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的路上,林星遥坐在副驾驶座上,看着窗外的风景,眼神里重新充满了坚定。
她知道,自己不能因为别人的闲言碎语就放弃,她要带着苏砚深的期待,带着陈老师的信任,带着自己对绘画的热爱,好好参加这次比赛,画出最好的作品。
回到家后,林星遥立刻走进自己的房间,拿出画具,继续修改作品。
苏砚深没有打扰她,只是在客厅里给她煮了一杯热牛奶,放在她的画室门口。
他知道,这个女孩正在用自己的方式,变得越来越坚强。
比赛提交作品的日子终于到了。这天早上,林星遥特意穿上了苏砚深给她买的米白色羽绒服,头发梳得整整齐齐,看起来精神了很多。
她小心翼翼地将《冬夜的暖灯》装进定制的画筒里,双手抱着画筒,眼神里满是珍视——这不仅是一幅画,更是她对过去的告别,对现在的珍惜。
苏砚深早已在楼下等候,看到她出来,笑着迎上去:“准备好了?我们先去学校找陈老师,然后一起去组委会提交作品。”
林星遥点点头,将画筒抱得更紧了。车子驶进校园时,陈老师已经在办公楼前等着了,手里拿着填写完整的参赛资料。
“星遥来了,”陈老师接过画筒,轻轻掂了掂,“别紧张,你的作品绝对没问题。”
三人一起前往省美术馆——本次比赛的作品提交点。
美术馆大厅里已经来了不少参赛选手,有的和林星遥一样是学生,由家长陪同;有的是年轻的创作者,独自抱着画框匆匆赶路。
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颜料味,混合着大家的期待与紧张。
提交窗口前排着小队,林星遥站在队伍里,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画筒外壁。
苏砚深站在她身边,轻轻拍了拍她的手背:“放轻松,就把这当成一次普通的作品展示。”
轮到林星遥时,工作人员接过画筒,仔细核对了参赛资料。
当看到《冬夜的暖灯》被缓缓展开时,工作人员的眼睛亮了一下,忍不住赞叹:“这幅画的光影处理得真好,氛围很打动人。”
林星遥的脸颊微微发烫,下意识地看向苏砚深,正好对上他鼓励的目光。
陈老师在一旁补充道:“这是孩子以自己的家里人为原型画的,里面藏着她对‘家’的理解。”
工作人员点点头,在资料上盖了章,递回一张回执单:“作品提交成功,评审结果会在春节后公布,到时候可以关注官网通知。”
走出美术馆时,阳光正好,林星遥仰头看着湛蓝的天空,嘴角扬起一抹轻松的笑容。
苏砚深看着她舒展的眉眼,提议道:“今天难得这么开心,我们去逛逛街吧?顺便给你买件新衣服,过年穿。”
林星遥眼睛一亮,用力点了点头。
哥哥出事之前,因为自己的疾病和身体原因,不被允许去密集的地方,哥哥出事之后,就更没什么机会去了。
跟着苏砚深走进商场,看着琳琅满目的商品,她像个好奇的孩子,目光在货架上不停流转。
苏砚深带着她走进一家少女服饰店,挑了几件颜色柔和的毛衣和外套,让她去试穿。
林星遥拿着衣服走进试衣间,出来时,穿着一件淡粉色的毛衣,衬得她肤色白皙,眼神也灵动了不少。
“真好看,”苏砚深毫不吝啬地夸赞,“就这件了。”他又给她挑了一条米白色的半身裙和一双加绒的短靴,都是适合她的款式。
结账时,林星遥拉了拉苏砚深的衣角,指了指货架上的一条蓝色围巾,眼神里带着几分期待。
苏砚深顺着她的目光看去,那条围巾的颜色,和日记里林知言最喜欢的蓝色外套一模一样。
他心里一动,拿起围巾递给她:“喜欢就带上。”
林星遥接过围巾,轻轻贴在脸上,柔软的羊毛触感让她想起了哥哥温暖的怀抱。
她抬起头,对着苏砚深用口型比了“谢谢”,眼底闪着细碎泪光。
苏砚深知道她又想起了哥哥,轻轻揉了揉她的头发:“哥哥看到你现在这样,一定会很开心的。”
除夕这天,苏砚深的别墅里充满了年味。
他在门口贴了春联,院子里挂起了串灯,客厅的茶几上摆着坚果和糖果,厨房里飘出阵阵饭菜香。
林星遥穿着新毛衣,坐在沙发上,手里拿着剪刀和红纸,跟着家里阿姨一起学着剪窗花。
她的动作有些笨拙,剪出来的窗花歪歪扭扭的,
但苏砚深还是把它贴在了窗户上,笑着说:“我们崽崽剪的窗花最特别,比买的好看多了。”
林星遥看着窗户上的窗花,忍不住笑了。
晚上,苏砚深做了一桌子年夜饭,有鱼有肉,还有林星遥爱吃的。
两人坐在餐桌前,看着窗外绚烂的烟花,气氛温馨而宁静。
苏砚深给她夹了一块鱼肉,轻声说:“过年了,崽崽又长大一岁,新的一年,我们要越来越好,好不好?”
林星遥点点头,举起面前的果汁杯,对着苏砚深晃了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