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府前厅,气氛微妙。崔湜与郑愔端坐客位,捧着仆役奉上的茶盏,看似悠闲,眼神却不时扫向厅外,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焦躁。狄仁杰并未让他们久等,很快便从内间踱步而出,神色平静,仿佛只是处理了一件寻常公务。
“崔舍人,郑侍郎,久等了。”狄仁杰在主位坐下,语气淡然,“不知二位有何要事,竟劳动大驾,亲临这案发现场?”
崔湜放下茶盏,脸上堆起惯有的笑容,只是那笑容在此时此地显得有些僵硬:“狄公言重了。下官与郑侍郎听闻狄公甫一返京,便不辞辛劳,亲查此案,心中感佩,特来探望。再者,此案牵涉东宫,关系重大,我等忝为朝臣,亦感关切,不知狄公可有何发现?若有需要鸾台、凤阁协助之处,我等定当全力配合。”他话说得漂亮,实则意在打探案情进展。
郑愔也笑着接口:“是啊,狄公。此案如今朝野瞩目,流言纷纷,早日水落石出,方能安定人心。那些突厥密信……不知狄公如何看?”他直接将话题引向了最关键的“罪证”。
狄仁杰目光扫过二人,不疾不徐地道:“有劳二位挂心。案情尚在勘查之中,本阁亦不敢妄下论断。至于那些密信……”他略一停顿,观察到崔、郑二人都不自觉地微微前倾了身体,“笔迹虽有几分相似,但摹仿痕迹过重,破绽不少。且信纸乃神都市面上流通的普通桑皮纸,墨迹亦新,不似经年旧物。更为蹊跷的是,信中所提及的‘王庭接应’、‘大事若成’等语,空泛无物,时间、地点、具体事宜一概模糊,倒像是有人刻意为之,欲盖弥彰。”
崔湜脸色微变,强笑道:“狄公慧眼如炬。然则,空穴来风,未必无因。即便信是伪造,那伪造之人,其目的何在?是否真与突厥有所牵连?这周秉义暴毙,时间点又如此巧合,难免不让人心生疑虑啊。”他巧妙地将话题引向了对太子不利的猜测。
“心生疑虑,乃人之常情。”狄仁杰端起茶盏,轻轻拨弄着浮叶,“然则,查案需凭实证,而非臆测。周秉义之死,初验结果为暴毙,然本阁方才勘查,于其衣物上发现可疑毒物残留,已命太医署重新验尸。若其果真系中毒身亡,那么,是何人下毒?为何下毒?是为灭口,还是为构陷铺路?这些,才是本案关键所在。”
“中毒?”郑愔失声低呼,与崔湜交换了一个惊疑的眼神,“这……狄公,此事可确凿?若真是中毒,那……那案情可就更加复杂了。”
“是否确凿,待太医署验明便知。”狄仁杰放下茶盏,目光陡然变得锐利,直视崔、郑二人,“倒是二位,对此案似乎格外关切。尤其是王员外郎,当日反应迅捷,处置‘得当’,倒是省了京兆府不少事。”
这话带着明显的质疑,崔湜脸色一沉:“狄公此言何意?王员外郎乃秉公行事,莫非有何不妥?我等身为朝廷重臣,关切要案,有何不可?难道狄公认为,我等与此案有何牵连不成?”他语气中带上了几分恼怒,试图反客为主。
狄仁杰微微一笑,气势却丝毫不让:“本阁只是就事论事,崔舍人何必动气?王员外郎是否秉公,自有公论。至于牵连……在真相大白之前,任何与本案相关之人、之事,皆在本阁查证之列。二位既然主动前来关切,想必亦愿助本阁厘清真相,还朝堂一个清白吧?”
他这话绵里藏针,既点明了自己拥有调查所有人的权力,又将了崔、郑一军,让他们无法再以“关切”为名施压或打探。
崔湜与郑愔一时语塞,脸色都有些难看。他们本想借此机会试探狄仁杰的态度,甚至施加影响,却没料到狄仁杰如此强硬,且查案进展神速,已然抓住了案件的核心疑点。
就在这时,李元芳大步走入厅内,对狄仁杰躬身道:“大人,太医署几位太医已到,正在偏厅等候。”
狄仁杰起身,对崔、郑二人道:“二位,本阁还需继续勘验案情,失陪了。若二位确有协助之意,不妨仔细回想,近日可曾听闻任何与周秉义相关之异常,或对那密信来源有何线索,随时可告知本阁。元芳,送客。”
干脆利落,不容置疑。
崔湜与郑愔只得悻悻起身,拱手告辞。走出周府,两人脸色阴沉。
“这老匹夫,油盐不进,且手段厉害!”郑愔咬牙切齿道。
崔湜目光阴鸷:“他既已怀疑周秉义死于中毒,又看出密信是伪造,事情恐怕没那么容易了结了。必须早做打算……”
“如何打算?”
“……看来,得让他查下去,但查到的,必须是我们想让他查到的!”崔湜眼中闪过一丝狠辣。
周府内,狄仁杰并未急于去见太医,而是对李元芳低声道:“元芳,你亲自带人,暗中盯紧崔湜、郑愔,尤其是他们与哪些人来往,有无异常举动。”
“明白!”李元芳领命,身影迅速消失在门外。
狄仁杰则转身走向偏厅。他知道,与太医的会谈,将可能揭示周秉义死亡的真正秘密,而这,将是撕开整个阴谋的第一道口子。
喜欢神探狄仁杰第五部请大家收藏:(www.20xs.org)神探狄仁杰第五部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