凛冬,并未冰封桃源村的热情。
恰恰相反,它成了最好的催化剂。
当外界的冰雪将整个世界都变成一片死寂的白色坟场时,桃源村,这片被赵沐笙强行从乱世中撕扯出来的净土,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野蛮生长。
工地上,毕湛这位大汉匠神,彻底化身为了工头。他须发皆张,唾沫横飞,指挥着数百名村民,将一块块开采下来的巨石,按照赵沐笙绘制的图纸,垒砌成城墙的基座。
他一辈子都在跟小巧玲珑的皇家器物打交道,何曾想过,有朝一日,自己会亲手督造这等足以抵御千军万马的雄城!
那份发自灵魂深处的成就感,让他仿佛年轻了二十岁。
高炉旁,新收的匠人学徒们,正用一种近乎朝圣的姿态,学习着如何控制风量,如何辨别铁水成色。
他们的眼中,没有旧时代匠人的麻木与苟且,只有一种名为“希望”的火焰。
而赵沐笙,这位桃源村唯一的“神”,却难得地清闲了下来。
他将专业的事,交给了专业的人。
毕湛负责工程,孙芷君总揽内政。
他这位村主,反倒成了最无所事事的一个。
午后,暖阳穿过窗棂,在铺着厚厚兽皮的地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壁炉里的焦炭,发出“噼啪”的轻响,将整个木屋烘烤得温暖如春。
赵沐笙靠在柔软的兽皮垫上,手中捧着一卷竹简,那是从钱富献上的货物里翻出来的《论语》。
然而,他的心思,却完全不在那“子曰诗云”之上。
他的肩膀上,正靠着一个毛茸茸的小脑袋。
阿萤睡着了。
她像一只找到了最舒适巢穴的猫,整个人都蜷缩在赵沐笙的身边,银色的长发如月光下的瀑布,铺满了他的大半个身子。
她睡得很沉,呼吸均匀而绵长,那张总是带着一丝清冷的小脸,此刻满是安宁与恬静。
赵沐笙低头,看着她毫无防备的睡颜,心中一片柔软。
这段时间,他忙于冶铁,忙于筑城,忙于规划桃源村的未来。
他带着这个村子,从无到有,从弱到强。
可他却发现,他怀里的这个少女,似乎永远停留在了原地。
她会用她的剑,为他斩尽一切来犯之敌。
她会用她的本能,为他驱赶一切潜在的威胁。
她会用她笨拙的方式,表达她全部的依赖。
但除此之外呢?
她的世界,依旧是一片空白。
她不知道自己是谁,不知道白天黑夜,不知道春夏秋冬。
她甚至,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
赵沐笙的心,微微刺痛了一下。
他要给她的,不应该只是一个能遮风挡雨的巢穴,一碗能填饱肚子的肉汤。
他想给她的,是一个完整的世界。
一个有色彩,有声音,有文字,有属于她自己思想的世界。
他轻轻地,将她的小脑袋挪开,枕在柔软的兽皮枕上。
然后,他从角落里,翻出了一个蒙着灰尘的沙盘。
这是他闲暇时,用来推演地形和建筑布局的工具。
他用木尺将沙面刮平,然后,拿起一根细木棍,沾了沾水。
他要教她识字。
这是他为她开启新世界的第一步。
……
“这是天。”
赵沐笙指着沙盘上那个结构简单的方块字,对刚刚睡醒,还揉着惺忪睡眼的阿萤说道。
阿萤迷迷糊糊地凑过来,看了一眼那个奇怪的符号,又看了看窗外的天空。
然后,她打了个哈欠,重新把脑袋靠回了赵沐笙的肩膀上,找了个舒服的位置,闭上了眼睛。
她对这个,不感兴趣。
有这个时间,还不如多抱一会儿夫君。
赵沐笙哭笑不得。
“看这里,这个是地。”
他又写下一个字。
阿萤勉强睁开一只眼睛,瞥了一眼,又闭上了。
“这个是人……”
“呼……呼……”
回应他的,是少女均匀而轻微的鼾声。
赵沐笙彻底没辙了。
他看着怀里这个睡得香甜,对知识没有半分敬畏之心的“问题学生”,第一次感觉到了什么叫挫败。
他可以改造高炉,可以设计雄城,可以凭空创造一个文明的雏形。
但他却教不会一个少女,认识最简单的三个字。
系统冰冷的提示音,适时地在他脑海中响起。
【叮!教学任务“文化启蒙”遭遇严重阻碍!“阿萤”对抽象符号认知存在本能抗拒,学习效率-99%!】
【建议宿主,放弃填鸭式教学,采用场景化、关联性引导模式。】
赵沐笙的眉毛一挑。
场景化?关联性?
他看着怀里睡得像只小猪的阿萤,又看了看沙盘上那几个孤零零的字。
脑中,一道光芒闪过。
他好像,有点明白了。
他没有再叫醒她,而是任由她睡着。
他起身,拿起一把新得的,由毕湛亲手打造的刻刀,走到了厨房。
半个时辰后。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