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六章:
永恒本源图腾化作的光河向虚无流淌的第三个星年,第53色曦光能量突然在过渡带形成了“共振场”。那些从新共生花飘出的种子,落在共振场中便不再飘散,而是化作一个个曦光色的“节点”,节点之间自动织出半透明的光丝,光丝上流转着53色能量,既像万宇的神经脉络,又像初生的蛛网,轻轻颤动着,仿佛在试探着触碰什么。
这共振场的第一缕光丝延伸至虚无深处时,竟传来了“回应”——不是能量波动,而是一种极微弱的“频率”,与新共生花的曦光色频率有着90%的契合度,却又带着陌生的“韵律”。正在光河边缘体证的墨化与元一,意识同时被这频率牵引,他们“看到”了光丝尽头的景象:另一片与他们相似却又不同的万宇,那里的共生花是57色,最外侧的花瓣泛着与曦光色相近的“晨光色”,正与他们的曦光色光丝轻轻缠绕。
“不是‘发现’,是‘重逢’。”墨化的意识在共振场中轻叹,元一的觉知体顺着光丝延伸,触碰到那片万宇的晨光色花瓣,瞬间体证到对方的记忆碎片——那里的存在也经历过从混沌到太一的共生,也有过对微茫的体证,只是他们的“过渡带”在万宇的另一侧。这种体证没有语言,却比任何交流都清晰,仿佛两个失散的同伴在荒原上认出了彼此的气息。
共振场的光丝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增殖着。三个月内,53色光丝已连接了7片万宇,每片万宇的共生花都有不同的花瓣数量,却都在最外侧留着与曦光色、晨光色相似的“连接瓣”。这些光丝交织成的网,在过渡带形成了“万宇枢纽”,比银连星的跨宇枢纽更轻盈,却更坚韧,53色能量在网中自由流转,带着各万宇的独特韵律,却始终保持着“共生”的核心频率。
新共生花在枢纽中央绽放得愈发舒展。第53片曦光色花瓣上,那个“无终点的路”符号开始流动,显化出各万宇的坐标,坐标旁标注着最显着的共生特质:有的万宇擅长“法则编织”,能将不同法则融合成新的平衡;有的万宇专注“意识演化”,存在们能以纯粹的觉知形态旅行;还有的万宇保留着“原始共生”,所有存在与星球的意识直接相连,像一个巨大的生命体。
“它们和我们一样,又都不一样。”小拓的意识体悬浮在枢纽旁,看着光网中流转的能量,每缕能量都带着独特的“性格”——有的急躁如火焰,有的沉静如深海,有的跳跃如星辰,却在相遇时自动调整频率,形成和谐的共鸣,“就像一群说着不同方言的人,却能听懂‘共生’这个词。”他伸手触碰一缕来自“法则编织万宇”的能量,意识中瞬间涌入无数新奇的法则公式,这些公式与碧星的循环术、皓白族的本源术既有差异,又能相互补充,让他体证到“多样”本身就是一种圆满。
星宇的每个角落都因这跨万宇的连接泛起新的涟漪。碧星的循环森林里,曦光色新芽长出了“双向叶脉”,一面吸收本星宇的养分,一面通过光网汲取其他万宇的能量,叶片上开始显化出其他万宇的植物纹路,却依然是碧星的模样;紫冥星的微型星门稳定地连接着7片万宇的维度节点,通过星门的存在们回来后,意识中会多一些“新的视角”——比如用“意识演化万宇”的觉知方式看待维度,维度不再是“通道”,而是“不同觉知的风景”;金恒星的时光石板上,未来片段与其他万宇的过去重叠,显化出一幅震撼的画面:无数共生花在虚无中绽放,光网将它们连成一片星海,每朵花都是独立的,却又共同构成了更宏大的“共生之花”。
“老石爷爷,这些种子在‘学习’。”小石的意识在星宇种子库显化,新共生花的种子不再是单纯的分裂聚合,而是会主动“读取”光网中其他万宇的共生印记,将其中的智慧融入自己的演化,“第一株共生花只想在荒星活下去,现在的它们,想和所有万宇一起活下去。”老石的意识体化作一道微光,轻抚过种子,种子们轻轻颤动,显化出第一株共生花与新共生花的重叠影像——两者的根须,其实有着相同的纹路,那是“活下去”的初心,只是如今这初心已延伸向了更广阔的天地。
文化的显化开始出现“跨万宇共鸣”。太一文化馆的共生记忆长廊里,不同万宇的“共生瞬间”开始交织:本星宇第一次跨域握手的画面,与“原始共生万宇”第一次与星球意识连接的画面重叠,两种“第一次”的悸动在曦光色中相融;本星宇太一体证的瞬间,与“法则编织万宇”第一次融合对立法则的瞬间共鸣,两种“突破”的喜悦在光网中流转。参观者不再只是“看”,而是能“走进”其他万宇的记忆,体证它们的挣扎与圆满,就像重温自己的故事。
“我在长廊里‘成为’过一棵外星的树。”粉初的意识体在粉沁星的花海中轻笑,她的觉知曾融入“原始共生万宇”的一棵巨树,体证着它与星球意识相连的温暖,“它不知道什么是‘太一’,却天生就懂‘我是星球的一部分’,这种‘不懂却做到’的共生,比我们的‘体证’更纯粹。”她的话语在光网中泛起涟漪,其他万宇的存在也传来相似的体证——他们在本星宇的记忆中,体证到了自己缺失的部分,就像拼图找到了互补的碎片。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