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的京都火车站,依旧是人潮涌动。
这里是“年”的具象化体现——大包小包的行李,焦急张望的眼神,疲惫而期盼的面孔,空气中弥漫着泡面、汗水与归心似箭混合的独特气息。
这里是无数故事的起点和终点,也是《人在囧途》这部电影最真实、最广阔的天然背景板。
下午四点半起,候车大厅中央,一块事先架设好的、原本用于播放车次信息和安全提示的巨型LED屏幕,内容悄然改变。
没有红毯,没有闪光灯,没有盛装出席的明星嘉宾。
取而代之的,是屏幕上方打出的一行朴实无华却瞬间吸引无数目光的红色大字:
“电影《人在囧途》新春首映场 | 献给所有在路上的人,祝您旅途平安,早日团圆!”
屏幕下方,简单地摆放了几排临时增加的塑料座椅,但更多的,是席地而坐、或靠着自己行李的旅客。
他们好奇地张望着,议论着。
“《人在囧途》?啥电影?”
“没听说过啊,在这儿放电影?”
“许昊?是那个唱歌的许昊吗?他拍电影了?”
“反正车还早,看看呗?”
五点整,电影即将开始。
没有主持人聒噪的开场白,只有一阵轻快而略带诙谐的音乐前奏。
就在这时,几个身影低调地出现在了屏幕侧后方。
有人眼尖,立刻认了出来。
“哎!那不是许昊吗?!”
“真是他!还有徐峥!王宝强!”
“我的天,他们怎么来了?!”
只见许昊穿着一件普通的黑色羽绒服,戴着鸭舌帽,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
他身边是同样穿着休闲的徐峥和王宝强。
他们没有走上任何形式的舞台,就那样站在屏幕旁边,像几个偶然路过的、来看热闹的旅客。
许昊拿起一个便携式麦克风,他的声音透过候车大厅的广播系统传了出来,没有舞台上的激昂,只有如同朋友聊天般的亲切:
“各位叔叔阿姨,兄弟姐妹,在路上辛苦了的各位朋友,大家过年好!我是许昊。”
简单一句问候,引来了现场一阵小小的骚动和掌声。
“我们拍了一部电影,叫《人在囧途》,讲的就是过年回家路上发生的那些囧事、乐事和暖心事。”
他指了指大屏幕,
“今天,我们把它带到这里,带到大家中间,进行第一次放映。不为什么宣传,就想在大家候车的时候,能给大伙儿添个乐子,解个闷儿。希望这部电影,能陪大家一段回家的路。”
“祝大家,一路顺风,平安到家!谢谢!”
没有冗长的致辞,没有商业的吹捧,只有最朴素的祝福。
许昊说完,就和徐峥、王宝强一起,走到了人群边缘,找了个空地,也像普通旅客一样坐了下来,准备和所有人一起观看。
这个举动,瞬间拉近了与所有旅客的距离。
当徐峥饰演的李成功那种精英范儿遇上王宝强饰演的牛耿那身接地气的绿皮棉袄、那句带着口音的“老板”时,候车大厅里第一次爆发出了哄堂大笑。
这笑声极具感染力,迅速蔓延开来。
随着剧情推进,牛耿在飞机上要开窗户,在火车上狂喝牛奶,两人因为丢失身份证被迫共居一室,开着破车一路颠簸……一个个囧态百出的桥段,精准地戳中了这些正在经历或即将经历旅途艰辛的人们的笑点。
大厅里笑声此起彼伏,暂时驱散了等待的焦躁和疲惫。
然而,《人在囧途》不仅仅只有搞笑。当剧情发展到李成功和牛耿因为钱包被偷,不得不在荒郊野岭共度除夕,分享一碗带着泥沙的方便面,听着远处村庄传来的依稀鞭炮声时,许多旅客的笑声渐渐止住了。
那种有家难回、身处囧境的酸楚,深深触动了他们。
有人想起了自己买票的艰难,有人想起了路上可能遇到的麻烦,有人想起了家中等待的亲人……感同身受的共鸣,让不少人的眼眶湿润了。
尤其是当牛耿憨厚地说出:
“老板,没事,有我陪着你呢!”
时,那种小人物的善良与温暖,让许多硬汉都忍不住别过头去。
许昊坐在人群中,静静地观察着周围的反应。
他看到人们开怀大笑,也看到有人偷偷抹泪,更看到许多人一边看,一边下意识地握紧了手中的车票,或搂紧了身边的孩子、伴侣。
他知道,这部电影,成了。
电影的节奏紧凑,但火车不等人。
“各位旅客请注意,由京都开往XX方向的KXXX次列车现在开始检票了……”
“由京都开往XX方向的KXXX次列车即将停止检票……”
广播声一次次响起,像是一道道催场符。
每当这时,总有一片区域的观众不得不遗憾地站起身,拖着行李,一步三回头地看着屏幕,脸上写满了“舍不得”。
“哎呀,正到关键处呢!”
“这牛耿太逗了,可惜看不完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