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的灯亮到后半夜,林深把陈叔的观察记录摊在实验台上,指尖划过 “葬礼无泪”“仅依赖魂匣意识”“现实情感反应缺失” 这几行字,眉头皱得能夹死蚊子。
小陈揉着通红的眼睛,把一杯速溶咖啡推过来:“哥,报告框架我搭好了,把陈叔术前术后的情感反应对比都列进去了 —— 术前他闺女感冒,他半夜跑三家药店买退烧药;术后闺女没了,他连眼圈都没红,就盯着魂匣说话。这数据够明显了吧?”
老张蹲在旁边,手里捏着脑电波对比图:“还有这个,术前陈叔提到闺女,脑电波的 β 波振幅能到 80 微伏,是兴奋和担忧的反应;术后再提,β 波就剩 30 微伏,跟看陌生人似的。这说明他的情感中枢活跃度降了一半还多,不是主观不想哭,是生理上没反应了。”
林深端起咖啡喝了口,苦得直皱眉:“这些都得写进报告,还要加个‘风险预警’—— 意识数据化可能抑制边缘系统(情感中枢)的神经连接,导致现实情感钝化,建议后续实验必须加入情感监测模块,不能再像陈叔这样,光抓意识数据,不管情感了。”
“可这报告要是交上去,陆承宇肯定给咱们穿小鞋!” 小陈急得抓头发,“他现在正跟总部申请追加投资,咱们这时候说技术有‘情感隐患’,不是断他财路吗?说不定还会撤了咱们的项目!”
“撤了也得交!” 林深把笔往报告上一拍,“咱们搞技术是为了救人,不是害人!陈叔现在跟个没感情的机器人似的,抱着魂匣过日子,这要是以后更多人这样,‘永生’还有啥意义?跟存个 MP3 有啥区别?”
老张叹了口气,把脑电波图铺在报告上:“小陈说得也不是没道理,陆承宇那人,眼里只有项目进度和钱。咱们得把报告写得‘软’点,先肯定魂匣的成功,再提‘潜在优化方向’,别直接说‘风险’,给他个台阶下。”
正说着,实验室的门 “吱呀” 一声开了,王经理叼着根烟走进来,看见实验台上的报告,眼睛一下子亮了:“哟,这是写啥呢?这么晚了还加班,是给总部报喜报的吧?”
小陈赶紧把报告往怀里拢:“没…… 没啥,就是整理点观察记录。”
“没啥?我都看着了,‘情感钝化’?” 王经理把烟摁在烟灰缸里,伸手就抢报告,“你们疯了?这时候写这玩意儿!陆总刚跟欧洲投资方视频完,说咱们的技术‘零风险’,你们这报告一交,投资方不得撤资?”
林深按住报告,不让他拿:“王经理,这是事实 —— 陈叔出现了情感钝化,咱们不能隐瞒。要是现在不解决,以后更多人出问题,项目才真的完了。”
“事实?事实就是你们想毁了项目!” 王经理急了,声音拔高,“陆总说了,项目现在是‘关键融资期’,不能出任何负面消息!这报告要是敢交上去,你们仨都别想干了!”
“不干也得交!” 林深的语气也硬了,“技术要是没了伦理底线,就算融再多资,也是害人的东西!陈叔现在连亲闺女没了都不哭,这要是你们家亲戚,你能眼睁睁看着?”
王经理被噎了一下,又耍起无赖:“我不管你们的伦理!我只知道,陆总让我盯着你们,不能出岔子!这报告,我先拿走了,等陆总定夺!”
他伸手就抢,小陈猛地站起来,把报告抱在身后:“你敢拿!这是我们团队的心血,凭啥给你?”
就在这时,林深的手机响了,是陆承宇的号码。他深吸一口气,接了起来:“陆总。”
“林深,听说你们在写一份‘情感报告’?” 陆承宇的声音听着挺温和,却带着压迫感,“王经理跟我说了,是不是对陈叔的情况有点过度解读了?”
“不是过度解读,陆总,” 林深走到窗边,避开王经理的视线,“我们有脑电波数据和行为观察记录,陈叔的情感反应确实出现了钝化,这是技术的潜在风险,必须写进报告,提醒后续实验注意。”
“风险?” 陆承宇笑了,“林深,你还是太年轻。任何新技术都有‘适应期’,陈叔只是还没适应魂匣的存在,等过阵子,他自然会恢复情感。这时候写报告说‘风险’,会让总部质疑咱们的技术能力 —— 你母亲的优先测试名额,还想不想要了?”
这话像块石头砸在林深心上。他攥紧手机,指尖发白:“陆总,我搞技术不是为了名额,是为了能真正帮到需要的人。要是隐瞒风险,就算我母亲能做测试,万一也出现情感钝化,我跟害了她有啥区别?”
“你这是钻牛角尖!” 陆承宇的声音沉了,“我再跟你说最后一次,把报告压下来,先别交。等我跟总部沟通好,咱们再做‘情感优化’的补充实验,到时候一起报上去 —— 这样对你、对项目、对你母亲,都好。”
林深没说话,回头看见小陈正死死护着报告,王经理在旁边急得跳脚,老张则拿着脑电波图,眼神里满是期待。他想起陈叔抱着魂匣说 “她在这儿呢” 的样子,想起母亲昨天在电话里问 “小深啥时候回来吃红烧肉”,心里突然有了主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