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斗的尘埃落定,肾上腺素消退后,留下的是一片狼藉和深入骨髓的疲惫。但我们没时间休息,温室的桥梁空间不稳定,随时可能崩塌,必须尽快离开。
撤离过程很顺利,那些怪树枯萎后,剩余的植物似乎失去了主心骨,变得温顺,甚至有些萎靡。穿过扭曲的通道,重新呼吸到外界冰冷、带着工业尘埃气息的空气时,所有人都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回到临时基地,紧绷的神经才真正放松下来。陈铁山检查着他的盾牌,上面沾满了毒血和腐蚀痕迹。林夜默默擦拭着他的短刃。罗根一头扎进设备里,开始分析记录的数据。
而江小离,则独自坐在角落的椅子上,闭着眼睛,眉头微蹙,仿佛在倾听某种我们听不见的声音。
我知道,她在熟悉那个刚刚融入她掌心的东西——「共生培养皿」。
她保持着这个姿势很久,呼吸轻缓,只有偶尔微微颤动的睫毛显示出她内心的不平静。我能感觉到她周身萦绕着一种极其微弱、但确实存在的能量波动,如同水面的涟漪,一圈圈扩散开来。
过了好一会儿,她缓缓睁开眼,眼神有些恍惚,又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明悟。
“怎么样?”我走过去,递给她一杯温水。
她接过水杯,没有立刻喝,而是摊开自己的右手,低头凝视着掌心。那里皮肤光滑,看不出任何异样。
“很……奇妙。”她组织着语言,试图用科学的方式来描述这超自然的现象,“它内部,像是一个微缩的、可调控的生态空间。我能‘感觉’到里面储存着几种不同的微生物样本。”
她顿了顿,补充道:“包括刚才那种……致命真菌的残留。培养皿自动将它隔离收录了。”
“能沟通吗?”苏媚也凑了过来,一脸好奇,“跟那个危险的家伙‘聊聊天’?”
江小离摇了摇头,脸色微微发白:“我试过了。不行。那股意识……太混乱,太狂躁了。充满了纯粹的毁灭欲。我的精神力刚探过去,就像被扔进了搅拌机,差点被撕碎。它拒绝任何形式的交流,只有污染和破坏的本能。”
她深吸一口气,似乎在驱散那股不适感:“然后,我转而接触培养皿本身自带的……一种菌落。很温和,散发着翠绿色的光芒。”
她的表情柔和下来,甚至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亲切?
“这次顺利很多。虽然无法进行清晰的对话,但我能模糊地感知到它的‘状态’和‘倾向’——它倾向于‘净化’、‘修复’、‘维持平衡’。像是一个……温和的园丁。”
为了验证自己的感受,她再次闭上眼睛,集中精神。
片刻后,她抬起右手,掌心向上。
一点翠绿色的微光在她掌心亮起,迅速勾勒、延展,形成了一个完全由柔和能量构成的、巴掌大小的培养皿虚影。虚影内部,隐约可见一团如同液态翡翠般的菌落正在缓缓流淌,散发出令人心安的生机。
我们都被这景象吸引,屏息看着。
江小离目光扫过房间,最后落在窗台边。那里放着几盆用于伪装的绿植,其中一盆绿萝因为疏于照料和基地恶劣环境,靠近根部的几片叶子已经明显发黄、萎蔫,奄奄一息。
她心念一动。
一小团凝聚的、如同绿色萤火虫群般的荧光菌丝,从那能量虚影中轻盈地飘荡而出,在空中划过一道微光的轨迹,精准地落在绿萝发黄的叶片和根部土壤上。
菌丝接触到叶片和土壤的瞬间,如同水滴渗入海绵,迅速蔓延开来。它们不是破坏性的覆盖,而是形成了一层极其纤薄、几乎透明的绿色光膜,紧紧贴合在植物表面。
我们都能感觉到,一股温和而坚韧的生命能量,正通过那些菌丝,缓缓注入枯萎的植物。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
几分钟后,那层绿色的光膜渐渐变得黯淡,最终如同水汽般蒸发消失。
而原本发黄萎蔫的叶片,虽然还未完全恢复翠绿,但那刺眼的枯黄色已经褪去,转变成了一种充满希望的黄绿色,叶片也稍微挺立了一些,不再是那副垂死的模样。就连根部周围的土壤,看起来都仿佛多了几分活力。
“它消耗的是我的精神力,”江小离解释道,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证明这看似轻松的过程并不简单,“但效果……你们看到了。它真的可以引导微生物,调和失衡的状态。”
她看着那盆焕发一丝生机的绿萝,眼中闪烁着前所未有的光芒。那不仅仅是科学家验证猜想的兴奋,更是一种找到了自身定位的笃定。
“我好像……有点明白了。”她轻声说,像是在对我们说,也像是在对自己说,“我不再只是一个观察者和分析者。我可以是沟通者,利用它们不同的‘倾向’;也可以是调和者,引导它们修复被破坏的平衡。”
她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道路。
“哇哦,”苏媚绕着江小离走了一圈,上下打量,语气夸张,“所以你现在真成蘑菇公主了?能指挥它们干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