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热乎乎的疙瘩汤下肚,李诺感觉自己终于从濒死状态被拉回了人间。
虽然还是饿(那点面疙瘩根本不够塞牙缝),但至少胃里有了底,四肢也恢复了些力气。他珍惜地小口抿着竹篮送下来的井水,甘甜清冽,滋润着干渴的喉咙。
活着真好。
车外的喧嚣逐渐平息,似乎进入了战斗结束后的休整阶段。能听到战士们清理战场、搬运物资、修补工事的号子声和吆喝声,间或还有卫生员招呼伤员换药的声音,秩序井然。
看来王团长带兵确实有一手,这么快就稳住了局面。
李诺的心思又活络起来。
信任初步建立,沟通渠道(虽然原始)也打通了,生存危机暂时缓解。接下来,就该考虑下一步了。
能源!依然是头等大事!
0.012%的能源,跟没有一样。必须尽快让外面的同志理解“喂煤”的重要性,并且找到更高效的方法。
另外…他也得适当回馈一下。
总不能一直白吃白喝。虽然那点药品似乎赢得了巨大的好感,但人情往来,有来有回才能长久。尤其是对王团长、张建国这些实在人。
他有什么能拿得出手的?
目光在黑暗的驾驶舱里扫视。
除了那个已经空了的应急食品袋和医疗包,似乎…只剩下一件东西了。
他摸索着回到驾驶座,从座椅下方的暗格里,掏出了最后三块09式单兵压缩干粮。
这玩意儿在他那个时代都属于应急食品,味道一般,但热量高,易储存。对这个时代来说,绝对是超越认知的存在。
就它了!
一来,这东西耐储存,可以当个新鲜物事送出去,表达谢意。
二来,超高的热量和便携性,对随时可能行军打仗的军人来说,或许有点实用价值?
三来…他也存了点小心思——用这种“未来军粮”subtly 提醒对方,自己这里的好东西还多着呢,想要?赶紧帮我把能源问题解决了!
完美!
他拿起其中两块压缩干粮,走到通风口下方,小心翼翼地放进竹篮,然后晃了晃绳子。
篮子很快被拉了上去。
车顶,张建国取下篮子,看着里面两块四四方方、用银灰色复合材料包装得严严实实、印着看不懂的文字和数字的“砖头”,一脸懵逼。
这是啥?吃的?看着不像啊?咋这么硬?
他拿着这两块“砖头”,爬下车顶,找到了正在巡视工事的王团长和在一旁记录着什么的陈雪。
“团长,陈工程师,李诺同志又送东西出来了。”张建国把两块压缩干粮递过去,“说是…吃的?可这咋吃啊?”
王团长接过来,掂量了一下,沉甸甸,硬邦邦,用手指敲了敲,梆梆响。他浓眉紧锁:“这啥玩意儿?铁饼?能吃?”
陈雪却被那包装材料吸引了。她接过一块,仔细看着那银灰色的复合膜,用手指细细摩挲,又试着撕扯了一下,发现极其坚韧。她眼中再次闪过惊异的光芒:“这种材料…从未见过。轻薄,却异常坚固耐磨,还能完全密封…这工艺水平…”
她看向包装上的文字:“09…压缩干粮…净重250g…”她尝试着读出一个数字,“这像是…重量单位?‘克’?一种新的计量单位吗?”
王团长听得一头雾水,但对“干粮”两个字更感兴趣:“真是吃的?咋打开?总不能牙啃吧?”
陈雪仔细观察,发现在包装一侧有一条细细的凹槽。她尝试着沿着凹槽撕扯。
刺啦——
一声清脆的撕裂声,包装被完美地打开了一道口子,露出里面一块棕褐色、压得极其密实的块状物,一股混合着油脂、面粉和某种维生素片的独特气味散发出来。
真的能吃!
王团长和张建国都瞪大了眼睛。
“闻着还挺香?”张建国吸了吸鼻子。
王团长是个干脆人,直接伸手掰了一小块下来。那干粮极其坚硬,费了点劲才掰开。他将那小块扔进嘴里,谨慎地咀嚼起来。
口感…非常硬,非常干,有点像极度压缩后的炒面,但细细品味,又能尝到明显的咸味、油脂香,甚至还有一丝丝甜味和奶味?里面似乎还掺杂了一些小小的、脆脆的颗粒(蔬菜干或肉松?)。
味道谈不上多惊艳,但绝对不难吃,而且越嚼越香,饱腹感极强。
“嗯!是粮食!顶饿的好东西!”王团长眼睛一亮,做出了判断。对于军人来说,口感是次要的,能提供能量、便于携带才是王道。“这一小块下肚,感觉就能顶半天!”
他立刻将剩下的大半块递给张建国:“你也尝尝!”
张建国早就馋了,接过来咬了一大口,费力地咀嚼着,眼睛越来越亮:“唔!好吃!比俺娘烙的饼还扛饿!就是有点干,得就水喝。”
王团长看着手里另一块未开封的压缩干粮,又看看车顶,若有所思:“李诺同志这是…投桃报李啊。咱们送吃的进去,他这就回礼了。还是这么好的军粮!”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