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晨,狄仁杰整肃衣冠,入宫求见武则天。紫宸殿内,气氛依旧凝重。武则天端坐于御案之后,凤目之下难掩连日来的疲惫与焦躁。
“狄卿,十日之期已过半,武环运案可有进展?”武则天开门见山,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威压。
狄仁杰从容行礼,奏道:“陛下,臣连日勘查,已有些许头绪。凶手行事周密,现场遗留线索甚少,但其嫁祸之心,昭然若揭。臣目前正在追查几条关键线索,其中一条,涉及一种罕见的西域香料。”
“西域香料?”武则天眉梢微挑。
“正是。此香料仅在宫中及少数几位亲王国公府上有用。臣循此线索追查,发现其可能与武环运府上管家遇害前接触的某人有关。”狄仁杰话语谨慎,并未直接提及太平公主。
武则天是何等精明之人,立刻捕捉到了狄仁杰的弦外之音。她的目光锐利起来:“狄卿,你查到何处了?直言无妨。”
狄仁杰深吸一口气,知道无法再回避,遂将醉仙楼伙计的供词、香囊残片、公主府丢弃的沾染香气的灰烬等间接证据,择要禀报,但始终未下断言,只强调一切尚需核实。
听完狄仁杰的陈述,武则天沉默良久,脸色阴晴不定。涉及她最宠爱的太平公主,即便是她,也感到棘手。她深知太平的聪慧与权势,也清楚朝中无数双眼睛正盯着此事。
“你的意思,是想查太平的府邸?”武则天的声音听不出喜怒。
“陛下明鉴。”狄仁杰坦然道,“臣并非怀疑公主殿下,恰恰相反,正是为了洗脱嫌疑,还殿下清白,才需彻底查证。如今外界流言纷纷,若有心人借此构陷公主,后果不堪设想。唯有经过严格查验,证明公主府与此香料、与此案无关,方能堵住悠悠众口,让幕后真凶无法得逞。”
狄仁杰这番话,既点明了利害关系,又给了武则天台阶下。调查公主府,不是为了定罪,而是为了辟谣和保护。
武则天沉吟片刻,她信任狄仁杰的忠诚和能力,也明白这是目前最稳妥的办法。若真有人想借机陷害太平,提前查清总比被动应付要好。
“准奏。”武则天终于开口,声音恢复了帝王的冷静,“朕赐你手谕,可入太平公主府查问相关事宜。但狄卿,你要记住,太平是朕的爱女,查问需有度,不可惊扰过甚,更不可损及皇家体面。”
“臣遵旨!必当谨守分寸,以查明真相、维护皇家清誉为要。”狄仁杰郑重叩首,接过了那道沉甸甸的手谕。
拿到皇帝手谕,狄仁杰心中并无轻松之感,反而更加沉重。他知道,踏入公主府,就如同踏入了一个巨大的政治漩涡中心。
回到狄府,李元芳和曾泰早已等候多时。
“大人,陛下准了?”李元芳见狄仁杰神色,已猜出七八分。
狄仁杰点点头,将手谕放在案上:“元芳,你随我同往公主府。曾泰,你留守,继续追查隆盛货栈与西域商队的关联,尤其是与朝中哪些官员有勾结。”
“恩师,公主府内……”曾泰有些担忧。
“无妨,有陛下手谕在,我们依礼而行,见机行事。”狄仁杰镇定道,“重点是确认那西域香料在公主府内的使用情况,以及……观察公主殿下的反应。”
午后,狄仁杰与李元芳带着少数随从,手持皇帝手谕,来到了气势恢宏的太平公主府。公主府长史早已接到宫中和狄府的双重通知,虽面色不太自然,但还是依礼将狄仁杰迎入府中正堂。
片刻后,环佩叮当,香气袭人,太平公主在一众婢女的簇拥下缓步而出。她身着常服,未施浓妆,却依然光彩照人,眉宇间既有母亲的威仪,又带着一丝难以捉摸的深邃。
“狄阁老今日大驾光临,不知所为何事?”太平公主落座,语气平淡,听不出情绪。
狄仁杰起身行礼,不卑不亢:“臣奉陛下旨意,调查武环运遇刺一案。案情涉及一种特殊西域香料,听闻公主府上亦有使用,故特来请教,并希望能查验一下府上香料的来源与用途,以便排除嫌疑,澄清事实。”说罢,将皇帝手谕呈上。
太平公主瞥了一眼手谕,嘴角泛起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原来如此。狄阁老果然是陛下的肱骨之臣,办事一丝不苟。本宫府上确有用些西域香料,多为宫中赏赐或商队采购,用于熏香、沐浴,有何不妥吗?”
“殿下明鉴,香料本身并无不妥。”狄仁杰道,“只是此香与案发现场遗留痕迹相符,故而需逐一排查。敢问殿下,府上近日可曾丢失过香囊,或是有使用此种香料的特定人员?”
太平公主端起茶盏,轻轻拨动杯盖,看似随意地说道:“香囊之类,乃寻常之物,婢女仆从皆有使用,偶有遗失也是常事。至于特定人员……狄阁老莫非怀疑本宫府上有人与王府案有关?”她的目光陡然锐利起来,直视狄仁杰。
狄仁杰坦然应对:“臣不敢妄加猜测。只是循例查问,以求万全。若殿下允许,臣希望能查看一下府上香料库存及记录。”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