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情况是,我每天,至少要处理上百份这样的表格!有时候,林师兄那边,半夜三点,紧急做了一组实验,需要把数据立刻传回来。我这边,就得打电话,把咱们学校保密处的老师,从被窝里叫起来,让他先审批签字!不然,数据就传不过来!前天晚上,那位老师的手机还关机了,我们硬是等到第二天早上八点,才拿到数据!高师兄的模型优化,因此,整整耽误了五个小时!”
经费审批,要等一周。
专家出差,要等半个月。
数据传输,甚至要看保密处老师的手机,有没有关机。
一个个具体而又荒谬的现实问题,被摆在了桌面上。
陈默教授,静静地听着学生们的“诉苦”,他没有说话,只是端起桌上的茶杯,默默地喝了一口。
他第一次,如此真切地,感受到了这种“流程的烦恼”。
国家,给予了他们最高的信任,最顶级的资源,最强大的支持。这个“巨人”,毫无保留地,向他们张开了怀抱。
但是,巨人,也有巨人自己的烦恼。
他太庞大了。庞大到,每一个动作,都需要经过无数个神经中枢的层层传递。他的力量,无与伦比,但他的反应,也因此,不可避免地,带有巨大的“惯性”。
这些严谨的、为了确保国有资产安全、人事管理规范、信息传递保密的规章制度,在和平时期,是整个科研体系稳定运行的“压舱石”。
但在今天,在这场分秒必争的、事关国运的“科技战争”中,它们,却变成了一副副无形的、沉重的……枷锁。
会议室里,陷入了长久的、令人窒息的沉默。
所有人都意识到,如果不能解决这些“流程”上的问题,那么,他们那个“一年之期”的军令状,将很可能,沦为一句空话。
就在这时,一个充满了自嘲和无奈的声音,打破了沉默。
是徐涛。
他瘫在椅子上,看着天花板,用一种近乎梦呓的语调,幽幽地说道:
“我算是想明白了。咱们现在,就像一群拿着最好装备的特种兵,结果,想申请一颗子弹,都得先打报告,给师部盖章,再送到军部审批……”
“这仗,还怎么打?”
他顿了顿,说出了一句,让在场所有人,都心头一震的话。
“哎,你们说,咱们要是……自己开个公司,是不是就没这么多破事了?”
“公司有自己的财务,买东西,不就一句话的事?”
“公司有自己的人事权,想请谁来,直接发offer,开工资,不就行了?”
“公司跟公司之间,签个合作协议,数据交互,不就名正言顺了?”
徐涛的这番话,本是一句带着黑色幽默的吐槽。
但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这句话,像一道闪电,瞬间,击中了会议室里的每一个人!
林浩和高翔,猛地对视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巨大的震惊和一丝……哭笑不得的荒谬感。
是啊!
公司!
那个他们曾经在波士顿的深夜里,为了“掌握技术话语权”、“对抗哈特曼”,而规划过的商业蓝图。
那个他们以为,要等到博士毕业、技术完全成熟后,才会去考虑的、一个关乎“星辰大海”的宏伟梦想。
他们谁也没有想到,这个梦想,竟然会以这样一种,极其现实、甚至有些“接地气”的方式,如此迫切地,重新摆在了他们的面前!
他们曾经以为,成立公司,是为了“进攻”,是为了去商业的战场上,开疆拓土。
可现在,他们才哭笑不得地发现,他们需要立刻成立一家公司,竟然只是为了……解决内部的“后勤”问题!
是为了能更快地,买到几只坩埚!
是为了能更快地,把李师傅请过来!
是为了能更快地,同步一下数据!
这算什么?
杀鸡,竟然真的用上了牛刀!而且,好像还非用不可!
陈默教授,手中的茶杯,也停在了半空中。
他看着眼前这群,表情精彩纷呈的年轻人,心中,同样充满了巨大的荒谬感和一种……豁然开朗的通透感。
他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意识到。
他们之前,把问题,想得太复杂了。
他们一直思考的,是如何在现有的、庞大的“巨人”体系内,去优化流程,去申请特权。
但他们,都忽略了那个最简单、最直接、也最有效的解决方案。
不是去“改造”巨人。
而是让自己,变成一个独立、灵活、能与巨人高效协作的“新个体”!
他们需要的,已经不仅仅是一个挂靠在大学之下的“研究所”。
他们需要的,是一个更灵活、更高效、更具战斗力的……商业实体!
一个,能够将国家的“战略意志”,与市场的“战术效率”,完美结合的……新型战争机器!
喜欢谁家读博士在地下室啊?请大家收藏:(www.20xs.org)谁家读博士在地下室啊?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