,又能将我们从容的姿态打乱,逼我们立刻做出反应。我们如果急着去安抚,就落了下风;如果我们强硬拒绝,又显得我们心虚,缺乏诚意。”
方老一针见血的分析,让会议室里的空气更加凝重。
所有人的目光,最终都汇聚到了林舟身上。
从接电话开始,他就没有说过一句话。他只是静静地坐着,一手的手指在光滑的会议桌上无意识地轻轻敲击,发出极有规律的、沉闷的笃笃声。这声音在死寂的房间里,像是秒针在走,敲在每个人的心上。
他没有看焦急的李瑞,也没有看忧虑的马叔,而是将目光投向了屏幕里的方振。
“方老,您觉得,一场平等的生意,应该是什么样子的?”林舟忽然问道,问题听上去与眼前的危机毫不相干。
方振微微一怔,随即明白了林舟的意思。他沉吟片刻,缓缓说道:“平等的生意,首先是双方都得有掀桌子的底气。其次,双方都得明白,自己不是来乞讨的,也不是来施舍的。我带着我的货,你带着你的钱和市场,我们坐下来,看看能不能做成一笔对你我都有利的买卖。成了,握手;不成,也各自安好。”
林舟点了点头,桌上的敲击声停了。
他终于转过头,目光依次扫过自己的团队成员。那目光平静,却带着一种能安抚人心的力量。
“李瑞,马叔,苏晓,还有方老和各位律师,我们从一开始就要明确一件事。”林舟的声音不高,但字字清晰,“我们和德国人的这次合作,不是扶贫,也不是招商引资求爷爷告奶奶。这是一场交易。”
“他们有我们需要的先进技术,但这些技术锁在保险柜里,无法变成利润,就是在不断贬值的负资产。而我们,拥有全世界最大、最有潜力的单一市场,拥有最强的执行能力和最完整的工业配套。我们的市场,就是他们技术变现的唯一指望。所以,我们是平等的。”
“我欢迎他们的技术,但这份欢迎是有前提的。这个前提,就叫‘平等互利,合作共赢’。”
他拿起桌上的笔,在白纸上写下这八个字。
“平等,意味着我们的人格、国格、谈判地位,都是对等的。他们不能,也没有资格对我们的内部事务指手画脚。想当教师爷,门都没有。”
“互利,意味着好处必须是双方的。他们想赚钱,可以。但我们必须拿到真正的核心技术,必须能带动我们本土的产业链,必须能培养我们自己的人才。想把我们当成一个倾销产品的组装厂和提款机,想都别想。”
“所以,”林舟放下笔,推了推眼镜,镜片后的目光变得锐利起来,“他们想在机场看戏,我们就搭个台子,让他们看个够。”
他拿起桌上的保密电话,直接拨给了外事办的刘畅主任。
电话几乎是秒接,刘畅焦急的声音立刻传来:“林主任,这……这怎么办啊?舒马赫教授态度很坚决,说看不到您的诚意,他们就不上车……”
“刘主任,不要慌。”林舟的语气平静得像是在谈论天气,“你现在去做几件事。第一,立刻在机场酒店预定一间最高规格的会议室,要有最好的投影和音响设备。”
“啊?会议室?”刘畅完全跟不上林舟的思路。
“第二,准备好最顶级的咖啡、红茶和点心。再派人去买几份最新的英文版《华尔街日报》和《金融时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