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中,收录了大量研发过程中的珍贵素材:林砚舟为适配智能芯片,修改了八次的纹样设计稿,每一张都标注着修改原因和思路;赵村长与工程师一起试验的照片,两人一个拿着竹编灯架,一个拿着智能模块,反复调整嵌入位置;还有报废的样品照片——变形的竹编灯罩、失灵的感应漆器,每一个失败的样品,都见证着团队的探索与坚持。
苏医生在这一章贴了一张智能健康漆器按摩梳的研发笔记,上面详细记录了传感器的选型、算法的优化过程:“我们始终坚持,科技是为非遗服务的。这款按摩梳,既保留了漆器的温润质感和按摩功能,又加入了智能健康监测,让非遗更贴近现代生活。看到它受到大家的喜爱,我们知道,所有的努力都没有白费。”
这一章的核心,是智能竹编光影灯、非遗纹样互动漆器托盘、智能健康漆器按摩梳三款新品的首发照片。发布会现场,灯光璀璨,当智能竹编光影灯亮起,竹纹光影投射在墙面时,现场观众发出了阵阵惊叹。照片下方,是首批产品预售秒空的截图,3秒售罄的数字,见证着跨界创新的成功。
沈亦舟在这一页写道:“陈曦姐,还记得我们第一次向外界公布非遗+科技的想法时,遭到了很多质疑吗?有人说我们不务正业,有人说我们会毁掉非遗的本质。可你始终坚信,创新是非遗唯一的出路。如今,我们做到了,我们让年轻人爱上了非遗,让非遗走进了千万家庭。”
第四章 荣光绽放:沉淀后的芬芳
纪念册的最后一章“荣光绽放”,以华丽的蜀绣纹为底,记录了团队收获认可与荣光的时刻,每一张照片都充满了感动与骄傲。
开篇是团队斩获“东方匠心奖”的照片。颁奖典礼上,六人身着融合非遗元素的正装,站在领奖台上,手中捧着获奖证书,脸上满是自豪。旁边的文字引用了评委的评价:“你们用创新的方式,让非遗重新定义了生活美学,为非遗传承提供了全新的范本。”
页面中,收录了国家级媒体专访的精彩瞬间:陈曦在工坊里接受采访,眼神坚定地讲述着团队的初心;赵村长现场演示竹编工艺,布满老茧的手灵活地穿梭在竹丝间;林砚舟拿着设计稿,耐心解释纹样的创新思路。旁边附着《文化新观察》报道的剪报,标题醒目——《竹丝与芯片共舞:非遗传承的科技新篇》。
这一章里,最温暖的部分是“温暖回响”板块。这里收录了粉丝来信的片段、消费者的好评截图、年轻传承人返乡的故事照片。有一张照片,是大凉山的年轻传承人正在操作智能竹编设备,脸上满是自信与喜悦。旁边配文:“你们不仅让非遗活了起来,更让传承人的生活有了奔头。”
页面的最后,是一张团队最新的合影。专属空间的庭院里,六人围坐在竹编光影灯下,身边是智能非遗展品,身后是郁郁葱葱的竹林。大家脸上洋溢着从容与坚定的笑容,眼神里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
周教授在这一章的结尾写道:“从绝境重生到荣光绽放,你们用三年时间,完成了一场不可思议的旅程。但这并非终点,而是新的起点。愿你们永远坚守初心,带着非遗的温度与科技的锐度,奔赴更广阔的未来。”
纪念册的封底,是一行烫金大字:“时光不语,匠心有声;并肩同行,未来可期。”下方印着六个小小的签名,旁边是一个用竹丝、漆料、芯片图案组成的爱心图案,象征着团队与非遗、科技的深度融合。
陈曦合上纪念册,眼眶再次湿润。这本厚重的册子,记录的不仅是“曦·承非遗”的成长历程,更是每一个人在这段旅程中的蜕变与成长。从绝境中的微光到如今的荣光绽放,每一步都充满了艰辛与挑战,却也满是温暖与感动。
她知道,这本纪念册里的故事还在继续。未来,他们还会经历更多风雨,收获更多荣光,但只要六人同心,坚守初心,就一定能让非遗的光芒,照亮更多人的生活,书写出更精彩的篇章。
喜欢海王系统:重生后男神皆忠犬请大家收藏:(www.20xs.org)海王系统:重生后男神皆忠犬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