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无论我们怎么优化算法,怎么增加参数,只要底层的神经元模型是确定性的,我们的AI,就永远无法超越人类思维中的‘创造力’瓶颈。”高翔总结道,声音有些低沉。
“没错。”徐涛点头。
周嘉豪听得心潮澎湃。他负责的软体机器人运动控制,需要与AI的决策模型进行深度耦合。如果AI的决策是僵硬的“最优解”,那么软体机器人的动作,也将是缺乏灵活和创造力的。
“那我们的方向,就不能仅仅停留在‘算法优化’上了。”高翔立刻意识到问题的重要性,他的理论兴趣被彻底点燃了,“我们必须从最底层,重新定义‘神经元’模型。”
“徐涛,我们可能需要引入‘随机过程’、甚至是‘非平衡态统计物理’的理论,来为你的神经元添加一层‘混沌干扰’的概率外套。”
“但这些模型,在现有的AI架构中,没有先例,而且计算量将是指数级增长。”索菲亚立刻从技术层面提出了顾虑,“而且,我对生物神经元和‘混沌干扰’的知识储备,几乎为零。”
徐涛走到白板前,用马克笔重重地圈出了三个字。
“非确定性。”
“索菲亚说得对,我们缺乏这个领域的基础知识。”徐涛看向高翔,“师兄,你负责理论框架的搭建,但我们必须要请外援了。”
“既然我们想要模拟一个真正能思考的大脑,我们就不能只盯着代码和物理方程。”徐涛继续说道,“我们必须去了解,一个真正的生物神经元,是如何在充满干扰的环境中,做出非确定性决策的。”
“所以,我们的下一步,就是引入计算神经学领域的专家。”徐涛看向在座的几位新成员,眼神中充满了决心:“我们要找到那些真正研究生物神经、研究大脑深层机制的人。他们才是能为我们的‘天穹’注入‘灵魂’的关键。”
喜欢谁家读博士在地下室啊?请大家收藏:(www.20xs.org)谁家读博士在地下室啊?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