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情室内雷鸣般的欢呼,如同投入深海的石子,激起的涟漪很快便被更深、更广的冰冷与死寂所吞噬。
一笔交易的成功,是一次精彩的点对点突围。
但对于一个被整个世界放逐的庞大帝国而言,这无异于汪洋中的一次呼吸,并不能改变溺水的命运。
警报声虽然停止了。
但那片代表着帝国全球版图的态势图,依旧是一片令人绝望的黑暗。
只有那一道连接着东方与中东的蓝色航线,如同一根在风暴中摇曳的蛛丝,脆弱而孤独。
“红旗稳定币已上线,全球白名单伙伴的内部通讯渠道,已经收到了我们的交易倡议。”林秋宜迅速从刚才的激动中恢复了绝对的冷静,开始汇报后续情况,“但响应者,寥寥无几。”
她调出了一组数据。
“在最初的三个小时里,除了中东方面完成的那笔交易,我们总共只收到了十七份小额交易的请求,总金额不到一百万HQC。大部分都来自于那些已经被逼到墙角,不得不依赖我们生存的小型发展中国家企业。”
“而那两万多家‘白名单’上的大部分企业,尤其是欧洲和亚洲的那些巨头,都选择了沉默。他们收到了倡议,但没有任何回应。”
赵东升的眉头紧锁:“他们在观望,在害怕。一笔交易的成功,并不能打消他们对我们整个体系能否存活下去的疑虑。”
他说得没错。
此时此刻,在旧世界的舆论场里,红旗集团早已被宣判了死刑。
华尔街,纽约。
在全球最大的金融新闻网络直播间里,一位头发花白的着名经济学家,正对着镜头,发表着他“专业”的分析,言语中充满了毫不掩饰的轻蔑。
“所谓的‘红旗稳定币’就是本世纪最大的金融笑话!”
“一个被踢出全球信用体系,现金流即将枯竭的公司,它发行的东西,能叫货币吗?”
“不!那叫废纸!或者用更时髦的词来说,那叫‘红旗购物券’!”
他的话,引来了演播室里一片哄堂大笑。
“红旗购物券”这个充满羞辱性的词汇,在瞬间通过电波传遍了世界。
伦敦金融城,《金融时报》的头版标题是——【巨人的自杀:红旗帝国正在被自己的产能活活撑死】。
文章犀利地指出,何维加速生产的命令,是其在巨大压力下做出的非理性决策,红旗集团的内部崩溃,已经进入了倒计时。
东京,亚洲金融中心,分析师们则更为谨慎,但也同样不看好。
“以实体资产为锚?听起来很美好。但问题是,那些堆积在仓库里的汽车和手机,如果无法被交易、无法被流通,它们的价值就是零!一个以零为锚的货币,它的价值,同样是零!”
全世界的金融精英和媒体,达成了一个惊人的一致:红旗集团正在上演一出末路狂欢。
而那个所谓的红旗稳定币,不过是它在沉没前,吐出的最后一个、充满了绝望气味的泡沫。
这些声音,通过情报分析部门,源源不断地汇入红旗集团的战情室。
室内的空气,再次变得压抑。
那些刚刚被点燃的希望火苗,仿佛被一盆盆冰冷的现实之水,无情地浇灌。
“他们说的,有一定的道理。”
一位负责集团资产评估的财务专家,艰难地开口,“价值,来源于共识。现在,全世界的共识,就是我们即将灭亡。在这样的共识下,红旗稳定币很难获得真正的信任。”
信任。
这才是最核心,也是最致命的问题。
一个新生的货币,如果没有人相信它,那它与孩童的游戏币,没有任何区别。
就在所有人都感到一筹莫展之际,何维却缓缓地鼓了鼓掌。
“说得很好。”
他平静的反应,让所有人都愣住了。
“他们终于抓到问题的关键了——信任。”何维的目光扫过众人,“但他们搞错了一件事。”
“我们需要的,从来就不是他们的信任。”
“华尔街的银行家,伦敦的交易员,东京的分析师……他们是什么洞穴?”
“他们是旧世界的寄生虫!
“是靠着操纵‘信任’这种虚无缥缈的东西,来吸食实体经济血液的吸血鬼!”
“我们为什么要得到一群吸血鬼的认可?”
“我们的产品,是卖给他们的吗?”
“我们的未来,是要由他们来定义的吗?”
一连串的反问,振聋发聩。
“我们的信任,来源于我们的工厂,来源于我们的工程师,来源于全世界亿万需要我们的产品来改善生活的普通人!”
“他们想用舆论来绞杀我们,用‘共识’来给我们判死刑。”
“那我们就绕开他们,直接去和这个世界,建立一个全新的共识!”
何维走到指挥台前,启动了最高级别的全球广播协议。
“命令‘天网’系统,切换至全球直播模式。”
“命令所有技术部门,搭建一个前所未有的AR增强现实交互界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