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首当其冲的,很可能就是那位战功赫赫、但性格狂傲、屡屡犯忌的大将——蓝玉。林霄的脑海中不禁浮现出关于蓝玉的种种传闻:他的勇猛,他的骄纵,他在北征中的赫赫功勋,以及他在宴席间的狂妄之言。这一切,都如同拼图一般,在一片肃杀的氛围中逐渐拼凑出一个清晰的悲剧结局。他想起了蓝玉大破北元后的骄横模样,想起了他在军中自诩为“朕之卫青”的狂言,想起了他那些结党营私的举动,每一条都足以成为取祸之由。
“蓝玉案……”这三个字如同沉重的巨石压上林霄心头。他知道,这将是一场比胡惟庸案更加血腥、牵连更广的清洗。无数曾为大明帝国浴血奋战的将领,将在这场风暴中人头落地,他们的功勋将被抹去,他们的家族将遭株连,整个帝国的军事体系将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震荡。在他的脑海中,已经浮现出锦衣卫缇骑四出、诏狱人满为患的可怕景象,仿佛能听到刑场上鬼头刀落下的风声和鲜血喷涌的嘶响。
一股复杂的情绪在他胸中翻腾。有些将领确实罪有应得,居功自傲,目无纲纪,但其中也不乏真正有才华、于国有功的猛将。更重要的是,这些久经沙场的将领,是帝国武力的基石。他们熟悉边防,了解敌情,有着丰富的实战经验。未来若北方边境有变,或是中央……有所动荡,这些经验丰富的将领本应是国之干臣,他们的骤然缺失,将在帝国的防线上撕开一道难以迅速弥补的缺口。他想起了历史上蓝玉案后,明朝面对北方蒙古势力时的吃力表现,不禁在心中暗暗叹息。
救?这个念头一闪而过,随即被他强行压下。风险太大了。在朱元璋铁腕肃清的意志面前,任何试图保全这些“隐患”的行为,都无异于螳臂挡车,自取灭亡。他甚至不能流露出一丝一毫的同情。那不仅会立刻引起皇帝的疑心,更会将自己和家族置于万劫不复的境地。东厂和锦衣卫的眼睛,或许正隐藏在宫殿的某个阴影处,记录着每一个细微的表情和言辞。他几乎能感觉到那些无形的视线在自己身上扫视,试图捕捉任何可疑的迹象。
不救?眼睁睁看着这些或许罪不至死、甚至颇有才能的将领被碾碎?于心何忍?想到那些曾经在战场上叱咤风云的身影最终沦为政治清算的牺牲品,一种无力感油然而生。而且,从更长远的角度看,这无疑是对帝国军事力量的一次巨大削弱,是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危机的一种提前透支。他的内心仿佛被撕裂成两半,一半是理智的警告,一半是良知的不安。
他的讲解并未停顿,声音依旧平稳,引经据典,分析透彻,但握着书卷的手指,却微微用力,指节有些发白,泄露了他内心的紧张与挣扎。他的目光偶尔会飞快地扫过太子专注而略带忧思的面容,心中不禁泛起一丝怜悯——这位仁厚的储君,将来要如何面对父皇为他铺就的这条充满血色的道路?要如何承担起这以无数功臣鲜血换来的江山?
朱标似乎并未察觉到他内心的波澜,只是沉浸在对历史与现实的思考中,轻轻叹了口气。太子的叹息声中带着与他年龄不甚相符的沉重:“读史可知兴替。历代功臣,善始善终者,何其少也。为君者难,既要雷霆手段,又需菩萨心肠,权衡之道,实在艰深。为臣者……亦难,尽忠职守之余,还需明哲保身,何其不易。”他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书页的边缘,目光投向窗外,仿佛在凝视着遥远的历史长河,又仿佛在思索着眼前错综复杂的朝局。在那双尚且年轻的眼睛里,已经承载了太多这个年龄不该有的忧虑和重负。
林霄垂下眼帘,掩去眸中所有情绪,恭声应道:“殿下仁厚明理,能体谅臣工之不易,实乃天下臣民之福。陛下雄才大略,烛照万里,深谋远虑,必能妥善处置,既保全功臣之体面,亦稳固社稷之根基。”他的话滴水不漏,既安抚了太子忧国忧民的心情,也绝对符合当下的政治正确,不会授人以任何话柄。每一个字都是经过精心斟酌的,既表达了对太子的尊敬,也彰显了对皇帝的忠诚,不会有丝毫越轨之处。
然而,在他内心的最深处,一个极其隐秘的念头已然萌芽:或许…不能力挽狂澜,改变既定的历史洪流,但能否在滔天巨浪中,尽力保全下一两颗未来的“火种”?那些真正有才能、罪不至死的将领,那些或许对未来边境安危有所裨益的军事人才,是否有可能通过某种极其隐秘的方式,为他们争取一线生机?哪怕只是让少数人在清洗的边缘得以幸存,或许将来就能为太子的江山多留下一分保障。这个念头既危险又诱人,像是一颗被悄悄埋下的种子,在心灵的土壤中悄然生根。
这个念头如此大胆,如此危险,让他的后背瞬间沁出一层细密的冷汗,黏腻地贴在内衫之上。他甚至能感觉到自己的心跳在那一刻加速了几分,但他迅速调整呼吸,让面色保持如常。他的目光不由自主地扫过殿内的各个角落,仿佛那些阴影中真的隐藏着窥探的眼睛,正在监视着他的一举一动,洞察着他内心最隐秘的想法。
他知道,自己或许无法对此视而不见。这不仅关乎一个穿越者的历史良知,更或许关乎…这个帝国未来的命运。在这静谧的文华殿偏殿中,在檀香与书卷的气息笼罩下,一个危险的念头正在悄然生长,如同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虽然轻微,却可能激起层层远去的涟漪。他开始在脑海中飞速思考,权衡各种可能性,计算每一步的风险,试图在绝境中寻找那一线微弱的希望。
殿外的天色渐渐暗淡,夕阳的最后余晖为宫殿的琉璃瓦镀上了一层凄艳的金红色,那色彩既壮丽又带着几分悲凉,仿佛是无数鲜血染就的辉煌。林霄的讲读声依然平稳地回荡在殿内,但他的内心已经踏上了一条完全不同的道路——一条充满风险、需要极致谨慎的隐秘之路。他知道,从这一刻起,他不仅要读懂历史,更要在历史的夹缝中,寻找那几乎不存在的可能性。每一次呼吸,每一个眼神,每一句话语,都需要经过精心计算,在这权力漩涡的中心,为那些或许值得拯救的生命,争取一线渺茫的生机。
喜欢大明老六寒门书生开局死谏朱元璋请大家收藏:(www.20xs.org)大明老六寒门书生开局死谏朱元璋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