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攥着丐帮弟子递来的粗布巾,反复擦拭手心的汗。城墙上的风裹着沙粒打在脸上,刮得生疼,可我连眨眼都不敢多耽误——视线死死钉在两里开外那片黑压压的蒙古军阵上,马蹄踏起的烟尘像条黄龙,顺着汉水北岸的平原往襄阳西城墙扑来,连日光都被遮去大半。
“林长老!蒙古人列阵了!”身旁的陈默扯着嗓子喊,他刚从城外侦查回来,皮甲上还沾着草屑,“约莫五万兵力,光攻城梯就搭了百十来架,还有十二门回回炮,都架在阵后土坡上!”
我点头,手指无意识摩挲着腰间的青铜丐钵。自从上次在西夏激活“地形感知”后,这钵子碰到硬仗就会微微发热,像是在提醒我小心。眼下它的温度比往常高些,看来今天这场仗,比我预想的还要棘手。
耶律齐帮主站在城楼中央,青灰色的帮主袍被风吹得猎猎作响,他目光扫过城墙上严阵以待的丐帮弟子和宋军士兵,声音沉稳得像城砖:“诸位,襄阳是南宋北门,今日蒙古人来势汹汹,若城破,江汉平原无险可守,万千百姓要遭屠戮!丐帮弟子听令——守住城墙,凡后退者,以帮规论处!”
“死守襄阳!”城墙上爆发出齐声呐喊,丐帮弟子们举起手中的短刀和木棍,宋军士兵也将长枪架在垛口上,金属兵器在阳光下闪着冷光。我侧头看向身旁的苏晴,她一身峨眉弟子的素白劲装,背后背着长剑,正仔细检查箭囊里的箭矢,见我看她,便抬眼笑了笑:“放心,峨眉派的‘穿云箭’,专破蒙古人的皮甲。”
说话间,蒙古军阵里突然响起一阵号角声,那声音粗粝刺耳,像是野兽嘶吼。紧接着,前排的蒙古士兵开始往前推进,他们穿着厚重的皮甲,手里扛着攻城梯,步伐整齐得吓人——显然是经过专门训练的攻城部队。阵后传来“轰隆”的闷响,十二门回回炮的石弹被陆续装入炮膛,炮口缓缓对准了西城墙。
“注意回回炮!”我大喊着提醒众人,同时挥手让丐帮弟子把提前准备好的湿棉被往城垛上盖。上次蒙古人用回回炮攻城时,石弹砸在城砖上能崩出半尺深的坑,湿棉被虽挡不住石弹,却能减少碎石飞溅的伤害。
话音刚落,第一发石弹就呼啸着飞来,带着破空的锐响砸在城墙左侧,“轰隆”一声巨响,城砖碎成齑粉,两名来不及躲闪的宋军士兵被碎石砸中,闷哼着倒在地上。城墙上顿时响起一阵骚动,有几个年轻的丐帮弟子脸色发白,握着武器的手开始发抖。
我见状,立刻跳到一块凸起的城砖上,拔高声音:“都别怕!蒙古人的回回炮看着吓人,可装弹慢得很!咱们有火油箭,等他们的攻城梯搭上来,就给老子烧!”说着,我从身边弟子手里接过一把特制的弓箭——箭杆上裹着浸了火油的麻布,箭头磨得锋利,这是我和丐帮弟子们前几天特意改良的“火油箭”,专门用来对付攻城梯。
蒙古军的石弹还在断断续续往城墙上砸,西城墙的垛口被砸塌了好几处,耶律齐帮主亲自带着人用沙袋填补缺口,额头上渗着血也顾不上擦。很快,蒙古的攻城部队就推进到了城墙下,他们“喝嗬”着号子,将攻城梯往城墙上搭,铁制的梯钩死死咬住城垛,十几名蒙古士兵像猴子似的往上爬,手里的弯刀在阳光下闪着寒光。
“放箭!”我大喊一声,率先点燃手中的火油箭,弓弦“嗡”的一声响,带着火光的箭矢直奔最近的一架攻城梯。箭杆上的火油遇风即燃,“呼”的一下烧起来,正好落在攻城梯的横杆上,干燥的木头瞬间被引燃,往上爬的蒙古士兵惊呼着往下跳,有两个动作慢的,被火焰燎到了衣服,在地上滚着惨叫。
城墙上的丐帮弟子和宋军士兵见状,也纷纷点燃火油箭往城下射。一时间,西城墙下火光冲天,几十架攻城梯被点燃,浓烟滚滚,把蒙古士兵的身影都罩住了。我眯着眼往城下看,只见蒙古军阵里又冲出一批士兵,手里拿着水桶和沙土,想灭火救人,可城墙上的箭雨根本不给他们机会——苏晴带着峨眉弟子专射那些救火的士兵,她的箭法又快又准,几乎箭箭命中要害,没一会儿,城下就躺了十几具尸体。
“好箭法!”我忍不住赞了一声,苏晴却眉头紧锁:“别高兴得太早,你看蒙古人的阵形,他们在调整。”
我顺着她指的方向看去,果然,蒙古军阵里的号角声又变了,原本集中在西城墙中央的攻城部队,开始往两侧分散,显然是想避开我们火油箭的攻击范围,从城墙两端薄弱处突破。同时,阵后的回回炮也调整了角度,石弹开始往城墙两侧的缺口砸,显然是想扩大破损范围。
“陈默!”我喊了一声,陈默立刻跑过来:“林长老,您吩咐!”
“你带二十名情报堂的弟子,去城墙两侧支援,告诉那边的兄弟,用沙袋堵缺口,火油箭往攻城梯根部射,别让他们把梯搭稳!”我语速飞快地吩咐,“另外,注意观察蒙古军阵的动向,一旦有新的变化,立刻回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