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时三刻的钟声刚过。
皇宫早朝大殿的朱漆大门在禁军的推动下缓缓敞开,文武百官身着朝服,按品级高低依次列队而入,靴底踏在金砖地面上,发出整齐而沉闷的声响。
殿内气氛庄严肃穆,鎏金蟠龙柱上的龙纹在晨光中熠熠生辉,幼帝萧允佑端坐在高高的龙椅上,眼神中带着几分与年龄不符的拘谨。
自柳嵩把持朝政以来,这早朝于他而言,更像是一场不得不应付的仪式。
“陛下驾到 ——” 太监尖利的唱喏声落下,百官齐齐躬身行礼,山呼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幼帝抬手示意平身,声音尚显稚嫩:“众卿平身,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话音刚落,一道挺拔的身影便从武将列中走出,玄色朝服上绣着的麒麟纹在晨光中格外醒目。
正是手握镇北军兵权的靖王萧惊寒。
他目光如炬,扫视过殿内百官,最终落在站在文官之首的柳嵩身上,沉声道:“陛下,臣有要事启奏,此事关乎先帝冤屈,关乎大靖正统,更关乎朝堂清明!”
此言一出,殿内瞬间鸦雀无声。
百官皆面露诧异,柳嵩更是眉头一皱,眼中闪过一丝警惕 —— 他本以为萧惊寒会按捺些时日,却没想到对方竟在早朝之上直接发难。
萧惊寒不慌不忙地从怀中取出一个锦盒,双手托举过头顶,声音铿锵有力。
“陛下,臣手中所持,乃是先帝生前贴身佩戴的龙凤玉佩。此玉佩为皇室至宝,背面刻有先帝专属印记,宫中档案可查!”
“二十年前,先帝遭人陷害,龙驭上宾,臣作为先帝遗子,流落民间二十载,今日终得机会,持此玉佩回宫,只求为先帝昭雪冤屈!”
“什么?先帝遗子?”
“靖王竟是先帝之子?这怎么可能!”
百官哗然,议论声此起彼伏。
柳嵩脸色骤变,上前一步,厉声喝道:“萧惊寒!你好大的胆子!”
“竟敢伪造先帝遗物,冒充皇室血脉,妄图混淆视听,谋夺大位!你可知这是株连九族的大罪!”
萧惊寒冷笑一声,将锦盒打开,露出里面的玉佩。
那玉佩通体莹白,龙凤纹路栩栩如生,背面果然刻着一个微小的 “雍” 字 —— 正是先帝萧景雍的专属印记。
“柳大人,口说无凭,玉佩在此,宫中掌管先帝遗物的太监可来辨认,朝中老臣亦曾见过先帝佩戴此玉佩,是否伪造,一验便知!”
幼帝见状,连忙吩咐:“传掌印太监前来辨认!”
不多时,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太监快步走入殿内,接过玉佩仔细查看,又比对了随身携带的先帝遗物档案,最终噗通一声跪倒在地,颤声道。
“陛下!此玉佩确是先帝之物,背面‘雍’字印记与档案记载分毫不差!”
老太监的话如同惊雷,再次在殿内炸开。
柳嵩的额头渗出冷汗,却仍强装镇定:“即便玉佩是真,也不能证明他就是先帝遗子!当年先帝子嗣情况,宫中自有记载,从未有过流落民间的皇子!”
“萧惊寒,你若拿不出其他证据,休要在此妖言惑众!”
就在这时,殿外传来太监的通报:“太皇太后驾到 ——”
百官纷纷转身,只见太皇太后在宫女的搀扶下,身着华贵的凤袍,缓缓走入大殿。
她虽年事已高,却精神矍铄,目光扫过殿内,最终落在萧惊寒身上,眼中泛起泪光。
“皇祖母!” 幼帝连忙起身相迎。
太皇太后摆了摆手,走到萧惊寒面前,仔细端详着他的面容,又摸了摸他耳后的一颗小痣,泪水终是忍不住滑落。
“好孩子,你耳后的这颗痣,与先帝年轻时一模一样。当年你出生后不久,宫中遭难,哀家无奈之下,只得将你托付给忠仆送出宫去,没想到今日竟能再见到你……”
她说着,转向幼帝,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允佑,惊寒确是你皇伯父,是先帝的亲生儿子!当年之事,哀家可以作证,宫中尚有当年忠仆留下的信物为证!”
柳嵩见状,心中更是慌乱,却仍不死心:“太皇太后,您年岁已高,恐是记不清了!”
“仅凭一颗痣和您的一面之词,怎能断定他就是先帝遗子?此事关乎皇室血脉正统,万万不可草率!”
“柳嵩!你敢质疑哀家的话?” 太皇太后厉声呵斥。
“当年先帝遭你陷害,你把持朝政多年,如今哀家认出先帝遗子,你便百般阻挠,莫非是怕当年的罪行败露?”
柳嵩被怼得哑口无言,脸色一阵青一阵白。
就在他思索如何反驳时,萧惊寒再次开口:“柳大人既然不信,那臣便再请一位证人上殿。传前太医院院判李修远!”
片刻后,一位身着布衣的老者被带上大殿。
他身形消瘦,却目光坚定,正是当年为先帝诊治,后被柳嵩陷害罢官的李修远。
李修远走到殿中,跪倒在地:“草民李修远,叩见陛下,叩见太皇太后!”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