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小满刚把公园长期养护规划的最后一页打印出来,就被张主任的夺命连环call催到了公园——电话里张主任的声音带着哭腔:小满女士!不好了!月季园彻底沦陷了!蚜虫跟开派对似的,密密麻麻爬满了叶子,有的月季都被啃得只剩杆了!游客都在拍视频发网上,说我们公园虐待植物,再不来救场,我就要被撤职了!
来了来了!林小满挂了电话,抓起帆布包就往外冲,李婷、刘宇和陈阳紧随其后。帆布包里的多肉在颠簸中尖叫:慢点!我的叶片都要被甩出去了!蚜虫有那么可怕吗?难道比张胖子的脚还吓人?
比那吓人一百倍!林小满一边跑一边吐槽,上次荷花被污染是水淹七军,这次月季被蚜虫咬是虫噬全军,公园这是要把生态问题挨个体验一遍啊!
刚冲进月季园,林小满就被眼前的景象惊得倒吸一口凉气——满园的月季一片狼藉,原本翠绿的叶片被咬得千疮百孔,像镂空的蕾丝边,有的甚至被啃得只剩叶脉;娇艳的花朵蔫蔫地耷拉着,花瓣上爬满了密密麻麻的蚜虫,黑的、绿的、黄的,看得人密集恐惧症都要犯了;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植物汁液味,混合着蚜虫分泌物的黏腻气息,让人浑身难受。
耳边瞬间被月季们的哀嚎声淹没,比菜市场杀价还热闹:
疼死我了!这些蚜虫就是吸血鬼!一天到晚趴在我叶子上吸汁液,我的叶子都快被吸瘪了!
我的花瓣啊!刚开一半就被蚜虫啃了,丑得我都不想见人了!
打农药啊!快打农药把这些虫子杀死,我宁愿被农药熏晕,也不想被蚜虫活活咬死!
别打农药!上次打农药把蜜蜂都毒死了,我的花粉都没人传了,现在还没结种子呢!
林小满脚步一顿,心里暗自庆幸:还好我能听懂这些内部矛盾,不然光听张主任说打农药没用,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平衡。她表面上保持专业,对着一脸焦急的张主任说:张主任,先别慌,我们先排查蚜虫的种类和密度,再制定针对性方案。
李婷举着相机拍特写,一边拍一边吐槽:我的天!这蚜虫也太多了,跟铺了层彩色地毯似的!你看这叶子,被咬得跟蕾丝裙似的,游客吐槽虐待植物真不冤!
刘宇拿出放大镜和计数器,蹲在一株月季旁统计:主要是棉蚜和桃蚜,密度高达每片叶50只以上,已经达到严重危害级别!这些蚜虫繁殖速度太快,一周就能繁殖一代,难怪打农药没用,刚杀死一批,新的又孵化出来了。
陈阳推了推眼镜,观察着月季的生长状态:而且长期打农药让蚜虫产生了抗药性,现在农药不仅杀不死蚜虫,还破坏了生态平衡,杀死了瓢虫、草蛉等蚜虫的天敌,导致蚜虫泛滥成灾。
林小满凑近一株被咬得最惨的月季,耳边传来它带着哭腔的抱怨:……就是!以前公园里有很多瓢虫,它们每天都来帮我吃蚜虫,可自从打了农药,瓢虫都被毒死了,蚜虫才敢这么嚣张!现在它们不仅吸我汁液,还在我叶子上产卵,我的叶子都快变成蚜虫幼儿园了!
月季姐姐,你别急!林小满在心里安抚,表面上对着团队说,现在不能再用化学防治了,必须用生物防治,引入蚜虫的天敌——瓢虫和草蛉,建立生态平衡,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瓢虫?草蛉?张主任一脸疑惑,这些虫子真能管用吗?我们以前也试过放几只瓢虫,可根本起不了作用啊!
那是因为数量不够,而且没有吸引它们留下来的蜜源植物,陈阳解释道,一只瓢虫成虫一天能吃100-200只蚜虫,幼虫一天能吃50-100只,只要投放足够数量的瓢虫和草蛉,再种植蜜源植物让它们繁殖定居,不出两周,蚜虫就能被控制住。
林小满心里暗赞陈阳专业,正好和月季的完美契合。她补充道:我们还可以在月季园周围挂黄板,利用蚜虫的趋黄性诱杀一部分成虫,减少蚜虫数量,再配合瓢虫和草蛉的生物防治,双管齐下,效果会更好。
张主任像抓住救命稻草似的:太好了!你们赶紧安排,需要什么我们都全力配合!不管是买瓢虫还是种蜜源植物,多少钱都没问题,只要能把蚜虫消灭掉,保住月季园!
正说着,一位养护工人匆匆跑过来:张主任,又有游客投诉了,说我们公园不重视植物养护,还说要向文旅局举报我们!
知道了知道了!张主任摆摆手,你先去跟游客解释,说我们已经请了专业的生态顾问,正在制定方案,很快就能解决蚜虫问题。
林小满看着围观的游客越来越多,有的在拍照吐槽,有的在议论纷纷,心里暗暗着急:必须尽快行动,不然公园的口碑就要彻底砸了。她对着团队说:李婷,你负责联系供应商,购买足量的瓢虫幼虫和草蛉卵;刘宇,你负责采购黄板和蜜源植物种子;陈阳,你负责制定投放方案和种植规划;我跟张主任沟通,安排工人配合我们。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