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
星尘文明入盟后的第三日,六大星云的“星尘能源站建设计划”正式启动。在云絮星云的云核基地,星尘修士星尘语正带领技术团队,将星尘法则晶嵌入能源站的核心枢纽——淡蓝色的星尘能量顺着枢纽纹路流动,与云絮晶的淡白能量交织,在仪表盘上形成稳定的双色能量波。“测试显示,星尘-云絮复合能源站的输出功率比原站提升60%,且能同时为云核基地的晶矿开采、居民屋供电与共生花田灌溉提供能源!”星尘语兴奋地向林越汇报,手中的检测仪屏幕上,能量波动曲线平稳得如同镜面。
林越点头,目光扫过基地外正在扩建的共生花田——云絮居民们正将新培育的“星尘-云絮共生花”幼苗栽入土壤,这种花的花瓣边缘泛着星尘特有的银蓝色,能吸收星尘能量转化为养分,比普通共生花的净化效率提升25%。“要加快在其他星云的能源站建设进度。”林越对身旁的墨尘说,“螺旋主星的能源站要优先保障生态基地的灌溉需求,绿芒谷的能源站要重点支持绿芒藻的大规模培育,星尘能源的价值,要在每个星云的民生与生态改造中体现出来。”
墨尘立刻安排团队制定详细的建设时间表:三日内在螺旋主星完成能源站主体搭建,七日内在绿芒谷启动能源站调试,十日内在星雾谷与晶蓝主星同步开工。“我们还协调了跨星云联合舰队,为各能源站运输星尘法则晶与建设设备,确保计划按时推进。”墨尘补充道,“星络文明已优化跨星云航线,新增‘星尘能源专线’,运输效率比普通航线再提升20%。”
螺旋主星的能源站建设现场,螺旋修士旋舟与星尘修士们默契配合。旋舟带领团队搭建螺旋能源转换器的支架,星尘修士们则负责布设星尘能量导管,两者对接时,星尘能量与螺旋能量自动适配,没有出现丝毫紊乱。“以前我们的能源站只能供应半个生态基地,现在有了星尘能源,整个螺旋主星的百亩花田都能用上稳定的灌溉系统!”旋舟指着远处正在运转的灌溉喷头,淡蓝色的星尘能量驱动水流均匀喷洒在花田上,雾晶花的叶片在水雾中舒展,显得格外鲜活。
绿芒谷的能源站调试完成时,绿芒居民们自发组织了一场“能源庆典”。绿芒长老绿芒亲自按下能源站的启动按钮,淡蓝色的星尘能量顺着线路流入绿芒藻培育棚——棚内的绿芒藻在能量滋养下,半小时内就长高了一寸,泛着更加浓郁的绿光。“有了星尘能源,我们每天能多培育三倍的绿芒藻!”绿芒居民绿禾捧着新鲜的绿芒藻,激动地说,“这些藻能改良更多土壤,种更多共生花,绿芒谷很快就能变成真正的‘绿色山谷’!”
星尘能源的普及,也让跨星云联合舰队的探索范围大幅扩展。凌霄带领舰队,驾驶着升级后的“星络共生号”,首次深入星尘星云外围的“迷雾星域”——这片星域因星尘粒子密集,此前一直无法开展有效探索。如今,战舰搭载的星尘能量导航系统,能穿透星尘迷雾精准定位,舰身的晶蓝能量盾则能抵御星尘乱流的冲击。
“前方发现一颗潜在宜居行星!”舰队观测员突然汇报,光幕上出现一颗被淡蓝色星尘包裹的行星,表面有明显的液态水痕迹。凌霄立刻下令:“降低航速,释放探测机器人,采集土壤与大气样本!”探测机器人穿过星尘层,成功着陆行星表面,传回的数据显示:行星土壤含有的星尘粒子浓度适中,大气中的氧气含量达21%,仅需简单改造就能种植共生花。
“这颗行星太适合作为跨星云生态试点了!”凌霄兴奋地说,“我们要将数据实时传回双宇星云协作中心,建议将其命名为‘星尘宜居星’,纳入六大星云的协作开发计划。”星尘修士星尘锐点头:“星尘星云愿与联盟共同开发这颗行星,提供星尘能量技术支持,让它成为星尘星云与其他文明协作的新纽带。”
双宇星云协作中心收到探测数据后,林越立刻召集跨星云协作理事会召开紧急会议。“星尘宜居星的发现,是跨星云探索的重大突破!”林越指着光幕上的行星影像,“这颗行星不仅能作为新的生态基地,还能成为六大星云的‘跨域中转站’,缩短各星云间的运输距离。理事会一致决定,启动‘星尘宜居星开发计划’,由六大星云共同组建开发团队,三个月内完成行星的初步改造。”
各星云代表纷纷表态:云絮文明愿提供共生花幼苗与云絮晶建材,螺旋文明负责搭建能源站与导航系统,星雾文明派遣监测团队实时跟踪生态数据,晶蓝文明提供晶蓝能量盾用于行星外围防护,绿芒文明带来改良后的绿芒藻改善土壤,星尘文明则全程提供星尘能量支持。“我们还要在行星上建设‘跨星云研学基地’,让六大星云的学员在这里实践生态改造技术,培养更多跨域人才。”星雾长老星雾补充道,这个提议得到了所有代表的赞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