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冬后,重庆的湿冷魔法攻击开始显现。肖镇嫌弃每天往返奔波辛苦,怂恿他妈:“妈,楼上楼下都是我们的,装几台空调嘛,我们直接住这里多方便!”
文云淑也觉得有理,大手笔一口气买了八台东芝大柜机,安装在批发商城关键区域。
随后在二楼僻静处隔了两间房,简单布置,母子俩索性直接住在了仓库里。
肖镇迅速适应了新角色。每天一早,他就充当起“小跑堂”,拿着钱,独自去临街的早餐铺,给妈妈和自己买包子、馒头、豆浆、稀饭。
他对钱的概念清晰,算账从无差错。更多的时候,他会一个人溜达着,步行近二十分钟,去解放碑的新华书店看书。
他能安静地在那里待上一上午,捧着一本远超他年龄的书籍看得入神,直到肚子饿得咕咕叫,才依依不舍、蔫头耷脑地自己走回朝天门。
………………
1981年底的社会治安仍显复杂。
肖镇独自往返书店的路上,凭借其超常的警觉性和他外公、父亲潜移默化中教导的防范意识,竟然敏锐地察觉并成功摆脱了四起意图拐带他的人贩子。
有一次他甚至利用身材矮小的优势,钻入人群密集的菜市场,大声呼喊,引得众人围观,让人贩子无从下手。这些险情让他后怕,也让他更加谨慎。
文云淑得知后,又惊又怒,立刻加强了安保。
她通过关系,从市武装部接收了十五名退役后未能妥善安置、且多数曾在西南战场负伤复员的原肖正堂所在部队的军人,组建了商城的秩序维护队。
这些经历过战火洗礼的汉子,纪律性强,责任心重,他们的存在,极大提升了商城的安全系数。
在商城里,肖镇也没闲着。
看书看累了,他就在童装区溜达。
有时看到来自郊县或贵州的客户犹豫不决,他会主动上前,拿起衣服在自己身上比划,用稚嫩却条理清晰的话介绍:“阿姨,这个衣服我穿起好好看哦,料子也舒服,不信你摸嘛!” 他长得白净可爱,口齿伶俐,往往能促成交易。
文云淑见状,索性跟他“约法三章”:凡是经他手帮忙卖出去的衣服,同样给他5%的销售提成。
于是,肖镇那个精致的日本牛皮小书包里,开始出现厚厚一沓属于他自己的“佣金”。
他并不乱花,只是享受着这种凭自己“本事”赚钱的成就感。
三岁的肖镇,以一种令人瞠目结舌的方式,告别了传统的学前教育,一头扎进了改革开放初期商业浪潮的漩涡中心。
他在朝天门这个巨大的社会课堂里,以一种远超年龄的成熟和独特的方式,继续着他的成长与“思考人生”。
文云淑这一年赚了很多钱,已经是千万富姐,重庆城响当当的文老板,还是个巾帼创富英雄,文云淑在1981年获得了四川省和重庆市省市两级的“三八红旗手”荣誉,同样是省、市、县三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文云淑越发低调了,她在1981年秋季报了政法大学的自学函授大专班,她觉得什么时候学到的知识都是自己的,这也是她老公从东北调到武汉时写信打电话着重强调的。
两口子还不知道,陷入疯狂推销的好大儿已经在琢磨明年夏天墨西哥城世界杯狂欢盛宴的事了,这小子才3岁多点啊,想法可真是大胆之极。
小饭桶的老工具人文明大表哥今年已经在沙坪坝三中读高二,成绩嘛跟老工具人的动手学手艺能力完全成反比。
文明读三中,当然是缴纳了500块巨额择校费用,还要搭上他表叔张维礼打招呼的人情,不然抱着钱人家也不收,好学校对于文明这种没啥学习天赋的普通人来说是另一种折磨。
1981年这一年,操碎心的小表弟平时为了照顾老工具人失落的情绪,都和他妈安排的刘建林叔叔(还记得肖正堂参军一起坐绿皮车那个人嘛,这是人家弟弟,因伤退伍了)一起坐4路电车去沙坪坝三中看望慰问文明大表哥。
至于为啥这么殷勤,当然是小豆丁已经在想明年夏天墨西哥城踢波大赛挣钱的事了。
对又一次文云淑想把小饭桶塞进市直机关幼儿园,小豆丁小脑袋摇得跟拨浪鼓似的。
还有一件特有意思的事,巴县家属院机关的热心大娘大姐给他姑肖正云介绍了一个公安局工作的小伙子,跟他二舅家表哥文强一个名字,还好肖正云是个颜值党直接拒绝了。
弄得小人人那几天听闻这个消息,连拉客升单赚佣金这么喜欢的事都没啥兴趣。
他妈妈问他怎么回事,这小子来一句“儿童的事少打听!”
然后小屁股就挨了一下“能不能好好说话?”
“能,亲爱的妈咪!”
“又怪声怪调的,哎你爸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有探亲假,这砍脑壳的灾贼硬是放心我娘儿俩在重庆,这都几年了啊!”……
肖镇知道他妈再是四川女服装大王,三八红旗手,她妈妈终究还是个21岁多的对爱人充满依赖的女孩子啊……
喜欢小鬼当家之1978请大家收藏:(www.20xs.org)小鬼当家之1978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