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密室之中,灯火通明。陈暮、王粲、崔琰三人再次聚首,气氛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凝重。
“明远,你所说的‘让曹操主动放弃赵云’,此言何意?曹操费尽心机,岂会轻易放人?”王粲忍不住问道,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
崔琰也眉头紧锁:“除非有远超赵云价值的利益,或者……足以让曹操感到致命威胁的危机。”
陈暮目光扫过二人,声音低沉而清晰:“利益与危机,并非不可兼得。曹操如今最大的软肋何在?”
王粲略一思索,答道:“北疆未靖,关中不稳,此为其一;赤壁新败,威信受损,急需重振,此为其二。”
“不错。”陈暮点头,“那我们便在这两点上做文章,给他一个无法拒绝的‘理由’。”
他站起身,走到那幅巨大的疆域图前,手指先点向关中,然后缓缓划向凉州:“马腾、韩遂,虽表面臣服,实则各怀异志,与曹操相互猜忌。尤其是马腾之子马超,勇烈冠绝西凉,对其父委质于许都早已不满。”
接着,他的手指又移向并州、幽州方向:“黑山军残部、乌桓峭王苏仆延等,虽被压制,然实力犹存,且对曹操并无忠心可言。”
最后,他的手指重重地点在许都:“曹操内部,也非铁板一块。汉室忠臣,段煨等人,对其僭越之举,心中岂无芥蒂?”
王粲与崔琰似乎捕捉到了什么,呼吸微微急促。
陈暮转过身,眼中闪烁着决然的光芒:“我要做的,便是下一盘大棋,撬动整个北中国的局势,让曹操首尾难顾,焦头烂额!届时,一个赵云的生死去留,与之相比,不过是微不足道的疥癣之疾!”
他沉声道出谋划:“第一,遣密使携重金与我的亲笔信,西入关中,秘密会见马超!不必要求他立刻起兵,只需陈明利害,言曹操赤壁战败,实力大损,且猜忌西凉之心日重。若其父马腾在许都有失,或曹操欲削其兵权,马超当早作打算。我可承诺,若西凉有事,荆州愿在侧呼应,提供钱粮,牵制曹操兵力!”
“第二,派人联络并州、幽州一带的残余势力与乌桓部落,散播消息,言曹操欲调集重兵肃清北方,将其等赶尽杀绝。鼓动他们趁曹操注意力在南方的时机,互相联络,壮大实力,以备不时之需。同样,承诺若其起事,荆州可提供有限援助。”
“第三,”陈暮压低了声音,“在许都内部,通过隐秘渠道,散布流言,就说曹操因赤壁之败,性情愈发暴戾多疑,已对某些功高震主、或心怀汉室的老臣心生杀机……名单,可以‘不经意’地包括进段煨、孔融等名字。”
王粲和崔琰听得心惊肉跳。此计若成,等于在曹操的后院同时点燃了关中、河北、朝堂三把大火!风险极大,一旦泄露,荆州将面临曹操不顾一切的疯狂报复。但收益也同样惊人,若真能搅动北中国风云,迫使曹操将战略重心北移,那么荆州将获得极其宝贵的喘息与发展时间,赵云之事自然迎刃而解。
“此计……太过行险!”崔琰深吸一口气。
“非行险,不足以破局!”陈暮断然道,“曹操以赵云为饵,步步紧逼,我等若只在小范围内拆招,终将落入其彀中。唯有将棋盘做大,大到让他觉得荆州之事已非首要,我等方能反客为主!”
王粲沉吟良久,眼中渐渐放出光来:“明远此策,虽险,却直指要害!若能成功,不仅可解赵云之围,更可为荆州赢得数年太平!粲以为,可行!”
崔琰见王粲也同意,权衡利弊,最终也重重颔首:“既如此,便拼此一把!只是,执行之人,必须万分谨慎,任何一环出错,都将万劫不复!”
“人选,我已有考量。”陈暮目光坚定,“此事,关乎荆州存亡,子龙生死,必须成功!”
数日后,一名相貌普通、举止沉稳的商贾,带着数辆满载蜀锦和药材的大车,离开了襄阳。他名叫邓材,表面身份是往来荆益的商人,实则是黄忠麾下最得力的斥候队率之一,胆大心细,精通各地方言,曾多次深入敌境完成任务。
在车队不起眼的夹层中,藏着陈暮给马超的密信以及大量金饼。他们的路线并非直通关中,而是绕道上庸,进入汉中地界,再设法通过斜谷或傥骆道潜入关中。这条路虽险,却能最大程度避开曹操势力的盘查。
与此同时,另外几路肩负着联络河北残余势力和在许都散布流言使命的精干人员,也通过各种隐秘渠道,悄然北上。
一张无形的大网,开始向着北中国悄然撒开。陈暮的惊世之谋,正式启动。
油江口,刘备在希望与绝望的反复折磨下,几乎形销骨立。他按照诸葛亮的建议,再次派孙乾前往襄阳,请求更多的物资与市场开放。
诸葛亮则利用这段空隙,亲自去了一趟公安。他仔细勘察了城防、地势,与驻守此地的关羽、以及负责招募流民、整顿内政的简雍等人深入交谈。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