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日子,杨玄深居简出,几乎将所有时间都投入到巩固修为和消化剑道感悟之中。
开辟神宫窍带来的好处是巨大的。他的神识探查范围扩大了数倍,并且更加精细入微,能够清晰地“看”到自身剑元力在经脉中流淌的轨迹,甚至能隐约感知到天地间各种属性灵气的分布。这对于他进一步领悟和引动“天地之势”有着无可估量的助益。
他反复回味着在剑冢中进入“剑心通明”状态的那一瞬。那种与剑合一、洞察秋毫、掌控由心的感觉,虽然无法长时间维持,但每一次尝试靠近那种状态,都让他对剑的理解更深一分。他对“风之势”的掌握越发纯熟,剑招使出,不再拘泥于形式,更多了一种随心所欲、契合自然的韵味。
同时,他也在不断熟悉开窍境的力量。开辟祖窍后,剑元力的质量和恢复速度都远超凝气境。他尝试将剑元力压缩、凝练,甚至初步尝试将一丝神识融入剑元,使得攻击更具灵性与穿透力。这已是触摸到了“剑意化形”的边缘,通常只有对剑意领悟极深的神藏境修士才能做到,可见其根基之雄厚。
噬魂刃在吞噬了剑煞之后,变得愈发深沉。杨玄能感觉到刀身内那片黑暗意志的满足与沉寂,仿佛陷入了消化吸收的沉睡之中。他与刀的联系更深,动用时更加得心应手,反馈而来的能量也更为精纯。但他也更加警惕,每次使用后,都会以《太虚剑经》反复涤荡心神,确保不被那潜藏的魔意侵蚀。
凌清羽也在这段时间努力修炼,试图冲击开窍境。她的朱雀血脉非凡,资源也不缺,但似乎总差临门一脚。而且,杨玄能隐约感觉到,她体内那股隐晦的阴冷咒力(噬心咒),在宗门浓郁的灵气环境下,似乎并未减弱,反而如同潜藏的毒蛇,与她的朱雀血脉形成一种微妙的平衡与对抗,这或许也是她难以突破的原因之一。两人心照不宣,都明白必须尽快找到解决之法。
期间,姜十七派人送来了一些关于剑势修炼的心得玉简,以及一些稳固境界的丹药,并未亲自前来,但这份无声的支持,已然表明了她的态度。
然而,宗门内的氛围,却随着大比的临近,变得越来越紧张和诡异。
关于杨玄的谣言,在某种有意的推动下,非但没有平息,反而愈演愈烈。版本也变得更加夸张离奇。
“听说了吗?那个杨玄,在剑冢里得了大机缘,可能已经突破开窍境了!”
“开窍境?怎么可能!他才入门多久?肯定是那魔刀的力量!”
“不止呢!我听说他为了修炼魔功,在剑冢里屠杀同门,赵乾师兄手下的四位师弟就是被他害死的!”
“此等心性,简直与魔门无异!真不知姜师叔为何要引荐他入宗!”
“哼,宗门大比上,自有师兄们替天行道,废了这魔头,夺回魔刀!”
这些流言蜚语如同瘟疫般在外门甚至部分内门传播,将杨玄彻底塑造成了一个依靠魔刀、残害同门、嚣张跋扈的邪魔形象。这使得杨玄在外门几乎成了孤家寡人,除了凌清羽,无人敢与他接近,所到之处,皆是鄙夷、恐惧或敌视的目光。
杨玄对此充耳不闻,依旧我行我素,每日不是在小院修炼,便是去外门传功堂查阅一些基础的剑法典籍,丰富自己的见识和底蕴。他的平静,在某些人看来,更像是心虚和狂妄。
这一日,外门传功堂内,杨玄正在翻阅一本名为《基础剑势解析》的典籍,虽然内容粗浅,但对他系统理解剑势亦有裨益。
“哟,这不是我们那位要横扫内门的‘杨天才’吗?怎么还在看这种入门货色?”一个阴阳怪气的声音在旁边响起。
杨玄抬头,只见几名气息不弱的外门弟子围了过来,为首一人身材高瘦,眼神倨傲,修为赫然达到了开窍境二重!此人名为孙淼,在外门弟子中颇有名气,据说是烈阳会的外围成员,也是此次外门大比的热门人选之一。
孙淼居高临下地看着杨玄,讥讽道:“靠着魔刀侥幸从剑冢捡回一条命,不好好躲在院子里,还敢出来招摇?真是不知死活。”
杨玄合上典籍,面无表情地看着他:“有事?”
“没事就不能跟你这‘名人’打个招呼?”孙淼嗤笑一声,声音提高,吸引了传功堂内众多弟子的注意,“我只是想提醒你,宗门大比,靠的是真才实学,不是歪门邪道!你那柄魔刀,还是早点交出来为好,免得在擂台上被人夺了去,徒增笑柄!”
他身后几名弟子也跟着起哄:
“就是!魔刀邪器,也配入我青冥剑宗?”
“孙师兄说得对,这种人不配参加大比!”
“滚出青冥剑宗!”
群情激奋,仿佛杨玄是什么十恶不赦之徒。
杨玄缓缓站起身,目光平静地扫过孙淼等人。他虽然隐藏了修为,但开辟祖窍后自然流露的那一丝无形威压,还是让孙淼等人心中一凛,气势不由得弱了半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