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嗖!”“嗖!”“嗖!”
接连三箭,箭箭命中三百步外箭垛的红心,最后一箭更是将前一支箭从中噼开!其动作行云流水,发力刚柔并济,精准度骇人听闻。
整个校场瞬间安静下来,所有目睹此景的将士,无不目瞪口呆,随即爆发出震天的喝彩声!就连张辽、文聘这等沙场宿将,也面露惊容,暗自佩服。
黄忠收弓而立,气息平稳,对那校尉道:“射术之要,不在力猛,在于心静、眼准、气匀、手稳。平日操练,当先重根基,再求力道远射。”
那校尉及周围弓弩手皆心悦诚服,躬身领教。
陈暮抚掌赞叹:“老将军神射,冠绝当世!今日一见,方知何为‘养由基’再世!能得老将军指点,实乃我军将士之幸!”
经此校场一事,黄忠之能,彻底折服了襄阳军中上下。而黄忠本人,在展示所长、获得认可的同时,心中那份因败逃而产生的郁结与自卑,也在此起彼伏的喝彩声中,悄然消散了几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久违的价值感与豪情。
校场立威之后,陈暮再次于府中设宴,此次规模较小,仅有张辽、文聘、王粲等核心人员作陪。
酒过三巡,陈暮放下酒杯,神色转为郑重,看向黄忠:“老将军,前日不便多言,今日暮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黄忠心中一动,知道关键的时刻到了,他正襟危坐:“使君但讲无妨,忠,洗耳恭听。”
陈暮诚恳道:“当今天下纷扰,汉室倾颓,曹丞相奉天子以令不臣,志在匡扶社稷,扫平群丑。然四方未靖,豺狼虎豹,环伺左右。荆北之地,北接中原,南临强吴,西望巴蜀,实乃四战之地,朝廷屏藩。暮才疏学浅,蒙丞相不弃,委以重任,常感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他话锋一转,目光灼灼地看向黄忠:“老将军忠勇盖世,韬略过人,乃国之栋梁。昔日明珠暗投,困于韩玄麾下,壮志难酬,暮每思之,常感惋惜。今将军北顾,实乃天意使然,欲令将军展翅于明堂,而非折翼于蒿莱。暮不才,愿以荆州刺史之名,拜请老将军为鹰扬中郎将,领一军,参赞军事,助暮共守荆北,保境安民,他日亦可随王师南下,扫平不臣,以全将军忠义之志,建功立业之心!不知将军……意下如何?”
这番话,既有对天下大势的分析,也有对黄忠个人价值的肯定,更有对其未来功业前途的期许。给出的职位“鹰扬中郎将”不低,且有实权(领一军,参赞军事),更重要的是,将其个人抱负与“匡扶汉室”、“保境安民”的大义名分紧密结合,让人难以拒绝。
黄忠听完,心中波涛汹涌。他离长沙北奔,本就有意投靠,只是碍于颜面和不确定对方态度。如今陈暮不仅给予极高礼遇,展现雄厚实力(军队),更以国士待之,许以高位重任,言辞恳切,思虑周详。相比之下,韩玄的昏聩猜忌,简直如同云泥之别。
他站起身,整理了一下衣冠,面向陈暮,推金山,倒玉柱,轰然拜下,声音洪亮而坚定,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承蒙使君不弃,如此厚待信任!忠,一介武夫,蒙此知遇之恩,敢不效死力以报!自今日起,黄忠及麾下千余儿郎,愿为使君前驱,任凭驱策,刀山火海,万死不辞!”
这一拜,标志着这位历史上的蜀汉猛将,在这个时空的轨迹,发生了决定性的偏转,正式归于陈暮麾下,成为了荆北曹军体系中,一颗熠熠生辉的将星!
陈暮连忙起身,亲手将黄忠扶起,紧紧握住他的双手,脸上露出了由衷的笑容:“得汉升相助,如高祖得韩信,吾何忧哉!荆北何忧哉!”
堂上张辽、文聘、王粲等人,亦纷纷举杯祝贺。一时间,宾主尽欢,气氛热烈。襄阳城的实力,因黄忠的加入,悄然提升了一个台阶。而未来的荆州格局,也必将因这颗勐将星的易位,而产生更加微妙而深远的变化。
喜欢魏砥请大家收藏:(www.20xs.org)魏砥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