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号舰桥,主屏幕上的星图一片令人不安的空白,只有零星几个代表稀疏尘埃云或微小引力异常的点缀其间,如同散落在黑色天鹅绒上的几粒灰尘。常规探测手段在这里仿佛失灵,反馈回来的数据充斥着矛盾与异常。
“环境读数确认:背景辐射水平低于理论最小值3个数量级,能量活性近乎归零……这不符合热力学定律!”一名科学家看着数据,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颤抖。
“物质扫描结果……舰长,我们扫描范围内的平均物质密度,只有已知宇宙平均值的百万分之一……而且,发现的少数固态物质样本,其原子结构……呈现出非自然的、高度统一的晶格排列,仿佛被某种力量……‘格式化’过。”另一名负责物质分析的学者脸色苍白。
星岚凝视着空间波动传感器上传来的图像,那上面布满了细微却狰狞的“皱纹”和“疤痕”:“空间结构极其脆弱,存在大量未愈合的微观裂缝和引力涡流。在这里进行超光速航行,风险极高。”
这片被命名为“摇篮残骸区”的空域,带给所有人的第一感觉,并非混乱的毁灭,而是一种令人毛骨悚然的、彻底的“无”。仿佛有一只无形巨手,将这里的一切物质、能量,甚至“存在”的痕迹,都细致地抹去、抚平,只留下这片接近绝对虚无的、冰冷的死寂。连星光穿越这片区域时,都似乎变得黯淡了几分。
舰队以最低速度,如同在雷区中行走般小心翼翼地向信号源头推进。每一次微小的空间跳跃都需要星岚亲自校准,避开那些不稳定的空间褶皱。
“信号强度在缓慢提升,来源方位已锁定,但……它似乎在移动,轨迹非常诡异,像是在某种非惯性系中。”零报告着最新的追踪结果,他的计算核心全速运转,试图解析那异常的运动轨迹。
“是自然现象?还是……活物?”凌风手按在剑柄上,眼神锐利。
“不像自然现象。运动模式带有明确的目的性和规避性,虽然极其微弱。”零回答。
经过数日提心吊胆的航行,舰队穿越了一片异常浓密(相对而言)的空间乱流带。当扭曲的光影稳定下来,舷窗外出现的景象,让舰桥上所有目睹之人,都瞬间失语。
在那绝对的黑暗虚空中,一点微弱得仿佛随时会熄灭的柔光,顽强地闪烁着。光芒的来源,是一个巨大到超乎想象的、半透明的时空泡。而时空泡的内部,包裹着的物体,更是让人心神震撼——
那是一座……城市?不,是一艘船!一艘仅仅露出舰首部分,就堪比一颗小型行星的、无法用语言形容其庞大的星际方舟!它的风格古老而庄严,线条流畅而充满几何美感,金属船体上镌刻着无数复杂而神秘的纹路,仿佛承载着整个文明的史诗。然而,此刻这艘巨舰却残破不堪,巨大的裂痕遍布舰体,外部结构大量缺失,仿佛被某种巨兽啃噬过。只有舰首核心区域,似乎还保存着相对完整的结构,那点“微光”正是从那里发出。包裹着它的时空泡布满了裂纹,光芒明灭不定,显然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
这就是“微光”。一个伟大文明最后的墓碑,亦是……最后的希望火种。
“我的天……”苏小蛮张大了嘴巴,眼中充满了对那庞然造物的敬畏与对那惨烈伤痕的痛惜。
石猛握紧了拳头,他能感受到那时空泡中传来的、一种近乎绝望的坚持与微弱到极点的生命波动。
端木云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波澜:“保持距离。释放所有型号的探测器,多频段扫描。发送联络信号,使用星枢文明识别码作为基础,附加通用数学语言和友好意向。”
小型探测器如同谨慎的工蜂,缓缓靠近那时空泡。联络信号以多种形式不断重复发送。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时空泡内依旧只有那固执闪烁的微光,没有任何回应。一种压抑的沉默笼罩着舰队。
就在众人以为对方可能已经彻底失去响应能力时,主通讯台上,一个极其微弱、夹杂着大量噪音和断断续续杂音的信号,终于被捕捉到。
“接收到……回应信号!正在解析……”通讯官的声音因激动而有些变形。
零立刻接手,与语言团队一起,全力破译那复杂而古老的语言结构。得益于对“回响一号”信号的先期研究,破译工作有了基础。十几分钟后,一段转译后的、依旧残缺的信息显示在屏幕上:
【识别……星枢……关联码……确认……非敌对……】
【此处……守护者文明……最后方舟……‘诺达思’……】
【能量……临界……时空屏障……即将失效……】
【请求……协助……文明火种……需传承……】
信息虽然简短,却透露出巨大的信息量和迫在眉睫的危机!
“他们的时空泡快撑不住了!”星岚立刻判断,“一旦崩溃,残骸区的异常物理法则会瞬间摧毁里面任何脆弱的生命和结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