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先用棍子,把周围的草都打了一遍。
如今回暖,这种杂草多的地方很容易藏着蛇。
确定没了危险,才带着两个孩子来摘茶。
仨个人还形成了合作链,阿勉蹲在那摘最下面的,欣兰摘中间的,聂荣钦摘最上面的。
这个茶叶都长得有一米多高了。这是没人修理的缘故。
聂荣钦打算回头问问看能不能修剪,要是能的话,还是修剪一下产量更高。
阿勉还太小,现在活泼的很,没什么耐心,摘了会儿就不耐烦的到处玩儿了。
聂荣钦就让欣兰看着点,欣兰捡起地上的茶籽问他是什么,一会儿又揪了一把草来问他。
阿勉也跟着学。
聂荣钦认识的就科普一下,不认识的也就说不认识,让他们带一株下去问村民。
一直到日头升得老高才全部摘完,过几天还会有,回头让方桃来摘,不然也老了,可惜了。
茶叶就是摘了一茬又长一茬的,不摘就养老了。
下山的时候开始挖野菜。
蒲公英,芥菜,马兰头,车前草,马齿苋。
他也就认识这些,除了马兰头是掐的,其他都是连根挖的,不洗,明天回去还能保持新鲜。
嫩的车前草也是能吃的。
回到家的时候,方桃家午饭也刚做好。
今晚就不打算再打扰了,打算去镇上住一晚,明早早点坐车回去。
结果听方桃说去上山有些地方笋子出来了。
欣兰就不肯走了,要去挖笋,阿勉现在很听小姑姑的,小姑姑要干嘛他都要跟着。
习惯了那么多人,一下子都走了,小小的阿勉就觉得小姑姑是他最熟悉的人。
于是下午又挖了不少毛竹笋。
晚上方桃帮着他把茶叶炒了,那些毛竹笋,把老的都给削掉了,就这样还剩下大几十斤。
这些笋,欣兰是一个也不舍得丢,于是聂荣钦就只能在方桃的帮助下,把笋放在两个蛇皮袋里。
再加上方桃帮他买的一些土鸡蛋,还有莴笋跟菜薹这些菜,装了两蛇皮袋。
方桃笑着挑起来试了下,说最少得有七八十斤,问他挑不挑得动。
那挑不动也要说挑得动啊。
于是第二天方桃拉板车给他们送到镇上坐车的,等到了县城下车后,聂荣钦让欣兰牵着阿勉提着一篮子的鸡蛋走前面,但不要走太快,间隔一米距离就行。
他走在后面咬着牙挑着七八十斤的东西。没走几步肩膀就疼得不行。
但没办法,这是女儿跟孙子们喜欢的,咬着牙也要送回去。
而且都是新鲜东西,回去也能给其他人分一点。
这就是爱的代价。
这头,尹春娇还能在家住两晚。
所以等周济怀上学去了后,尹春娇又回去了,把家里打扫了一下。
以前周乔在的时候,家里始终都是干干净净的,现在家里就变得乱糟糟的,甚至有些脏了。
等晚上得让老三学会爱干净,收拾家,她肯定是不会收拾的。
她也不爱收拾,小的时候家里有妈妈姐姐收拾,出来工作,出租屋收不收拾都那样,只要不脏,乱随便乱。
她始终认为乱跟脏不是一个概念。
后来成为区域经理,很忙,也没时间收拾。
再后来有钱了,就直接请保姆一个星期来收拾两次,她不爱住家保姆,感觉自己的领地被其他人入侵了。
这种来搞好卫生就走的适合她。
所以现在她也不会收拾,收拾了也跟没收拾没多大区别。
老三得学会,毕竟不出意外的话,他们还要一起生活很多年。
不出意外的话,等老三大学毕业后成家,他们还是要一起住的,直到她退休。
等她退休后,一年里家里住一段时间,干休所住一段时间,老家住一段时间。
把家里收拾了下,桌上窗户上的灰扫了扫,菜地里的菜,鸡窝里的鸡都照顾了一遍。
如此在家住了两天,第三天一大早就离开了。
坐车跟魏来去了省城。
这次她没有提出要回聂荣钦那边的家。
一行人先去跟付祥碰头,得知黟县那边的点有人盯着,暂时没打草惊蛇。
“那边就是她儿子的家。”付祥说:“应该是让你去看看她儿子的。我们趁着他们家里人出去干农活的时候,派人潜入进去,并没有发现什么有用的消息,家里看着也穷得很。
我们也问了当地的大队干部,都说刘大妹已经死了,对了,他那个男人前几年也没了,现在就是她儿子一家五口。”
尹春娇点点头,她觉得刘大妹不可能放过那一家四个男人的。
所以那家老大怎么死的尹春娇也没问,问也问不出来。都几年了什么线索都没了:“所以现在还是要从刘大妹这里出发。”
付祥点头:“不过你提供的这个杨五福的这条线也非常不错,人已经在监视中了,那个彪哥也在我们的监视中了,现在这条线上越来越多的人暴露出来,你做得非常好。”
付祥肯定了一句后问:“杨五福没怀疑你吧?”
“应该没有。”尹春娇说:“我特意让他晚上来的,点的煤油灯,光线暗淡,又说了我胃穿孔有个什么菌感染,就给人吓得根本不敢多留了,饭菜都没敢多吃,哈哈。”
付祥也跟着笑了笑,这样临阵不乱,脑子灵活,能快速反应的人,是非常适合他们公安部门。
付祥又道:“至于你说得那个国际线,我们跟彩云省那边也说了下。我们在前线还在跟南猴子打着呢,虽然大规模的战役没有,但小规模的一直不断,彩云那边的边境线,我们也盯得很紧。”
包括大熊那边,都有部队陈列在边境线,防止大熊搞偷袭。
所以别看只是在跟南猴子打,但需要防守的边境线很长,这些年部队都一直是一级战备中。
这些战士们一直在奉献,没有求任何回报,是我们最值得敬佩的人。
尹春娇听着付祥说前线,不由想起老大,接着又想到后来网络上小说里宣扬的极端利己主义,到处骂人圣母圣父,以及动不动乐山大佛给你坐的那些人。
这些人开始可能是在资本的雇佣下,刻意扩大放大一些付出没有回报的负面影响。
日积月累下,很多三观还没有坚定的年轻人就被带偏了,开启了他们的极端享乐的利己主义道理。
喜欢恶婆婆重生:从街道办到省委大院请大家收藏:(www.20xs.org)恶婆婆重生:从街道办到省委大院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