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掌柜转身从柜台下的木匣里摸出五两银子,往呼延庆手里塞:“这是你三年前留下的,当时给双王上坟,哪能让你破费?我们百姓感激呼延家还来不及呢。”
呼延庆连忙推回去:“掌柜的,这钱您务必收下。当年蒙您收留,已是大恩,哪能再让您垫钱?”
“你这孩子……”王掌柜看着他,眼里满是赞叹,“三年前你帮京城除了那几个恶霸,我们都记着呢。这纸钱,就当是全城百姓的一点心意。”
呼延庆却从包裹里又摸出二十两银子,放在柜台上:“掌柜的,这些钱您拿着,把铺子里所有的纸钱、鞭炮都给我装上。越多越好。”
王掌柜见他态度坚决,只好点头:“行,听你的。只是这么多东西,你们怎么运走?”
呼延庆看向孟强,后者拍着胸脯:“包在我身上!”说着转身往外走,没多久就把孟二愣拉到了后巷。
“老哥,你这驴车卖不卖?”孟强开门见山。
孟二愣愣了愣:“这车都旧了,驴也养了好几年,你要它干啥?”
“有用。”孟强直接摸出六十两银子,“够不够?”
孟二愣吓了一跳:“哪用得了这么多?四十两就顶天了!”
“拿着吧。”孟强把银子塞给他,“帮我们个忙,值这个价。”
孟二愣挠着头,不好意思地收下银子,赶着驴车进了后巷,自己则揣着银子乐呵呵地走了——他这辈子都没见过这么爽快的买主。
等孟强把驴车赶到后院,王掌柜已经让伙计搬来一捆捆纸钱、一挂挂鞭炮,还有香炉、烛台,堆了小半院。孟二愣不知啥时候又回来了,手里拎着个食盒,刚进门就撞见呼延庆和孟强、焦玉在擦兵器,顿时吓得一哆嗦,结结巴巴道:“你……你们这是……”
王掌柜赶紧把他拉到一边,低声道:“别喊!他们有急用。”
呼延庆抬头笑了笑:“孟老哥,多谢你送吃的来。正好我饿了,一起吃点?”
孟二愣这才缓过神,听说呼延庆就是当年那个勇闯京城的胡家后代,顿时竖起大拇指:“英雄!真是英雄!我刚才还琢磨着,你们烧纸总得有人赶车,我来帮你们吧!”
“不行。”呼延庆摇头,“这事太危险,不能连累你。”
“啥连累不连累的!”孟二愣梗着脖子,“庞文那老东西害了多少好人?我孟二愣虽然没本事,也想为胡家出点力!大不了就是一条命!”
呼延庆看着他眼里的真诚,心里一暖:“赶车我们自己来就行。只是烧完纸出城,还没找到稳妥的路。”
孟二愣眼睛一亮:“这你别愁!跟我来!”他拉着孟强就往外走,七拐八绕到了城根下,指着一处盖着石板的排水口,“这底下通着城外,栅栏是铁的,砍断两根就能钻出去。我带你们去看过,保证没人发现!”
孟强跟着他钻进排水口走了一截,记下路线,回来后说:“放心吧,路我记熟了。”
孟二愣还是不放心,磨磨蹭蹭不肯走,直到孟强再三保证“有事一定找你”,才一步三回头地离开了。
天黑后,王掌柜和三个少年开始往驴车上装东西。一捆捆黄纸堆得像小山,成挂的鞭炮用草绳捆着,还有十几个香炉、几箱蜡烛,把个小驴车塞得满满当当。
“当年我九岁来的时候,是三更天去的;三年前,也是三更。”呼延庆拍了拍车辕,“这次咱们四更天动身,等巡逻的官兵睡熟了再去,更稳妥些。”
王掌柜点了点头:“我在院里守着,到时辰叫你们。”
三人挤在后屋的小炕上,却谁也没真睡。孟强摩挲着腰间的短刀,焦玉数着手指算时辰,呼延庆则望着窗外的月光,心里一遍遍描摹着肉丘坟的模样——爷爷,爹,我来了。
更夫敲过三更梆子时,王掌柜轻轻推开门:“该动身了。”
呼延庆一骨碌爬起来,孟强和焦玉也跟着起身。三人借着月光往驴车上披了件蓑衣,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又检查了一遍兵器,才推着驴车往后门走。
王掌柜送他们到门口,往呼延庆手里塞了个热馒头:“路上小心。记住,烧完纸就走,别恋战。”
“嗯。”呼延庆点点头,深深看了他一眼,转身跳上驴车,甩了一鞭。
驴车“吱呀”着驶出小巷,融入京城沉沉的夜色里。街道上空无一人,只有灯笼在风里摇晃,映着三个少年坚毅的侧脸。离肉丘坟越近,空气似乎越沉,仿佛那三百零三口冤魂的气息,正顺着晚风飘来。
孟强压低声音:“大哥,前面好像有巡逻的。”
呼延庆勒住驴缰,示意焦玉:“去看看。”
焦玉像只狸猫似的蹿上墙头,片刻后回来:“没事,就两个兵卒,在打盹呢。”
三人对视一眼,悄悄绕过巡逻兵,继续往城外的乱葬岗走。月光透过树隙洒下来,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影子,像极了那些等待昭雪的冤魂。
驴车碾过碎石,发出轻微的声响,在这寂静的夜里,却格外清晰。呼延庆握紧了腰间的刀——还有半个时辰,就到四更天了。爷爷,爹,等着我。
喜欢五兄妹的人生经历和坎坷请大家收藏:(www.20xs.org)五兄妹的人生经历和坎坷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