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西夏边境的河谷一路向南,我们走了足足五天。这五天里,每个人都神经紧绷,生怕速不台带着蒙古大军再次追上来。好在河谷地形复杂,又有西夏军队在边境巡逻,蒙古军不敢贸然深入,我们才算巡逻摆脱了追击。
第六天清晨,当河谷尽头出现一片熟悉的农田和村落时,所有人都忍不住欢呼起来——我们终于回到了南宋境内。村落里的百姓看到我们一行人衣衫褴褛、带着伤势,虽然有些警惕,但还是热情地给我们端来了热水和食物。
我们在村落里休整了一天,用随身携带的碎银向百姓买了些干净的衣物和粮食,又将伤口重新处理了一遍。马老三和赵虎的伤势恢复得不错,其他弟子也渐渐缓过劲来。看着身边这些跟着我出生入死的兄弟,再想起永远留在漠北的陈默,我的心里五味杂陈。
“林长老,咱们现在直接回襄阳吗?”苏晴坐在我身边,轻声问道。她的脸上还带着几分疲惫,但眼神依旧清澈。
我摇了摇头:“不着急回襄阳。魂晶刚到手,我想找个安全的地方,试试能不能将它嵌入青铜丐钵。而且,蒙古人丢了魂晶,肯定会在沿途设下关卡搜查,咱们直接回襄阳,太引人注目了。”
苏晴点点头:“你说得对。那咱们去哪里?”
“往前不远就是武当山,”我说道,“武当山山势险峻,上面有武当派的道观,咱们可以去那里借住几天。武当派与丐帮素有交情,应该会收留我们。”
众人都没有意见,当天下午,我们便收拾行装,向武当山出发。武当山果然名不虚传,山势巍峨,云雾缭绕,一条条石阶蜿蜒向上,直通山顶的道观。我们沿着石阶一路攀爬,走了大约两个时辰,才抵达山顶的紫霄宫。
紫霄宫的住持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道,法号玄真道长。听说我们是丐帮弟子,玄真道长亲自出门迎接。当他看到我们身上的伤势和疲惫的模样时,立刻吩咐弟子为我们安排住处,又让人送来疗伤的丹药。
“林长老大名,老道早有耳闻,”玄真道长坐在大殿里,笑着对我说道,“襄阳保卫战,你率领丐帮弟子大败蒙古军,保住了襄阳城,真是功德无量啊!”
“道长过奖了,”我拱了拱手,“此次前来,是想向道长借个清静之地,让弟子们养伤休整。另外,我还有一件私事要处理,可能要在山上叨扰几日。”
“林长老客气了,”玄真道长说道,“武当山的大门,永远为抗蒙志士敞开。你们只管安心住下,所需之物,尽管开口。”
接下来的几天,我们就在紫霄宫里安心休整。玄真道长给我们准备了僻静的院落,远离道观的喧嚣,正好方便我处理魂晶的事情。弟子们大多在养伤,苏晴则陪着我,帮我留意周围的动静。
这天晚上,月色皎洁,星光璀璨。我独自一人来到院落里的空地上,从怀里掏出青铜丐钵和魂晶。青铜丐钵依旧是那副古朴的模样,钵身刻着的符文在月光下隐隐发光。而魂晶则通体晶莹剔透,散发着淡淡的蓝色光芒,握在手里,能感觉到一股温润的能量,与之前的山魂石截然不同。
我深吸一口气,将青铜丐钵放在地上,然后小心翼翼地将魂晶放在钵口。魂晶刚一接触到青铜丐钵,就发出了耀眼的蓝光,青铜丐钵也随之震动起来,钵身的符文光芒大作,形成一道光柱,直冲夜空。
我吓了一跳,连忙后退几步,生怕发生意外。紫霄宫里的弟子们也被这突如其来的光柱惊动,纷纷跑出房间查看。苏晴更是第一时间冲到我身边,紧张地问道:“林越,怎么了?出什么事了?”
“没事,”我安抚道,“应该是魂晶和青铜丐钵产生了感应,咱们先退远一点,看看情况。”
玄真道长也闻讯赶来,看到眼前的景象,眼中露出了震惊的神色:“这……这是上古神器的气息!林长老,你手中的钵子,莫非就是丐帮失传已久的传功钵?”
我点了点头:“道长好眼力。这确实是传功钵,而这块晶体,是激活传功钵的最后一块魂晶。”
玄真道长恍然大悟:“原来如此!传功钵乃丐帮镇帮之宝,蕴含着无穷的力量。今日能亲眼目睹传功钵重获完整,真是老道的荣幸。”
我们站在远处,静静地看着青铜丐钵和魂晶。魂晶在钵口旋转着,蓝光越来越盛,青铜丐钵的震动也越来越剧烈,钵身的符文不断闪烁,像是在诉说着古老的秘密。
过了大约一炷香的时间,魂晶突然停止了旋转,猛地向下一沉,“咔嚓”一声,嵌入了青铜丐钵的中心位置。瞬间,耀眼的光芒爆发出来,将整个院落照得如同白昼。我们下意识地闭上了眼睛,等到光芒散去,再睁开眼时,眼前的景象让我们惊呆了。
青铜丐钵静静地躺在地上,钵身的符文已经完全点亮,形成了一幅完整的图案,散发着柔和的金光。魂晶则牢牢地嵌在钵底,与青铜丐钵融为一体,蓝光与金光相互交织,显得神秘而威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