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花草地图的红色预警跟炸了锅似的弹个不停,林小满盯着屏幕上迎宾大道紫荆花——健康等级D级(极度危险)的标注,手里的油条都忘了啃——市民上报的照片里,原本该紫花满枝的紫荆花,枝条歪歪扭扭像打了败仗的逃兵,叶片被啃得坑坑洼洼像件破烂的乞丐装,根部被厚厚的水泥封得严严实实,只露出一小圈泥土,看着就憋屈。
救紫荆去!这可是迎宾大道的门面担当,外地游客一来先瞅见它,现在被造得跟没人管的野草似的,太丢城市脸了!林小满抓起帆布包就往外冲,李婷举着相机边跑边喊:水泥封根+蚜虫泛滥,双重暴击啊!这素材够拍一整部植物受难记
帆布包里的多肉被晃得直哼哼,用只有两人能听到的声音吐槽:紫荆花有啥稀罕的?花又小又密,不如木槿好看,不如石榴能结果!小满,我也要当门面担当,以后我站在路口,比它吸睛多了!
你先长到一米高再说吧!林小满用意念怼回去,这排紫荆花是十年前种的,迎宾大道的标志性绿植,现在根被水泥封死,吸不了水和养分,还被蚜虫啃,再救不活,整条街的颜值都得掉档!
刚冲到迎宾大道中段,一阵带着火气的怒骂声就飘进耳朵,泼辣得像菜市场讨价还价的大妈:……缺德玩意儿!把我根封得严严实实,想憋死我啊?还有这些蚜虫小流氓,趁我难受就来欺负我,叶子啃得稀巴烂,花也开不了,我跟你们没完!
林小满循着声音望去,瞬间被眼前的景象惊得后退半步——一排十几棵紫荆花,棵棵惨不忍睹:根部被厚厚的水泥围着,只留下直径不足20厘米的小土圈,水泥边缘还往外渗着油污似的黑水;枝条上的叶片坑坑洼洼,有的被啃得只剩叶脉,有的发黄卷曲,背面爬满密密麻麻的蚜虫,黑的绿的挤在一起,像铺了层彩色芝麻;本该开满枝头的紫荆花,只零星开了几朵,花瓣上还沾着蚜虫分泌物,黏糊糊的没一点精神。
我的天!这水泥封根也太狠了,跟给树根穿了双铁鞋似的!李婷举着相机拍特写,一边拍一边吐槽,还有这蚜虫,密度比月季园那波还夸张,紫荆花直接被啃成乞丐装,太惨了!
刘宇蹲在树根旁,用工具敲了敲水泥,又拿出土壤检测仪:水泥硬化层厚度5厘米,完全阻断根系呼吸和水分渗透;土壤湿度12%,极度干旱,养分含量极低;蚜虫密度每片叶70只以上,主要是棉蚜和桃蚜,叶片受害率90%,枝条新梢枯死率30%。
陈阳在笔记本上飞速记录:紫荆花,健康等级D级(极度危险),问题:根部水泥封闭(根系窒息)、蚜虫灾、土壤极度干旱贫瘠、新梢枯死,位置:迎宾大道中段(市图书馆至汽车站路段)。
林小满凑近一棵紫荆花,指尖轻轻碰了碰被水泥封死的根部,耳边传来紫荆花更泼辣的吐槽:……上个月市政修路,施工队图方便,直接把水泥浇到我根旁边,把大部分根都封死了!我渴得要死,吸不到水和养分,树势一弱,这些蚜虫就闻着味儿来了,天天吸我汁液,啃我叶子,我想长新梢都长不出来,花骨朵刚冒头就蔫了,真是倒了八辈子霉!
难怪叶片这么干,水泥不仅挡水,还挡养分,林小满指着水泥层说,得先凿开水泥,给根系透气透水,再用生物防治对付蚜虫,不然光杀蚜虫,根吸不上水,还是活不成。
帆布包里的多肉探出头,瞥了眼爬满蚜虫的叶片,又看了看硬邦邦的水泥,赶紧缩回去:太可怕了!水泥比红蜘蛛还狠,直接断粮断水!蚜虫也比以前的都嚣张,密密麻麻的像赶集!小满,咱们快走吧,别被水泥绊倒,也别被蚜虫爬到身上!
放心,你跟着我,水泥绊不到你,蚜虫也不啃多肉,林小满用意念安抚它,市政和园艺专家马上就到,很快就能给紫荆花,赶跑蚜虫。
老兰花慢悠悠的声音在意识里响起:紫荆花说水泥封得深,得小心凿,别伤到主根。你问问它,根系最密集的地方在哪里,凿的时候避开。
林小满点点头,假装观察水泥层缝隙,心里问:紫荆大姐,你根系最密集的地方是东边还是西边?我们凿水泥的时候避开,别伤着你。
西边!西边根最多!紫荆花的声音带着急切,东边是主根,也别太用力凿!这些施工队真是瞎搞,把我根圈得跟监狱似的,我现在连弯腰都费劲,更别说开花了!
林小满立刻对赶来的市政施工队队长说:王队长,西边和东边是根系密集区,凿的时候轻一点,用小型冲击钻,别伤到主根和侧根,先凿开一圈,让根系透气,再慢慢扩大范围。
没问题!王队长一脸愧疚,是我们施工时考虑不周,没注意保护树木,现在一定全力补救!
正说着,一位开小卖部的大叔拎着水壶跑过来,对着紫荆花浇了点水:小姑娘,你们可算来了!这紫荆花渴得厉害,我每天都来给它们浇点水,可水泥封得太严,水根本渗不进去,蚜虫也越来越多,我看着着急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