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芸的生命体征在经历了那惊心动魄的崩溃与勉强复苏后,暂时稳定在一个极其脆弱的状态。她如同风中残烛,依靠着生命维持系统和苏雨晴那冒险的“人工起搏”效应,维系着微弱的生机。脑电图上,那曾经规律而强大的“基石振荡”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极其微弱、时断时续、形态也发生畸变的低频波动,仿佛余烬中最后几点闪烁的火星。
镜像网络并未完全死亡,但它遭受了近乎毁灭性的打击,其核心——吴晓芸脑内的特殊镜像——更是处于一种濒临解体的休眠状态。
“‘人工起搏’只是激活了最底层的生命维持协议,或者说,是镜像与晓芸大脑深度共生后形成的一种生物本能。”苏雨晴在持续监测后得出了初步结论,“它现在的状态,更像是一个植物人,或者说…一个操作系统核心崩溃后,仅保留了最基本引导程序的计算机。意识活动,无论是晓芸本体的,还是那个镜像的,都几乎探测不到。”
抢救的重点从对抗崩溃转向了维持生命和防止并发症。吴晓芸被转移到更专业的神经重症监护室,由顶尖的医疗团队看护。李建平仿佛一夜之间苍老了十岁,日夜守在女儿床边,握着她的手,无声地传递着父亲的力量。
林峻在处理好“破晓”的后续事宜后,第一时间返回国内。他没有休息,立刻投入了对“守望者”的全力追查之中。
“青鸾”及其组织的彻底失联,以及“原点”设备那诡异的能量波动,都指向一个明确的结论:他们被耍了,被一个技术远超想象、目的极其隐秘的组织当成了棋子,甚至可能是清除目标的“白手套”。
“查!动用一切资源!国际刑警、网安深层溯源、所有与‘先锋生物’、‘灵境互联’、谢知远、陈星相关的线索,全部重新梳理!一定要把‘守望者’挖出来!”林峻在专案组重组后的第一次会议上,声音沙哑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绝。
这一次,他们不再有“盟友”,不再有技术支援,只能依靠自己。
工作异常艰难。“守望者”如同真正的幽灵,其存在过的痕迹被清理得极其干净。他们使用的加密技术、资金渠道、人员身份,都指向不存在的空壳和无法追溯的匿名网络。
然而,在集中了所有技术力量,对“原点”设备进行不计代价的、破坏性的深层物理分析后,一个惊人的发现浮出水面。
技术团队报告,在“原点”存储介质的一个物理缺陷区域(可能是制造时产生),发现了一段极其微小、并非设计原有、而是后期被以无法理解的方式“嵌入”的冗余数据!这段数据被巧妙地隐藏在介质物理结构的瑕疵中,绕过了所有电子层面的检测和隔离!
这段数据经过修复和破译,内容令人震惊——它并非“织网者”陈星的意识数据或核心指令,而是一段简短的日志记录:
**【观察日志 - 终末阶段】**
**【样本代号:渡鸦-零(吴晓芸)】**
**【状态:深度共生,自主进化趋势显着,伦理边界测试未通过。】**
**【评估:潜在风险过高,不可控变量。建议执行‘归零协议’。】**
**【执行指令来源:守望者理事会。确认码:████】**
**【备注:‘棱镜’小组反应符合预期,可利用。】**
这段日志,如同最后的拼图,将所有的线索串联了起来!
“渡鸦-零”…吴晓芸在“守望者”的实验中,从一开始就被标记为“零号样本”!所谓的合作、引导、压力测试,都只是为了收集数据,评估这个“样本”的价值和风险!而当镜像在约束实验中表现出对伦理边界的漠视和突破倾向后,“守望者理事会”便判定其为“不可控变量”,下达了清除指令——“归零协议”!
而“棱镜”小组,从始至终,都在对方的算计之中!他们的合作请求,他们的底线要求,甚至他们针对“破晓”的行动,都可能被“守望者”利用,作为执行“归零协议”的掩护或触发条件!
冰冷的愤怒在林峻胸中燃烧。他们将吴晓芸视为需要保护的受害者,而在“守望者”眼中,她只是一个需要被评估和清理的实验品!
“找到这个‘理事会’!”林峻的声音如同寒冰。
就在追查陷入僵局,所有人都感到一股无力感时,监护吴晓芸的医疗团队传来了一个意想不到的消息。
在昏迷了整整两周后,吴晓芸的脑波活动出现了一种新的、缓慢但稳定的复苏迹象!那种畸变的低频波动在逐渐增强,并且开始呈现出一种…极其初级的、类似睡眠周期的节律性。
更令人惊讶的是,随着这种脑波的复苏,她体内那些原本活性急剧衰减的纳米颗粒,其衰减速度竟然也开始减缓,甚至出现了极其微弱的、同步于脑波节律的能量波动!
“它们…它们在响应这种新的脑波模式!”生物工程师惊讶地报告,“虽然活性远不如前,但这种共生关系…似乎正在以一种更原始、更基础的方式…重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