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吱呀 ——!”
清晨天刚亮,林家定制家具厂的铁皮厂房就已经亮了灯。数控开料机的嗡鸣声里,夹杂着工人师傅们的谈笑声,刚到的一批桦木堆在角落,散发着淡淡的原木清香。林建国穿着件洗得发白的蓝色工装,手里拿着块刚打磨好的板材,正对着阳光检查平整度 —— 这是给市区连锁民宿做的最后一批衣柜门板,他得亲自把关,确保每一块都没瑕疵。
“林老板,早啊!” 厂房门口传来熟悉的声音,市区家具协会的张秘书拎着个红色锦盒,笑着走进来,身后还跟着个扛摄像机的小伙子,“恭喜您,咱家具厂评上‘本地优质家具商家’啦!这是奖牌和证书,特意给您送过来。”
建国赶紧放下板材,擦了擦手上的木屑,接过锦盒。打开一看,里面是块黄铜奖牌,上面刻着 “2015 年度本地优质家具商家”,边缘还雕着细小的木花纹,沉甸甸的;旁边的证书上,清晰写着获奖理由:“质量过硬、服务周到、环保达标,客户满意度 98%”。阳光透过厂房的天窗洒在奖牌上,泛着温润的光。
“这…… 真是太谢谢了!” 建国有点激动,手都微微发颤,“我们就是踏实做活,没想到能得这个奖。”
张秘书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林老板,您可别谦虚!协会考察了全市 30 多家家具厂,就您家的表现最突出 —— 环保材料用得实,之前抽查您家的板材,甲醛含量比国家标准还低 30%;客户反馈也最好,上个月有个民宿老板特意给协会打电话,说您家赶订单时,为了保证质量,连夜调整工艺,还主动让利 5%,这样的诚信商家,就该评上!”
扛摄像机的小伙子也跟着说:“林老板,我们想给您拍段短采访,跟大家分享分享做家具的经验,方便吗?”
建国赶紧点头,却不忘叮嘱:“别光拍我,得多拍拍工人师傅们,这奖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 他转身喊来老木工王师傅,还有负责质检的小李,“老王,小李,快过来!咱厂得优质商家了,记者同志要采访!”
王师傅放下手里的刨子,黝黑的脸上笑出了褶子:“太好了!我就说咱的活错不了,你看这封边,比机器封的还平整,客户能不满意吗?” 他指着刚封好边的板材,边角光滑无毛刺,胶水痕迹几乎看不见 —— 这是他三十年的老手艺,也是家具厂的 “招牌活”。
小李也拿着质检记录过来,翻开给记者看:“您看,每批材料我们都要测含水率、查环保指标,不合格的坚决不用;每道工序都有签字,哪步出问题能立刻找到人。上次有批衣柜门有点变形,林老板直接让我们重做,说‘宁肯亏成本,也不能让客户吃亏’。”
采访的间隙,赵秀兰提着保温桶来了,里面是刚煮好的小米粥和茶叶蛋。听说家具厂获奖,她笑得眼睛都眯了:“我就知道你们能行!早上出门时,妈还特意让我带了几个茶叶蛋,说给大家添点喜气。” 她给工人师傅们分着粥,又给张秘书递了一杯,“辛苦你们跑一趟,喝点热的暖暖身子。”
林老太也拄着拐杖,在晓阳的搀扶下过来了。她摸着墙上挂的奖牌,手指轻轻摩挲着上面的字,眼眶有点红:“建国啊,你爹要是还在,看见你把木工活做成这样,肯定高兴。咱林家做手艺,从来都是‘实打实干’,这奖,是对咱最好的认可。”
晓梅也赶来了,手里拿着手机,兴奋地说:“爸,我把获奖的消息发朋友圈了,周凯爸妈都留言说‘建国太能干了,晓梅以后有福气’,还有我同事,说以后装修要找咱家具厂订家具!” 周凯跟在后面,手里提着个果篮,笑着说:“叔,恭喜您!这是我爸妈让我带的水果,说给大家尝尝。”
建业也从五金店赶过来,手里拿着刚打印的订单:“哥,刚有个装修公司打电话,说听说咱厂获奖了,想订 20 套办公家具,让我跟您商量商量工期。” 建国接过订单,看了一眼,笑着说:“能接!让工人师傅们加把劲,保证按时交货,质量也不能落。”
消息很快传到了安置区,邻居们都赶来道喜。李叔穿着保安制服,手里拎着串鞭炮,直接在家具厂门口放了起来:“噼里啪啦 ——!” 鞭炮声震得空气都在颤,他笑着说:“建国,这鞭炮是我特意买的,给咱家具厂添喜气!以后小区有啥家具活,我都推荐你家!”
王奶奶也来了,手里拎着个布包,里面是给林老太织的毛线袜:“老太,恭喜啊!建国能干,家具厂得奖状,你们全家都有福气。这袜子你穿上,暖和!” 林老太接过袜子,拉着王奶奶的手说:“多亏大家照顾,不然咱厂也走不到今天。”
可这热闹劲儿,却让挤在人群后的张婶心里不是滋味。她穿着件花哨的棉袄,手里攥着个布包,眼神里满是嫉妒,悄悄跟身边的刘芳说:“不就是个本地小奖吗?有啥了不起的!市区那些大家具厂,哪个没得过奖?林家这是没见过世面,才这么张扬。”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