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妇幼保健院产科病房
清晨查房时间,吴德医生带着他那标志性的冰山气场和移动病历车(由林薇薇推着),如同巡视精密仪器般穿梭在病房走廊。空气中弥漫着新生儿的奶香、消毒水味,以及…一丝若有若无的尴尬气息?
3号床前。刚生完孩子三天的产妇赵女士(二胎),抱着怀里正哼唧找奶吃的小宝宝,看着走近的吴德,脸上写满了欲言又止的纠结。
“吴医生…”赵女士声音细若蚊蚋蚋,眼神躲闪,“那个…我…我能给孩子喂奶粉吗?”
吴德停下脚步,拿起病历板,声音平稳无波:“赵女士,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食物。其营养成分、免疫活性物质、生物利用度及对母婴情感连接的促进作用,均优于配方奶粉。强烈建议坚持母乳喂养。如奶量不足,可考虑混合喂养,但母乳应优先。”
他推了推眼镜,准备开始他严谨的“母乳喂养优势论”科普演讲:
“具体优势如下:
1. 营养学层面:母乳蛋白结构更易消化吸收,脂肪球小,含必需脂肪酸比例更优,乳糖促进钙吸收…
2. 免疫学层面:富含SIgA、乳铁蛋白、溶菌酶等活性物质,显着降低婴儿感染性疾病风险…
3. 母婴健康层面:促进子宫复旧,降低母亲乳腺癌、卵巢癌风险;增进母婴皮肤接触,刺激催产素分泌,缓解产后抑郁风险…
4. 经济学层面:零成本,环保,减少医疗支出…”
“吴医生!”赵女士突然打断他,脸涨得通红,像是下了很大决心,声音带着哭腔,“您说的这些…我都知道!好处我都懂!可是…可是…我受不了啊!”
吴德:“?”(内心OS:受不了?耐受性问题?乳头皲裂?乳腺炎?)他示意林薇薇准备检查工具:“具体哪里不适?乳头疼痛?乳房胀痛?请描述症状。”
赵女士连连摇头,脸更红了,声音压得极低,几乎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不是…不是上面…是…是下面!”
“下面?”吴德眉头微蹙(内心OS:会阴伤口疼痛?影响哺乳姿势?),“会阴切口愈合不良?还是痔疮复发?请详细说明。”
“哎呀!都不是!”赵女士急得直跺脚(动作牵动伤口,疼得龇牙咧嘴),她环顾四周,见其他床的产妇和家属都竖着耳朵,索性豁出去了,闭着眼快速说道:“是…是每次我一喂奶!孩子一吸!我下面…下面就…就流水!哗哗的!像…像开了水龙头!喂一次奶就得换一次内裤!而且!全身还…还像过电一样!又麻又酥!难受死了!这…这还怎么喂啊?!”
诊室瞬间陷入一片诡异的寂静!只有新生儿偶尔的哼唧声和林薇薇倒吸一口凉气的声音!
吴德:“……”(内心OS:喂奶…下面流水…全身过电?)饶是见多识广如“吴一刀”,此刻也清晰地感觉到自己的CPU风扇发出了过载的悲鸣!他握着病历板的手指,几不可察地…僵住了。
林薇薇在一旁,眼睛瞪得溜圆,小嘴微张,脑子里瞬间闪过无数个“不科学”的念头,脸也跟着红了起来。(内心OS:喂奶…刺激下面?这…这什么联动反应?!吴德没教过我这个啊!)
护士站核爆:“人体智能清洁程序”与“生物电疗”的民间解读
赵女士的“惊天自白”如同投入护士站的一颗深水炸弹!瞬间引爆了八卦核反应堆!
张姐听完林薇薇绘声绘色(且面红耳赤)的转述,一口水喷在了刚打印好的交班报告上!她拍着桌子,笑得眼泪狂飙:“哎哟喂!我的妈呀!‘喂奶联动喷泉效应’?!‘生物电全身SPA’?!这赵女士!天赋异禀啊!吴医生!您快给她申请个专利!《论哺乳行为对女性生殖道分泌功能的远程激活及神经电信号传导优化》!绝对能拿诺贝尔生理学…哦不…搞笑学奖!”
陈小雨捂着嘴,肩膀疯狂抖动:“张姐!这…这科学吗?喂奶…怎么会…影响到下面?”
“科学!太科学了!”张姐抹着笑出的眼泪,开启“张氏人体玄学”解读模式,“听姐给你分析!这原理啊!就跟…就跟‘智能马桶’一样!上面一坐(喂奶),下面感应器(神经)就启动了!自动冲水(流水)!这叫…‘人体智能清洁程序’!高级货!一般人没有!至于那‘过电’嘛…”她眼睛一亮,“更高级了!‘生物电疗’!免费赠送的!促进血液循环!预防产后血栓!一举两得!别人求都求不来!”
另一个护士弱弱地问:“那…那总换内裤也不是事儿啊?多麻烦?”
张姐大手一挥:“麻烦啥!这说明人家身体机能活跃!恢复得好!解决方案简单!垫卫生巾啊!量大?用夜用加长!还不行?上成人纸尿裤!多大点事儿!为了孩子!这点‘甜蜜的负担’算啥!”
护士站里爆发出此起彼伏的、压抑不住的狂笑声和“智能马桶”、“生物电疗”、“成人纸尿裤”的调侃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