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老手艺不仅是文化遗产,更是生活智慧。我想把这些智慧整理出来,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分享给大家,让非遗不仅能被欣赏,还能走进日常生活,守护大家的健康。”苏医生认真地说。
陈曦全力支持,协助苏医生整理资料、联系场地。周教授提供了大量非遗文化的历史背景,帮助苏医生挖掘养生智慧的文化根源;赵村长带来了大凉山的艾草、竹编养生枕等实物,作为讲座的展示道具;林砚舟负责场地布置和设备调试,确保讲座顺利进行;沈亦舟则邀请了社区的老年人、志愿者代表前来参加。
讲座当天,苏医生身着白大褂,用生动的案例、直观的演示,分享非遗养生知识:“大家看这个竹编养生枕,透气性好,能有效缓解颈椎疲劳,是老祖宗传下来的智慧;还有彝族漆器餐具,天然漆料无毒无害,还有一定的抑菌作用,适合日常使用。”他还现场教大家简单的“蜀绣针法按摩操”,通过模仿蜀绣的针法动作,按摩穴位,缓解身体疲劳。
讲座结束后,老人们纷纷围着苏医生咨询,不少人表示:“原来非遗还能这么用,以后要多关注非遗产品,多学这些养生技巧。”一位老人握着苏医生的手说:“谢谢你把这么好的知识分享给我们,希望以后能多举办这样的讲座。”苏医生看着眼前的老人们,又看了看身边的伙伴,心里满是成就感:“谢谢你们帮我完成这个心愿,让非遗养生智慧能帮助更多人,这是我作为医生最大的幸福。”
赵村长:一场“乡村非遗”的团圆节
赵村长的心愿,最简单也最温暖。多年来,他一直致力于带动大凉山的乡亲们发展非遗产业,让外出打工的年轻人能返乡就业。他的心愿,是在中秋佳节,举办一场“乡村非遗团圆节”,邀请所有返乡创业的年轻传承人、非遗希望小学的孩子们,还有村里的老人们,一起吃团圆饭、做非遗手工、过一个热闹的中秋。
“村里的年轻人以前常年在外打工,中秋节也难得回家一趟。现在很多人回来了,我想让大家聚在一起,热热闹闹过个节,也让孩子们感受一下传统文化的魅力。”赵村长憨厚地笑着,“也想让大家看看,咱们靠着非遗,日子越过越红火了。”
陈曦和伙伴们提前半个月就赶到大凉山,帮忙筹备团圆节。林砚舟负责采购物资、搭建场地;沈亦舟策划了非遗互动游戏,如“中秋竹编灯笼DIY”“扎染月饼盒制作”;苏医生准备了健康的中秋食材,还为老人们做了养生月饼;陈曦则和年轻传承人一起,排练了中秋主题的非遗节目。
中秋当天,村里的广场上张灯结彩,挂满了孩子们和传承人手编的竹编灯笼。老人们坐在一旁,看着年轻人忙碌的身影,脸上满是欣慰;孩子们围着非遗体验区,兴奋地制作着自己的中秋礼物;年轻传承人们则轮流表演节目,彝族民歌、竹编舞、漆器制作展示,热闹非凡。
团圆饭桌上,摆满了村里的特色美食和苏医生做的养生月饼。赵村长端起酒杯,激动地说:“以前村里的年轻人都在外打工,村里冷冷清清;现在,大家靠着非遗回来了,日子越过越红火,这个中秋节,是我们最热闹、最团圆的一个节。谢谢陈曦,谢谢大家,帮我完成了这个心愿。”
陈曦看着眼前团圆的景象,心里满是温暖:“赵村长,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以后每一个中秋,我们都来陪大家过。”
尾声:心愿落幕,情谊长存
陪伴四位“忠犬”完成心愿的旅程,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充满了温暖与感动。每一个心愿的实现,都让他们之间的情谊更加深厚;每一段旅程的点滴,都成为了他们心中最珍贵的回忆。
陈曦坐在大凉山的月光下,看着身边的伙伴们——林砚舟脸上少了几分沉稳,多了几分释然;沈亦舟眼里少了几分浮躁,多了几分坚定;苏医生的笑容依旧温和,却多了几分满足;赵村长的身影依旧憨厚,却多了几分自豪。
“以前总觉得,我们是为了共同的事业而并肩作战,现在才明白,我们更是为了彼此而守护。”陈曦轻声说,“谢谢你们这些年的陪伴与支持,以后的路,不管是公益事业,还是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我都会一直陪着你们,完成更多心愿,创造更多回忆。”
周教授看着他们,眼里满是欣慰:“你们不仅是事业上的伙伴,更是彼此生命中最重要的家人。这份情谊,比任何荣誉都珍贵,比任何成就都动人。”
月光洒在大凉山的土地上,洒在传承人手作的竹编灯笼上,也洒在“忠犬联盟”伙伴们的脸上。心愿之旅虽已落幕,但他们的情谊却在岁月中愈发深厚。未来,他们会继续并肩前行,在非遗公益的道路上坚定守护,在生活的旅途中彼此陪伴,让每一个心愿都能开花结果,让每一段时光都温暖动人。
喜欢海王系统:重生后男神皆忠犬请大家收藏:(www.20xs.org)海王系统:重生后男神皆忠犬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