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怕自己这后天修习者的“识”,惊扰了那一片未经雕琢的“纯”。
次日清晨,柳妻如常生火煮粥。
就在她掀开锅盖的那一刹那,动作停住了。
锅内,乳白色的米汤表面,正缓缓浮现出一层淡淡的、流动的纹路。
正中央,是一圈温润的黄环,如脾阳升发,稳固中正;黄环左侧,几缕青丝般的纹路盘旋缭绕,充满生机,正是肝气条达之象;右侧边缘,则有微白的涟漪缓缓流动,是为肺金宣降;锅底深处,几个黑点若隐若现,沉静如渊,乃肾精潜藏;而在所有纹路的顶端,一丝极淡的赤晕如火焰般轻轻跳跃,恰似心火高悬,明照四方。
五种色泽,五种形态,俨然一幅活生生的“五脏蒸腾图”!
柳妻的心脏狂跳起来,这……这正是《诊脉法·藏象篇》中描述的,当一个地域所有生灵的内脏气机达到完美和谐时,才会通过水火蒸腾自然显现的至高异象!
她下意识地看向灶膛,瞳孔骤然收缩。
灶膛里的柴薪,燃烧的节奏竟不再是固定的噼啪声,而是变得时而急促,时而平缓,那起伏的频率,竟与昨夜她感知到的,全村人安然入睡时的集体呼吸节律,别无二致。
昨夜的婴啼共振,孩童的无意之举,已然悄无声息地将全村人的气机拧成了一股绳。
这股和谐的律动,渗入了炊烟,融入了水汽,最终在这锅米粥里,显现出了它的本来面貌。
柳妻没有动勺,也没有搅汤,就那么静静地守在灶边,直到粥彻底煮好。
她小心翼翼地盛出第一碗,没有给家人,而是端着它,一步步走到村口的祠堂,将粥碗恭敬地放在了斑驳的石案上。
她对着空无一人的祠堂,深深一揖,低声说道:“这一碗,敬给这满村还不知道自己正在行医的人。”
霜降第三夜,子时。
村头那口古井的井壁上,青苔最后一次疯长。
柳妻在梦中被一股莫名的心悸惊醒,她猛地坐起,披上外衣,赤着脚跑向古井。
月光下,井口的绿意浓得发紫,无数苔丝仿佛有了生命,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沿着螺旋纹路由外向内缓缓收束。
最终,所有的绿意都汇聚到了井口正中心,凝聚成了一个字最后一笔——一个沉稳厚重,如大地收势,如岁月归根的斜捺。
“常”字,终于完整了。
柳妻伸出微微颤抖的指尖,轻轻触碰了一下那笔苔痕。
一股极淡、极渺远的心音在她脑海中响起,仿佛是风中残烛最后的低语。
她闭上眼,轻声回应:“……够了。”
二字落下,仿佛言出法随。
整片刚刚还生机盎然的苔藓,在一瞬间枯萎、碳化,化作一抹飞灰,随夜风吹过,消散得无影无踪。
自此之后,村中再也无人梦见那个坐在井边,一边读书一边补网的老渔翁。
井水依旧清澈如常,却再也照不出读书人的倒影。
柳妻在井边跪坐了很久很久,直到天际泛白。
她从怀里取出随身携带的最后一枚青铜古印,那枚涪翁留下的遗物,没有任何犹豫,松手任其坠入井底。
“咚”的一声轻响,古印沉入水底,再无声息。
她对着井口,轻声道:“您教完了,我们也学会了。”
月圆之夜,涪水江上的雾气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厚重。
柳妻独自沿着江滩缓行,忽然,她感觉到雾气的流动变得异常。
十二缕薄纱般的白色雾莲,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最终在当年阿禾修补过的古灶遗址上空,交织成了一座虚幻的光影之桥。
那桥影的左端,遥遥连接着当年被称为“教”字的旧址,右端,则指向了村中三处新生儿所在的“承”字方位。
桥下,江流无声,奔涌不息。
柳妻仰头凝望,在这片绝对的寂静中,她却仿佛听见了无数声音。
有修补石灶时,铁锤敲击石块的凿击声;有孩童们围着篝火,拍着肚子哼唱的揉腹谣;有饭勺轻轻叩击背上肺俞穴的清脆节拍……
所有声音,跨越了时空,汇成了一段没有歌词的悠远吟唱,安宁而温暖。
不知过了多久,那座由雾气构成的“教承”之桥,开始缓缓崩解,化作万千星点般的光尘,随着东去的江潮,飘然而去,再不回头。
柳妻伫立在江边,直到天明,衣衫发髻尽被露水打湿。
她却感觉,体内淤积了多年的那股郁结之气,如同冰雪遇阳,悄然消融。
拂晓时分,最早起身的村民发出了惊呼。
只见村外的沙洲上,又出现了新的异象。
昨日还平整的滩涂,赫然多出了一道垂直的短竖,与之前的笔画遥相呼应。
泥土湿润,上面布满了大大小小的赤脚足印,杂乱无章,显然是一群孩童追逐奔跑时踩踏而成。
更令人动容的是,那道短竖的痕迹在中途有片刻的断裂,旁边还有一个小小的手印,似乎是有个孩子不慎跌倒。
而在断裂处之后,另几只更小的脚印奋力追上,在笔画的末端,甚至有一个深深蹬踏的痕迹,硬生生地将这最后一小段路补全。
一群孩子嘻嘻哈哈地从沙洲上冲过,对脚下的杰作毫无所知。
柳妻站在高高的河岸上,望着初升的朝阳,穿过那个尚未写完,却已然充满了生命力的“承”字,心中无悲无喜,唯有前所未有的澄明。
她缓缓转身离去,脚步轻缓,仿佛怕惊扰了这片正在用自己的方式,书写未来的世界。
也就在这一刻,远在千里之外,早已被世人遗忘的七十二医坊最深处,所有蒙尘的药柜抽屉,竟在同一时间,发出了“嗡”的一声轻响,齐齐震动了一下。
积年的灰烬之下,一行行早已失传的古老字迹,正从腐朽的木板上,缓慢而坚定地浮现而出——
这一次,连风都读不懂了。
喜欢针灸鼻祖涪翁传请大家收藏:(www.20xs.org)针灸鼻祖涪翁传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