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八点整,我站在了“馨苑公寓”的楼下。
这是一栋至少有三十年楼龄的老式板楼,墙皮剥落,露出里面暗红色的砖块,楼道口的防盗门锈迹斑斑,虚掩着,露出里面昏暗的灯光。与周围逐渐亮起的万家灯火相比,这栋楼显得格外沉寂和阴郁。
我穿着普通的运动服,但内衬的口袋里装着苏婕配发的标准装备:一个能探测能量波动并紧急求援的腕式探测器,一小瓶用于稳定精神的喷雾剂,以及几枚刻画着基础安定符文的金属片。当然,还有我从不离身的那块橡皮。
腕式探测器屏幕上的数值微微跳动,显示此地的能量背景略高于正常水平,但并不剧烈。按照指示,我深吸一口气,推开了那扇沉重的防盗门。
楼道里光线昏暗,声控灯反应迟钝,散发着老楼特有的、混合着潮湿、油烟和一丝若有若无霉味的气息。我的灵视尚未开启,但凭借着初步强化的感知,已经能隐约捕捉到空气中漂浮着的、如同灰色棉絮般的稀薄能量粒子,带着一种沉甸甸的悲伤意味。
这就是“悲叹残响”?
根据资料,异常报告主要集中在三楼和四楼。我放轻脚步,沿着老旧的楼梯向上走。脚步声在空旷的楼道里回荡,声控灯随着我的脚步忽明忽灭,在墙壁上投下摇曳的影子。
越往上,那种悲伤的氛围就越发明显。并非强烈的情绪冲击,而是一种缓慢的、无孔不入的渗透,让人不由自主地感到心情低落,仿佛被无形的重担压着。
来到三楼,楼道里更加安静。几户人家的门紧闭着,门楣上贴着褪色的春联。探测器上的数值有了轻微的攀升。
我集中精神,镜瞳,开!
视野切换的瞬间,眼前的景象变了模样。
原本普通的楼道,此刻仿佛笼罩在一层淡灰色的薄雾之中。这些雾气正是那些悲伤能量粒子的显化,它们缓慢地流动着,源头似乎来自走廊尽头的方向。墙壁上,偶尔会闪过一两个极其模糊的、扭曲的人形轮廓,如同被痛苦定格的黑白照片,随即又消散在雾气里。
没有攻击性,只有无尽的哀伤。
我小心翼翼地沿着走廊向前,灵视维持着,仔细分辨着能量的流动。残响的浓度在逐渐增加,灰色的雾气也变得稍显浓郁。
就在这时,一阵清晰的、滴答……滴答…… 的水声,突兀地传入我的耳中。
不是从任何一户人家里传来,那声音仿佛直接出现在楼道里,带着空旷的回音,敲打在人的心弦上。
探测器发出了轻微的“嘀嘀”声,指向我左侧的一扇房门——304室。资料显示,这户住着一对老夫妻,近期并未报告异常。
水声似乎就是从门后传来的。
我犹豫了一下,没有贸然敲门。苏婕的指令是勘察,非必要不惊扰普通居民。
我尝试将灵视的感知聚焦,穿透门板(这比平时开启灵视消耗更大),向内“看”去。
门后的景象在灵视中模糊地呈现:一个普通的老式家居客厅,家具陈旧。而在客厅靠近卫生间的位置,能量反应异常集中!那里汇聚着一团更加浓郁的、近乎灰黑色的能量体,不断扭曲、搏动,那诡异的滴水声正是从它内部发出!能量体周围,弥漫着强烈的遗憾、思念与无助的情绪。
不是自发性能量点。这形态……是“哀影”!而且已经开始从无形的残响向有意识的低级蚀影凝聚!
不能再等了!如果让它彻底成型,虽然只是D级,也可能会对里面的老人造成实质性的精神影响,甚至引来更麻烦的东西。
驱散它!用“梳理”的方法!
我后退半步,背靠着冰冷的墙壁,确保身后安全。然后,我再次闭上眼睛,将所有意识集中。
我没有选择攻击性的意念之丝,而是回忆起《影蚀编年录》中关于“安抚”与“疏导”的记载,结合我自身“净化”的特质。我想象自己的意志不再是灼热的细丝,而是化作一道温暖、平和、如同月光般清辉的能量流。
然后,我引导着这道能量流,透过门板,遥遥地罩向那团灰黑色的“哀影”。
没有强行冲击,没有试图撕裂。
我的意念如同温柔的手,轻轻抚上那团充满悲伤的能量。我将一种“理解”、“接纳”与“释放”的意念,源源不断地传递过去。
起初,那“哀影”剧烈地颤抖起来,灰黑色的能量翻滚,散发出更浓烈的抗拒和悲伤,滴水声也变得急促。它本能地排斥任何外来的干涉。
但我没有放弃,持续地、耐心地输出着平和的能量。我不是在消灭它,而是在尝试……化解它的执念,引导那被困住的悲伤情绪自然流淌、消散。
这是一个微妙的过程,远比驱除自己体内的“刺”更加复杂。我需要感知它的情绪核心,理解它悲伤的源头(那似乎是关于时间流逝、儿女远离的孤独与无奈),然后用我的意念与之共鸣,再 gently 引导它走向释然。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