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市新娘案尘埃落定,神都仿佛又恢复了往日的秩序。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一场秋雨过后,一桩新的奇案,如同潮湿墙角萌生的毒菌,悄然浮现。
这次事发的地点,并非市井巷陌,而是掌管外交礼仪、接待四夷使节的鸿胪寺。
这一日清晨,鸿胪寺主簿宋毅如同往常一样,前往寺内典客署查阅前日文书,却惊见署内一片狼藉,负责整理西域诸国贡品清单的从六品主事周明琰,竟倒毙在书案之下!死者面色青紫,双目圆睁,口鼻附近有少量白沫,身旁散落着卷宗和一只打翻的茶盏。初看像是突发急病,但宋毅却注意到,周明琰的右手紧紧攥着,指缝中似乎露出一点金灿灿的颜色。
鸿胪寺官员暴毙署衙,非同小可。寺卿不敢怠慢,一边封锁现场,一边火速上报。消息传到狄府时,狄仁杰正与李元芳、曾泰复盘鬼市案的得失。
“鸿胪寺?周明琰?”狄仁杰对这个名字有些印象,记得是个年富力强、精通西域语言的官员,前途本该不错。“死因可疑?”
前来报信的人,正是狄仁杰在刑部时的旧部。他面色凝重,压低声音说道:“阁老,经过初步查验,死者的死因似乎是中毒。然而,令人费解的是,署衙内外竟然没有丝毫打斗的迹象,门窗也都完好无损。值夜的守卫们也都表示,昨晚并未听到任何异常的声响。更让人觉得奇怪的是,死者的手中似乎紧握着什么东西。”
听到“中毒”二字,狄仁杰的眉头瞬间紧紧地皱了起来。他暗自思忖,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一个人竟然能在如此严密的守卫下,无声无息地中毒身亡,而且现场还没有留下任何打斗的痕迹,这实在是太诡异了。
再联想到死者手中紧握着的物品,狄仁杰心中的疑惑愈发加深。那会是什么东西呢?是与他的死因有关的线索吗?还是说,这只是一个巧合?无数个疑问在狄仁杰的脑海中盘旋,让他一时之间难以理出头绪。
“元芳,曾泰,随我去鸿胪寺看看。”狄仁杰当即起身。
鸿胪寺典客署已被严密看守。狄仁杰一行人赶到时,寺卿正急得团团转,见到狄仁杰如同见到救星。现场保护得还算完好,周明琰的尸体尚未移动。
狄仁杰仔细勘察现场。书案上公文摆放整齐,唯独靠近死者的一角有些凌乱,打翻的茶盏茶水已干涸。他蹲下身,小心地掰开周明琰紧握的右手——掌心赫然是一枚小巧玲珑、做工极其精致的金质貔貅钮印!貔貅形态威猛,錾刻精细,绝非中原常见样式,倒像是西域或更遥远西方的工艺。
“这是何物?”狄仁杰问向鸿胪寺官员。
众人皆摇头,表示从未见过此印。寺卿查阅记录,近期西域诸国贡品中也无此类印玺。
狄仁杰又检查了那只打翻的茶盏,残存的茶渍并无异味,似乎只是普通茶水。但死者中毒的症状却很明显。毒从何来?
“周主事近日负责何事?可曾与人结怨?或有异常举动?”狄仁杰例行询问。
同僚们反映,周明琰为人谦和,业务精湛,主要负责与西域南路诸国(如于阗、疏勒等)的文书往来和贡品核对。近日并无异常,只是似乎比平时更忙碌些,常独自加班至深夜。
独自加班?狄仁杰心中一动。他让李元芳仔细搜查周明琰的书案和公文柜。很快,李元芳在一本看似普通的《西域风物志》夹页中,发现了几张写满怪异符号的纸条,符号与汉字、西域文字皆不相同,如同天书。而在一个上了锁的抽屉暗格里,则找到了一本薄薄的、用某种密码写成的私人札记。
密码札记、怪异符号、神秘的金貔貅钮印……周明琰的死,绝不像表面那么简单!
“昨夜值夜的守卫何在?”狄仁杰问道。
两名守卫被带了过来,他们站得笔直,一脸严肃地回答着狄仁杰的问题。当被问到昨夜是否有异常情况时,两人都毫不犹豫地表示,昨晚一切都很平静,没有听到署内有任何异响,也没有看到有陌生人出入。
然而,就在狄仁杰准备结束询问时,其中一名守卫突然犹豫了一下,然后补充道:“不过……子时前后,小的好像看到周主事署内的灯影下,似乎……似乎不止他一个人影晃动了一下,但隔着窗纸,看不真切,也不敢确定。”
狄仁杰的目光瞬间变得锐利起来,他紧紧地盯着那名守卫,追问道:“你确定看到的不止一个人影吗?”
守卫有些紧张地咽了口唾沫,点了点头,说道:“小的……小的只是隐约看到,不敢十分肯定,但确实好像有另一个影子在晃动。”
狄仁杰沉思片刻,心中暗自思忖:如果当时署内真的另有其人,那么这个人很可能就是凶手!能够如此悄无声息地潜入鸿胪寺这样的重地,毒杀官员后还能从容离去,绝对不是一般的人所能做到的。
想到这里,狄仁杰决定对周主事的署内进行仔细的搜查,看看是否能找到一些线索,揭开这个神秘凶手的真面目。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