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风坐在昏黄的台灯下,交易日志摊开在面前。那些密密麻麻的数字和图表,此刻在他眼中渐渐模糊,幻化成一张巨大而精密的心电图——记录的不是心跳,而是他两年来在股海沉浮中,情绪如何如癌细胞般悄然滋生、扩散,最终几乎将他的交易生命彻底吞噬的全过程。
这不再是简单的盈亏记录,而是一份关于心智如何沦陷的病理报告。他要点亮手术灯,亲手剖开自己的交易灵魂,看清那个名为“情绪”的隐形杀手,是如何一步步完成这场精心策划的“完美谋杀”。
第一阶段:甜蜜的毒药 - 过度自信的种子
一切的崩塌,始于一个过于美好的错觉。
在投入实盘之前,韩风经历了两年近乎苦行僧般的修炼。他熟读经典,复盘无数,模拟盘的成绩单堪称完美。这种充分的准备,本该是稳健的基石,却在他心中催生出了致命的“全知幻觉”——他相信自己已经掌握了市场的密码。
首战江铜股份那惊心动魄的七十二小时,本应是最响亮的警钟。 他第一次体验到真钱的重量,经历了从恐惧到贪婪的完整循环。但因为运气站在了他这边,最终盈利出场。正是这次“成功”,将警惕的钟声扭曲成了胜利的号角。他内心那个微弱的声音——“这次是运气”——被“我战胜了市场”的狂妄呐喊彻底淹没。
“小盈即安”的窃喜,是情绪投下的第一剂慢性毒药。 他过早卖出了牛股,却因为“赚了钱”而感到满足。这种对结果的错误奖赏,在他潜意识里埋下了一个危险的认知:盈利可以正当化任何有缺陷的决策过程。
此时的韩风,已经站在了悬崖边缘,却以为自己登上了顶峰。情绪的癌细胞,完成了第一次成功的分裂。
第二阶段:第一道裂痕 - 恐惧的原始创伤
如果市场持续奖励他的错误,他可能会在膨胀中更快地毁灭。但市场是位公平的刽子手,很快送来了第一剂真正的解药——只是这解药,苦涩得难以下咽。
“迅捷科技”的第一次真实止损,像一把冰冷的手术刀,划开了他过度自信的脓包。 那一刻,他感受到的远不止是金钱的损失,更是一种尊严被践踏、自我价值被否定的剧痛。恐惧,这个他以为可以通过知识来驯服的野兽,第一次露出了狰狞的獠牙。
他执行了止损,但这并非纪律的胜利,而是对更深度疼痛的逃避。这次创伤,在他的心理防线上凿开了第一道裂痕。从此,“止损”在他的潜意识里,不再与“风险控制”挂钩,而是与“失败”、“痛苦”紧密相连。
裂痕一旦产生,就成为情绪入侵的最佳通道。
第三阶段:精密的自我欺骗 - 侥幸的全面掌权
为了逃避止损带来的痛苦,他的心智启动了一套精密的防御机制——侥幸心理。这套机制如此完善,以至于他完全意识不到自己正在自我欺骗。
在“融创中国”和“江特电机”的深渊里,这套机制运行到了极致。 当股价破位,系统亮起红灯时,他的大脑不再思考“如何按规则离场”,而是疯狂地搜寻“可以不离场的理由”:
· 选择性注意: 只捕捉任何可能被解读为利好的碎片信息,对铺天盖地的风险信号视而不见。
· 合理化: “这可是行业龙头”、“资源为王的故事不会错”,用宏大的叙事掩盖当下的危机。
· 赌徒谬误: “已经跌了这么多,该反弹了”,用概率的错觉安慰自己。
· 向下摊平: 这是侥幸心理最具破坏性的行为外显。他用“降低成本”这个看似理性的词汇,完美包装了“拒绝认错”的非理性内核。每一次加仓,都是对错误的加倍下注,是将自己更紧地绑在沉船上的铁链。
在这个过程中,他的交易日志变成了“自我辩护录”,而不是“客观记录册”。情绪,已经成功劫持了他的认知系统,让他活在自己编织的谎言世界里。
第四阶段:理性的全面崩坏 - 愤怒的疯狂反扑
当侥幸心理构建的沙堡被现实的浪潮冲垮(融创、江特的巨亏),之前所有被压抑的恐惧、羞耻和挫败感,并没有消失,而是在黑暗中发酵,最终转化成一种更具毁灭性的情绪——愤怒。
这是一种复杂的、指向一切的愤怒:
· 对市场的愤怒: “凭什么这样对我?!”
· 对自己的愤怒: “我怎么如此愚蠢?!”
· 一种无处宣泄、最终指向自身的暴怒。
“报复性交易”是这种愤怒的典型产物。 在山西汾酒恐慌割肉后,他甚至没有喘息,就全仓杀入中科信息。这根本不是交易,这是一次情绪的反扑,是一场为了挽回尊严而进行的、歇斯底里的赌博。他不再关心逻辑,不关心风险,他只想“赢”,用一次暴利来证明自己“没错”,来烫平内心的屈辱。
紧接着,是更幼稚的 “与市场赌气” 。在华立科技上,他的心态退化到孩童状态:“我就不信你不涨!”此时的他已经完全被情绪奴役,用撒泼打滚的方式来应对不如意的现实。理性彻底退位,情绪完全主宰了操作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