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过周济民送来的早饭,又坐上周济民拦的黄包车,车钱一块也是他给的。
“妈,我下午带着桃桃去看看你们。”
“行,你赶紧回去工作。”
等他们赶回码头,也才八点不到。
看到他们回来,孙美芳赶紧说:“春娇姐,昨晚上跟今早,吃饭的功夫,已经跟周围人都说了,好多人都好奇呢,咱们几点开始?”
“有人来就随时开始啊。”尹春娇道:“人不多,进来多逛逛也可以,人多的时候咱们再分流。”
孙美芳应了一声,去外面说了一声,保卫科的几个小伙子就喊了起来。
不一会儿,同样在码头这边休息的货船船主,早起已经回来的渔船上的人,以及早上来江边想买点新鲜江鲜的市民们,听说了后都好奇的上船来看。
等他们听说电风扇不要票,一台也就比百货大楼里卖的贵三十块钱后,大家纷纷不觉得贵。
毕竟要是弄一张电风扇票,花的钱就能再买一台电风扇了,现在不要票就贵三十块,算什么贵。
不过现在很少有人出门口袋里带一百多块。
有机灵的,赶紧掉头回去拿钱。
还有更机灵的渔民,直接去跟其他熟悉的渔民借。
于是,第一台电风扇就这么卖出去了。
看着对方就这么把电风扇买走了,之前还有些犹豫的人就有些动心了。
虽然已经九月了,但秋老虎可不是开玩笑的。
有电风扇,今年的秋老虎就不会那么难熬了。
于是,第一批上船的人,基本都折返回去凑钱来买电风扇了。
很快就有第二波上船了。
得知不要票,又买不起电风扇的,就开始买布。
不要布票的布,虽然是有点瑕疵的,但比百货大楼里也要贵百分之十。
趁着很多商品都还要票的时候,他们这些不要票的商品,适当贵一点,大部分人还是能接受的。
要知道现在很多人是有钱没票,想买都买不到。
于是布匹也开始大卖了。
尹春娇那边的衣服无人问津。
对此尹春娇一点也不觉得奇怪,因为现在来的都是一些上了年纪的人,他们买东西就两个原则,一个是实惠,第二个就是必需品。
只要不实惠或者不是必需品的,基本不会消费。
所以尹春娇让江燕在这边看着,其他人都过去帮忙卖布,毕竟还要丈量。
丈量完后随手用剪刀在上面剪一个口子,然后后面的人就用力一撕,那刺啦一声,很是解压。
然后打包,问一声:“七尺五的布是谁的。”
立刻有人说:“我的我的。”
“来这边付钱。”
这样的流程一直快到十点的时候才结束。
十点刚过,好多人来买电风扇。
电风扇现在对于一个普通家庭来说,那也是很大的大件了。
所以基本都是夫妻俩来,或者带着父母来。
人太多,这个时候就要限流了。
保卫科的小伙子们拦住不让进,确实有不少人着急想发火。
小伙子们耐心解释:“人太多,容易出事,咱们这毕竟是船,大家相互体谅点。再一个,你们都是带着钱来买东西的,人多,你挤我,我挤你,万一钱丢了算谁的?”
这话一出,刚才还有些急躁的众人这才安静下来。
“大家放心,电风扇我们有,你们第一批的,肯定能买到的。”
说着还拿出一大包瓜子,一人给了一把。
大家见状,顶着烈日晒是晒了点,但人家说的也有道理。
等一批人走后,保卫科的小伙子们一边放人进去,一遍喊:“现在人多,大家只有五分钟的时间,要抓紧,不要把时间浪费了啊。”
这些人因为前面的等待,又在等待的过程中被几个小伙子灌输了时间紧张的概念后,一进入船舱,立刻直奔目的地去了。
快速买好电风扇,看到还有布,老娘们就走不动道了,一边看一边挑选。
然后就听到有人喊:“还有两分钟就要离舱了,要买什么的抓紧时间了。”
这话一喊,莫名就给人一种时间紧张,错过就买不到的感觉。
于是随手拽了一匹布:“这个给我来个八尺的……”
“我也要,我要一丈。”
正在买东西的人并不会因为时间到了就被请出去,请出去是那些不买的。
就这样,一个上午,就卖掉了五十台电风扇。
估计下午还有人要来,不少人都决定回去通知有需要的左邻右舍。
一直快到十二点,人才渐渐散去。
一个上午就给大家说的嗓子有点发紧。
尹春娇带着几个人盘货物,会计算钱,剩下的去做饭。
饭都在码头外面做,不然味道弄到布料衣服上就不好了。
中午吃的是鱼,江边新鲜买的。
自从分田到户后,允许老百姓卖自己家里的一些农产品,所以不少卖菜的农户也来江边卖菜。
早上孙美芳就买了不少。
快一点,众人才把中午饭吃到嘴里。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