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的金辉如融化的琉璃,泼洒在红旗生产大队的晒谷场上,将散落的桌椅镀上一层暖芒。酒酣宴散的喧嚣渐渐沉淀,空气中仍漂浮着饭菜的余香与村民们未尽的欢悦。林晚秋牵着念安的小手,沈廷舟怀中抱着熟睡的念溪,缓步走在乡间的土路上。晚风带着麦苗的青涩气息拂面而来,吹动林晚秋鬓边的碎发,也吹乱了她心中翻涌的思绪。
方才酒席上村民们真挚的笑脸,刘二嫂眼中饱含的热泪,老陈头提及盖房娶媳时的憧憬,一幕幕在她脑海中流转,温暖而清晰。从初来乍到的孤立无援,到如今成为全村人信赖的致富带头人,这一路的艰辛与收获,唯有她自己最是明了。空间物资与超前技能是她的依仗,但村民们的淳朴与互助,才是支撑她走得更远的力量。
“在想什么?”沈廷舟的声音低沉温润,带着一丝察觉她心绪的关切。他将怀中的念溪轻轻调整了姿势,动作轻柔,生怕惊扰了孩子的好梦。
林晚秋抬眸望去,夕阳为他轮廓分明的侧脸勾勒出金边,那双深邃的眼眸中盛满了对她的珍视与宠溺。她浅浅一笑,声音里带着几分感慨:“在想,咱们能有今天的日子,多亏了大家的帮衬。现在村民们的生活渐渐好起来了,可我总觉得,还能做些什么。”
沈廷舟停下脚步,转头认真地看着她:“你想做什么,我都支持你。”他深知,眼前这个女子的心,从未只局限于自家的小家,她的格局与善良,早已融入了这片土地。
念安仰着小脸,晃了晃林晚秋的手,脆生生地说道:“娘,是不是可以帮更多像二婶家弟弟那样没饭吃的小朋友?”小家伙记得,上次刘二嫂带儿子来家里,那孩子瘦得像根豆芽菜,眼神里满是怯懦,看到他手中的馒头都直咽口水。
念安的话像一颗石子,在林晚秋的心湖中激起层层涟漪。她想起了村里那些家境贫寒的孩子,有的因为家里供不起,早早便辍了学,跟着大人下地干活;有的穿着打满补丁的衣服,冬天冻得手脚通红,却依旧睁着渴望知识的眼睛,扒着学堂的窗户往里张望。
前世作为美食博主,她走遍大江南北,见过太多因贫困而错失教育机会的孩子,心中一直存有遗憾。如今身处这个物资匮乏的年代,教育资源更是稀缺,这些孩子就像田埂上无人浇灌的幼苗,明明有着蓬勃生长的潜力,却可能因为现实的窘迫而枯萎。
“是啊,”林晚秋的眼神渐渐变得坚定,“孩子们是咱们村的希望,是国家的未来。不能让他们因为没钱,就断了求学的路。”她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心,“我想资助村里那些贫困的学生,让他们都能安心上学,将来有机会走出大山,看看更广阔的世界。”
沈廷舟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伸手轻轻揽住她的肩膀:“这是件大好事。咱们明天就去找支书商量,把这件事落实下来。”
夜色渐浓,繁星点点缀满夜空,晚风送来阵阵蛙鸣虫唱,乡村的夜晚静谧而祥和。林晚秋躺在床上,却毫无睡意。她脑海中勾勒出孩子们坐在学堂里认真读书的模样,心中充满了期待。空间里有足够的物资和资金,支撑她做这件事绰绰有余,可她更希望,这份善举能像一粒种子,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将来长成参天大树,回报这片养育他们的土地。
次日清晨,天刚蒙蒙亮,林晚秋便带着念安,提着一篮空间里拿出的精致糕点,来到了村支书家。村支书刚吃完早饭,正准备去地里看看,见林晚秋来了,连忙热情地招呼:“晚秋啊,快进来坐!念安也来了,快让爷爷看看长壮实了没。”
进屋坐下,林晚秋说明了自己的来意。村支书闻言,先是一愣,随即脸上露出了激动的神情,眼眶都有些发红:“晚秋啊,你真是……真是咱们村的大功臣!村里多少孩子因为家里穷,只能眼巴巴看着别人上学,我这心里一直不是滋味,可村里的条件你也知道,实在是拿不出钱来帮衬他们。你能想到资助这些孩子,真是帮了我一个大忙,帮了咱们全村一个大忙啊!”
村支书的声音有些哽咽,他从事村支书这么多年,最揪心的就是村里的教育问题。看着那些渴望知识的眼神,他却无能为力,心中满是愧疚。如今林晚秋主动提出资助贫困学生,无疑是雪中送炭。
“支书,您太客气了。”林晚秋微微一笑,“我只是做了我力所能及的事情。咱们先统计一下村里需要资助的孩子,不管是学费、书本费,还是笔墨纸砚,我都全包了。另外,我还想改善一下村里学堂的条件,给孩子们换些新桌椅,再添些图书。”
“好好好!”村支书连连点头,激动地说道,“我这就去统计!我这就去!”他说着,就要起身往外走,仿佛多耽误一秒,就会辜负了林晚秋的心意。
“支书,您别急。”林晚秋叫住他,从随身的布包里拿出一沓钱,递了过去,“这是先拿出来的一部分钱,您先用着,不够再跟我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