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语音60秒] 回来奶奶给你包荠菜鲜肉大馄饨!外面吃不到这个味儿!」
清绾看着满屏的召唤和诱惑,又看看手机置顶聊天里武朝阳发来的消息:「五一宿舍留守,赶个课程设计。假期人太多,你好好陪家人。」她指尖在键盘上停顿片刻,心里那点小小的挣扎被家人的热情和武朝阳的体谅瞬间抚平。她笑着在家庭群回复:「遵命!领导们!五一准时回家报到!基围虾留好!荠菜馄饨等我!」
于是,五一小长假的第一天清晨,清绾家那辆熟悉的SUV就载着一家三口,汇入了北京出城方向略显拥堵的车流。清绾坐在副驾,看着窗外熟悉的街景飞速倒退,点开了腾讯会议。
“出发啦?”武朝阳的脸出现在屏幕里,背景是安静的宿舍,他正坐在书桌前,面前摊着本厚重的专业书,旁边还放着啃了一半的面包。
“嗯,在路上了,有点堵。”清绾把摄像头对准窗外缓慢移动的车流和高楼,“我爸开车,我妈在后座刷剧。”
“叔叔阿姨好!”武朝阳对着镜头笑着打招呼。
清绾妈妈在后座探过头来,热情回应:“哎,朝阳好!五一没回家啊?”
“没呢阿姨,在学校赶点作业。”武朝阳回答。
“年轻人用功是好事!但也别太累着!”清绾爸爸一边开车一边插话。
“知道啦叔叔。”武朝阳笑着应下。
“你看人家朝阳多踏实!”清绾妈妈不忘“教育”女儿,“哪像你,回家就知道吃!”
清绾对着镜头做了个鬼脸,引来屏幕里武朝阳一阵低笑。
车程不算短,但有了会议连通,时间仿佛过得很快。清绾和武朝阳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分享着路边的风景(北京郊区开始出现大片绿油油的农田和果园),吐槽着导航提示的拥堵路段。清绾妈妈偶尔插话问问武朝阳学业,清绾爸爸则分享着驾驶心得(“这车油门反应还是不错的”)。小小的车厢里,混合着家人的闲聊、导航的电子音和屏幕那头宿舍的安静,构成一幅奇异的、跨越空间的家庭出行图。
终于抵达位于京郊的爷爷奶奶家。熟悉的红砖小院,门口的石榴树已经抽出了嫩绿的新叶。车刚停稳,爷爷奶奶已经闻声迎了出来。
“哎哟!我的大孙女!可算回来了!”奶奶一把抱住清绾,笑得满脸褶子都舒展开。
“爷爷!奶奶!”清绾亲热地叫着。
“朝阳呢?朝阳来了没?”爷爷朝车里张望。
清绾赶紧把手机屏幕转向老人:“这儿呢爷爷!视频呢!”
“爷爷好!奶奶好!”武朝阳在屏幕那边笑着挥手。
“好好好!”爷爷乐呵呵地凑近屏幕,“小伙子精神!在学校挺好的吧?”
“挺好的爷爷!您和奶奶身体都硬朗吧?”武朝阳声音清朗。
“硬朗!硬朗着呢!”奶奶也凑过来,对着屏幕絮叨,“绾绾回来,奶奶高兴!今天给你们包大馄饨!荠菜馅儿的,鲜着呢!”
“奶奶,您偏心,就想着绾绾吃好吃的。”武朝阳故意“抱怨”。
“哈哈哈!下次你来,奶奶给你包三鲜的!管够!”奶奶笑得合不拢嘴。
清绾把手机架在客厅电视柜上一个显眼的位置,摄像头刚好能覆盖到热闹的餐厅一角。接下来的家宴,武朝阳就成了“云嘉宾”。
午饭是地道的京郊家宴,满满当当摆了一桌子。奶奶的拿手荠菜鲜肉大馄饨皮薄馅大,汤头清澈飘着葱花虾皮;老爸买的基围虾果然活蹦乱跳,白灼后蘸着姜醋汁,鲜甜弹牙;爷爷炖的红烧肉油亮酱红,肥而不腻;老妈炒的时蔬翠绿鲜嫩;还有爷爷自己腌的酱黄瓜,爽脆可口……奶奶一个劲儿地给清绾夹菜:“多吃点!看你瘦的!在外面肯定没好好吃饭!”清绾一边笑着应承“够了够了”,一边时不时地把镜头转向桌上的菜:“看,奶奶的馄饨,爷爷的红烧肉,馋不馋?”
屏幕里的武朝阳配合地做出夸张的垂涎表情:“太馋了!奶奶爷爷这手艺绝了!隔着屏幕都闻到香了!”
逗得爷爷奶奶哈哈大笑,一个劲儿地说:“下次来!下次来尝尝!”
清绾妈妈夹起一个饱满的馄饨,特意在镜头前晃了晃:“朝阳,阿姨给你‘云投喂’一个!”
“谢谢阿姨!收到了!精神上已经吃饱了!”武朝阳笑着“配合”。
一顿饭吃得其乐融融,欢声笑语不断。小小的屏幕仿佛一个无形的窗口,将京郊小院的烟火气和温暖,传递给了洛阳那间安静的宿舍。武朝阳看着屏幕上那满桌的家常美味,听着清绾和家人其乐融融的谈笑,看着清绾被奶奶塞得鼓鼓的脸颊和嗔怪又幸福的笑容,心里也被一种暖融融的、踏实的情绪填满。虽然隔着距离,但这份被纳入她家庭氛围的感觉,异常珍贵。
假期第二天,清绾又被爸妈拉着参加了一场家庭老友聚会。地点定在郊区一个环境不错的农家院。院子很大,有鱼塘,有菜地,还有秋千和吊床。来的都是爸妈几十年的老友,带着各自的家人,大大小小十几口人,热闹非凡。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