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国四九城,轧钢一厂厂办。
一群领导围坐在一起吞云吐雾,此时他们的脸上,有欢喜,有疑虑,有庆幸,还有钦佩,不一而足。
“电话是昨天晚上接到的,
已经确认来自黑金国没错。
他们说了,联系方式是从赵灿先生送给他们的电动车上找到的。
张口就要两万辆,还说是第一批订单,合作愉快的话还能追加。”发言的是副厂长李怀德。
此时的李怀德歪着嘴巴强忍着笑意,整个人都在抖,颇有点压不住兴奋的意思。
有人不可置信:“确定是咱厂子捣鼓出来的那玩意?
咳,那东西充满电也就能骑出去三四十公里,速度最快也就能到四十公里每小时,也就是说那玩意充一次电只能骑一个小时。
你再参考摩托车,续航都是一百公里以上,速度也要快一些,造价方面,摩托车虽然贵一点,但也就贵一点,这不比电动车强得多吗,他们是怎么想的?会下这么大的订单?
有人贬低赵衍的作品,李怀德第一个不乐意,
“意向书已经传真过来了,还有什么好怀疑的?”
虽然他自己也想不通,但这不妨碍他对赵衍充满信心。
厂长杨爱国将目光投向了沉默不语的刘玉华,“刘厂长有什么要说的没有?”
刘玉华点点头,悦耳的声音响遍全场,“黑金国人的生活条件比我们好一点。
对于我们来说,一辆电动车可能是全家人的交通工具,因此我们会慎重,会仔细衡量,会选择最经济最实用的。
但黑金国人不一样。
他们的家庭应该是不止有一辆交通工具。
他们的老人有老人的交通工具,孩子有孩子的,青年,妇女,都有适合他们的交通工具。
电动车速度慢,但使用方便,安全性比摩托车也要强一些,非常适合低龄和高龄人群。
“……”全场静悄悄,
大家集体认可了刘玉华的说辞,没人再提出疑问。
就在这个时候,有人“噗嗤……”笑出了声。
“意思是,一车间和二车间这些天举办的学习班,算是歪打正着了?”
“哈哈……”有人都跟着笑了起来。
真的是,谁又能想到还有这一出呢?
原本只是两个车间的人想要薅厂子羊毛,以一辆自行车的价格拿下一辆高大上的电动车。
轧钢厂的产品这两年在外界算是已经有了一些名声,四九城就传着这样一句话,
——轧钢二厂出品,必属精品。
因此,得知轧钢厂又出了一种电动自行车,马上就有人打起了主意,
什么?不能交易?不能交易没关系,咱换,我拿两辆自行车跟你换……
工人们会算账,每天加加班,跟着赵衍和秦师傅学习几个小时,不但能提升技术,到了结业的时候,还能白得一辆自行车,这谁能不动心?谁又能不重视?
没看二车间那些一开始就被请出去的,现在肠子都悔青了吗。
那些人还组织起来闹过一次,只是秦淮茹的背景有多深?
都不用高层动手,贾张氏领着一帮老姐妹,差点没把人打进医院去。
厂子当时是怎么想的呢,
反正没有耽误上班时间,能从赵衍的学习班出师的人,技术都会明显提升,有这么好的机会,干嘛不干,
反正加班补助转化成以成本价购买一辆电动车,厂子又不会赔钱。
“那这次电动自行车分厂的厂长人选,已经有着落了呗?”又有人打趣。
“哈哈……”又是一阵笑声。
“秦淮茹啊,起码得做个副厂长,这些天大家可都看见了,绝对不比梁拉娣差,是不是啊,贾主任。”
贾张氏一点表情都没给,“身为秦淮茹的婆婆,这项人事任命我得避嫌,你们别问我。”
……
黑金国的人连面都懒得露,
联系方式是哈里发的朋友赵灿送的礼物上写着的,这总不至于是假的吧?
双方就在跨国电话上沟通好价格和工期,
有之前的沙棘果和甘草订单,运输也熟悉,直接找那宝凤就成。
随便传真一张订购合同,然后百分之五十的定金汇款就到账了。
梁拉娣跟赵衍说这事的时候还在啧啧称奇,“你家亲戚到底是有多大能量啊?
我觉得吧……
但凡跟你家亲戚有点关系的人,跟咱做生意的时候都特别干脆,
简直拿钱不当钱,太豪横了,他们就一点都不怕上当吗?”
赵衍心中给哈里发点赞,决心下次给他两粒4.0尝尝。
“我们的产品不但不可替代,还便宜,质量好,合作了这么多次,口碑已经慢慢建立起来了。”
梁拉娣舒服地伸个懒腰,美好的曲线展露无遗,
“物美还行,价廉我不能接受。
看来我还得再抓一抓品质,回头看看有没有可能再给对面涨一波价格。”
赵衍头皮一麻,
‘这娘们真的是……
太招人喜欢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