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薇小公主” 的传说传遍天下后,起义军的势力如滚雪球般壮大。短短半年间,原本固守北方的旧王朝守军,接连有十余座城池倒戈,连驻守边境的将领都暗中派人联系起义军,愿为内应。云岚知道,推翻旧王朝的时机,终于到了。
中军大帐内,烛火彻夜未熄。云岚铺开绘制精细的王城地图,指尖沿着三条红色箭头划过:“爹,苍伯父,我们兵分三路,直取王城!” 他指着中路的标记,语气坚定,“我亲自率领中路军,带着巫族的草药队和狼人族的精锐骑兵,担任主攻,从正面突破王城外围的青龙关;二哥苍风率领左路军,绕到白虎峡,截断王军的粮草补给线;三哥苍雷带着右路军,在朱雀坡设伏,牵制王军的援军。三路大军约定三日后辰时,同时发动进攻,务必一举拿下王城!”
云啸天看着地图上周密的部署,又看了眼身旁神色凝重的苍烈,缓缓点头:“好!中路军责任最重,你要多加小心。记住,不到万不得已,切勿以身犯险 —— 起义军需要你,月儿也需要你。”
苍烈也拍了拍云岚的肩膀,眼中满是信任:“我已让苍电带着斥候队提前探查了路况,白虎峡和朱雀坡的地形都摸清了。你尽管放心打正面,左右两路绝不会拖你的后腿!”
三日后,天刚蒙蒙亮,起义军的总攻便如期打响。中路军的营地里,云岚翻身上马,玄色铠甲在晨曦中泛着冷光,腰间的凤凰玉佩随着马匹的颠簸轻轻晃动。他举起长枪,高声喊道:“将士们!十年征战,今日便是终点!拿下王城,推翻暴政,让天下百姓过上太平日子!冲啊!”
“冲啊!” 三万将士齐声呐喊,声音震得山谷回响。狼人族的骑兵一马当先,马蹄踏得地面震颤,手中的弯刀在阳光下闪着凛冽的寒光;巫族战士紧随其后,他们背着弓箭,腰间挂着特制的毒镖,随时准备应对王军的陷阱;中原士兵则组成方阵,长枪如林,稳步向前推进。
王军虽在青龙关布下了重兵,却早已军心涣散。不少士兵听闻 “紫薇小公主” 的诅咒,又恨赵宏的残暴统治,面对起义军的猛攻,要么弃械投降,要么节节败退。云岚率领中路军势如破竹,仅用一个时辰,便攻破了青龙关的外城,朝着王城的方向疾驰而去。
与此同时,左路军的苍风也在白虎峡得手。他按照事先制定的计划,让士兵们点燃了王军囤积的粮草,浓烟滚滚升起,不仅断绝了王城的补给,更动摇了王军的军心;右路军的苍雷则在朱雀坡设下埋伏,将前来增援的王军杀得溃不成军,牢牢守住了退路。
短短五日,起义军便兵临王城之下。消息传回皇宫,赵宏吓得魂飞魄散。他在御书房里踱来踱去,脸色惨白如纸,往日的威严早已荡然无存。“怎么办?起义军都打到城下了,你们快想想办法啊!” 他对着大臣们嘶吼,声音里满是绝望。
大臣们面面相觑,有的低头不语,有的则悄悄后退 —— 他们早已看清局势,谁也不愿陪着赵宏一起送死。最终,一位老臣颤颤巍巍地说道:“陛下,如今军心涣散,百姓怨声载道,大势已去啊。不如…… 不如降了吧,或许还能保一条性命。”
“降?” 赵宏猛地转头,眼中满是疯狂,“我是大赵的皇帝,怎么能向反贼投降!来人!传朕的旨意,朕要亲自率领大军,与反贼决一死战!”
王城郊外的平原上,一场决定王朝命运的大战就此展开。王军虽有五万兵力,却大多是临时拼凑的百姓和老弱残兵,面对起义军的精锐,根本不堪一击。战场上,刀光剑影交错,血肉横飞,喊杀声、兵器碰撞声、士兵的惨叫声交织在一起,汇成一曲惨烈的战歌。
云岚骑着战马,手持长枪,冲锋在前。他的枪法早已炉火纯青,枪尖每一次舞动,都能刺穿一名王军士兵的铠甲,带走一条性命。他的大哥云峰、三弟云川、四弟云海也都英勇善战 —— 云峰手持大刀,在阵中劈开一条血路;云川擅长弓箭,箭无虚发,射杀了多名王军将领;云海则带着一队亲兵,保护着后方的医疗队,确保受伤的士兵能及时得到救治。
殷副将和宁副将这两位武林豪侠,更是如虎添翼。他们本是江湖中人,因看不惯赵宏的残暴,主动加入起义军。殷副将的剑法快如闪电,能在瞬息之间斩杀数人;宁副将则擅长轻功,多次在危急关头救下被王军围攻的云岚。在他们的助力下,起义军的士气越来越高涨,王军则像退潮的海水般,不断向后溃败。
赵宏骑着高头大马,站在阵后督战。他看着自己的军队节节败退,士兵们纷纷弃械逃跑,心中充满了绝望。他知道,自己大势已去,但多年的帝王尊严让他无法接受投降的结局。他猛地拔出佩剑,嘶吼道:“朕是皇帝!谁敢后退,朕就杀了谁!” 说着,便要催马冲向起义军的阵中。
“陛下,您不能去啊!太危险了!” 身边的大臣们连忙上前,死死拉住他的马缰绳,有的甚至哭着跪倒在地,“陛下,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啊!您快回皇宫吧,再晚就来不及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