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泉陵城外的点将台下,黑压压聚集着从未有过的混合大军。交州精锐步卒甲胄鲜明,队列严整,如同沉默的钢铁丛林;来自武陵各部的蛮族勇士则服饰各异,色彩斑斓,他们或持环首刀,或挽硬弓,或握长矛,脸上涂着神秘的油彩,眼中闪烁着野性与战意,虽队列不如汉军齐整,那股剽悍狂野的气息却直冲云霄。汉蛮旌旗在秋风中猎猎作响,交织出一幅奇异而壮阔的画卷。
陈暮身着玄甲,外罩锦袍,立于高台之上。他目光扫过台下数万将士,声音通过特制的铜喇叭,清晰地传遍全场:
“将士们!蛮族的兄弟们!”他开口便定下基调,“今日,我等站在这里,非为私仇,乃为公义!江东孙权,背信弃义,行此卑劣歹毒之计,欲害我学子,乱我边疆,裂我汉蛮和睦!此等行径,天理难容!”
他猛地拔出腰间佩剑,剑指东方:“彼辈视我南疆为可欺之地,视我汉蛮百姓为可屠之羔羊!今日,吾陈暮,与沙摩柯大王,及武陵众部头人在此立誓:汉蛮一体,同进同退!此番东征,非为掠地,乃为雪耻!非为征服,乃为讨还公道!要让江东上下皆知,我交州汉蛮,不可轻侮!犯我疆者,必付代价!”
“雪耻!讨还公道!”
“汉蛮一体!同进同退!”
台下,无论是汉军将士还是蛮族勇士,无不热血沸腾,齐声怒吼,声浪震天动地。沙摩柯站在陈暮身侧,看着台下群情激昂的本族儿郎,心中亦是激荡不已。他感受到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与强大盟友并肩而战的底气。
陈暮正式宣布:“即日起,组建‘靖难联军’!以文聘为水军都督,总领海路,伺机破敌!以邓艾为前军主将,魏延副之,统率汉蛮步骑,自陆路向庐陵方向推进!沙摩柯大王为联军监军,勃扎将军率蛮族勇士为先锋!”
“谨遵将令!”被点到的将领纷纷出列,抱拳领命,就连勃扎也用蛮族礼节重重捶胸,表示服从。
誓师完毕,大军并未立刻开拔,而是开始了紧锣密鼓的整合与操练。汉军教官开始向蛮族勇士传授简单的旗号、鼓令以及结阵配合的要领;而蛮族中经验丰富的猎手则指导汉军兵士如何在山林地带辨别方向、设置陷阱、利用地形。尽管存在语言和习惯的障碍,但在共同的目标和上级的严令下,两支迥异的军队开始了艰难的磨合。
联军誓师的消息,如同插上了翅膀,迅速传遍四方。
邺城,魏公府。曹操看着探马送来的急报,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看不出喜怒。
“陈明远……好手段。”他澹澹评价,“竟能将一场祸事,反转成凝聚人心的契机,更组建这汉蛮联军。孙权此番,确是偷鸡不成蚀把米。”
司马懿低声道:“魏公,交州与蛮族联合,实力大增,若其真能重创江东……”
曹操抬手打断了他:“江东亦非易与之辈,且看他们龙争虎斗。传令臧霸,海上袭扰可暂缓,静观其变。另,加强对荆州北部的戒备,防止刘备趁火打劫,或……交州得胜后,势力北扩。”
“是。”
成都,左将军府。诸葛亮轻摇羽扇,看着舆图上交州与江东的边界,久久不语。
“没想到,陈暮、庞统应对如此迅捷狠辣。”马良叹道,“不仅化解危机,更借势整合蛮族。我军在武陵的谋划,恐需调整。”
诸葛亮缓缓道:“事已至此,多言无益。严虎那边,暂时停止资助,令其隐匿。交州兵锋东向,其西线必然空虚……可令李严,加强牂牁郡兵力,做出威慑之势,牵制邓艾部分兵力,勿使其全力东进。同时,遣使往交州,以‘调停’为名,探其虚实,亦可在孙权处卖个人情。”
他目光深邃:“此战,无论谁胜谁负,南方格局必将改变。我益州,需早做准备。”
江东,吴侯府。气氛空前凝重。鲁肃面色沉静,但紧握的指节透露出他内心的不平静。张昭、顾雍等重臣皆面露忧色。
“汉蛮联军……陈暮这是要倾力一战了。”顾雍忧心忡忡。
“主公,臣之过……”鲁肃刚要请罪,孙权却摆了摆手,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
“子敬不必自责,是孤小觑了那陈暮。”孙权声音沙哑,带着压抑的怒火,“事已至此,唯有迎战!陆逊!”
“末将在!”一身戎装的陆逊踏前一步。
“命你为大都督,全权负责对交州战事!陆口、柴桑水军即刻进入战备,庐陵、豫章陆路严防死守!孤倒要看看,他陈暮的乌合之众,能奈我何!”
“末将领命!”陆逊抱拳,眼中燃烧着战意。他知道,这将是他接替周瑜、鲁肃之后,独自面对的最大考验。
联军大营,设于零陵与桂阳交界处,扼守通往庐陵的要道。中军大帐内,气氛严肃而忙碌。
邓艾站在巨大的沙盘前,上面清晰地标注着山川、河流、城池以及双方可能的兵力部署。魏延、勃扎以及几名汉蛮高级将领围在四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