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网公司顶层,那间能俯瞰黄浦江拐弯的“战略决策舱”(文森特命名)里,气氛肃杀。
巨大的环形会议桌上,只坐了七个人:文森特(CEO,主位),林浔(CTO),小黑,文森特的秘书,两名公司顾问以及被临时从“深瞳”防火墙的攻防演练里拽出来、还顶着两个浓重黑眼圈的展博(首席算法架构师)。
空气里弥漫着顶级蓝山咖啡的香气和…文森特新换的古龙水味道(据说是某种限量款,闻起来像燃烧的钞票混合着雪松)。
“各位!”文森特意气风发地敲了敲桌面,他今天穿了件酒红色天鹅绒西装,骚气值拉满,“公司草创,百废待兴!但深瞳安全中枢已经啃下了第一个政府大单,织梦平台也在金融风控领域小试牛刀!现在,是时候点燃第二级火箭,向着更广阔的星辰大海——C端市场!进发了!”
他张开双臂,仿佛要拥抱整个互联网用户,“林浔,你的未来武器库,该亮出点真家伙了吧?说说看,我们下一步,轰哪个山头?”
所有人的目光聚焦在林浔身上。他依旧一身黑,面前只有一杯清水和一个打开的、布满复杂思维导图的平板电脑。
他推了推眼镜,镜片后的目光扫过众人,没有开场白,直接切入核心:
“基于全球互联网用户行为模式分析、移动设备渗透率增长曲线、3G/4G网络部署预测以及现有社交、内容平台的痛点与瓶颈,”
林浔的声音平稳得像在播报天气预报,内容却如同惊雷,“我提出两个具备颠覆性潜力的C端产品方向,代号:‘闪浪’与‘超信’。”
他手指在平板上一划,第一张简洁却信息爆炸的图表投射在会议桌中央的全息屏幕上。
【项目代号:闪浪(FlashWave)】
核心概念:超短时长、沉浸式、碎片化内容创作与分享平台。
林浔特意停顿半秒,确保所有人理解“超短时长”这个在当时匪夷所思的概念
载体:移动端APP为核心,Web端辅助。
核心功能:
用户可录制/上传最少15秒的极短视频片段。
内置简单易用的剪辑工具(滤镜、变速、贴纸、背景音乐)。
基于用户兴趣标签与社交关系的智能内容推荐流(信息茧房雏形)。
“挑战”模式(病毒式传播引擎)。
虚拟礼物打赏体系(创作者变现)。
技术核心:“零界”边缘计算提供极致流畅播放体验;“织梦”引擎驱动精准推荐;“深瞳”保障内容安全审核(重点!)。
目标用户:Z世代(年轻群体),碎片化时间重度使用者,渴望表达与获取即时快乐的用户。
市场空白:当前视频平台以长视频(影视剧、纪录片)和UGC分享(如优酷、土豆)为主,缺乏专注于“秒级”内容创作与消费的独立生态。
风险预警:用户内容质量参差(低俗、侵权风险高),审核压力巨大;商业模式初期依赖烧钱补贴创作者;硬件(手机性能、网络带宽)可能成为早期瓶颈。
林浔结论:“这是对用户注意力碎片化趋势的终极收割机,潜力巨大,但需极强的运营与风控能力。”
会议室一片寂静。
除了林浔,其他人都有些懵。
“1…15秒视频?”展博挠着鸡窝头,一脸困惑,“这么短能干嘛?拍个喷嚏都拍不完吧?够我加载一个高清游戏贴图吗?”他还在用游戏引擎的思维理解。
小黑眉头微蹙,敏锐地抓住了关键:“碎片化沉浸…信息茧房…林浔,你的意思是,让用户在等公交、上厕所的间隙,不停地刷这些十几秒的小视频?这…会不会太…快餐化了?深度在哪里?”
文森特则摸着下巴,眼睛越来越亮:“15秒…挑战…打赏…嘶!林浔,你这脑子怎么长的?!这玩意儿听起来…有毒啊!让人上瘾的那种毒!
我们年轻人就爱这种短平快的刺激!收割注意力?说得好!注意力就是新时代的石油!干了!”
林浔无视文森特的兴奋和小黑的质疑,手指再次滑动,第二张图表弹出。
【项目代号:超信(UltraChat)】
核心概念:下一代移动端熟人社交网络,整合即时通讯、社交分享与轻量化服务。(再次强调“移动端”)
载体:移动端APP为绝对核心。
核心功能:
即时通讯:文字、语音、图片(支持压缩)、实时位置共享。核心突破:极简协议,超低流量消耗,弱网环境高连通性。
“超信时刻”(朋友圈雏形):用户可发布图文状态,仅限互相关注的熟人可见、评论、点赞。
“超信群组”:基于兴趣或关系的群聊,支持文件共享(小尺寸)。
“超信服务”(平台化接口):整合基础生活服务入口(如天气、公交、简易支付接口预留)。
“超信ID”:用户唯一身份标识,打通所有服务。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