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俅坐在书房里,唤来一个名叫陆谦的人。他面带微笑,对陆谦说道:“皇上有意设立登闻鼓院,需要有人去负责那里的事务。我思来想去,觉得你是最合适的人选。”
陆谦闻言,心中一喜,赶忙躬身行礼道:“多谢大人厚爱,小的定当不辱使命。”
高俅微微颔首,接着说道:“你也知道我那不成器的儿子,衙内年纪尚小,不懂事。若是有些刁民前来上访,恐怕会给衙内带来麻烦。”
陆谦心领神会,嘴角泛起一丝狡黠的笑容,道:“大人放心,小的明白。到时候,那些刁民若敢前来,小的定会说他们是诬告,将他们统统打发走,绝不会让他们影响到衙内。”
高俅听后,满意地点点头,夸赞道:“你这小子,还算机灵。只要你能把这件事办妥,日后少不了你的好处。”
陆谦连忙跪地磕头,谢恩道:“多谢大人栽培,小的一定竭尽全力,不负大人所托。”
次日清晨,朝堂之上,李凤仪端坐在龙椅上问道:“众位爱卿,这登闻鼓院是为了便于了解民间冤情的,你们看朕把它设置在何处合适呢?”一位大臣率先出列,拱手道:“陛下,依臣之见,可将登闻鼓院设于皇城之外,靠近市井之处。如此一来,百姓前来击鼓鸣冤方便,也能让陛下及时知晓民间疾苦。”
话音刚落,另一位大臣反驳道:“不可不可,皇城之外鱼龙混杂,若登闻鼓院设在此处,恐有刁民借此生事,扰乱朝纲。依臣看,应设在皇城之内,由专人严格把控,确保前来击鼓之人皆是有冤情者。”
这时,又有大臣站出来道:“设于皇城之内,虽能保证秩序,但百姓前来不便,恐会让一些冤情无法及时上达圣听。不如折衷一下,将其设置在皇城与市井之间的要道处。”
众大臣你一言我一语,争论不休。高俅在一旁沉默不语,心中却盘算着如何让陆谦顺利掌控登闻鼓院,以保儿子衙内不受干扰。杨紫不慌不忙的说:“陛下,臣觉得可以选在皇城附近但又相对开阔的地方,既方便百姓前来击鼓鸣冤,又能彰显皇家威严,还能避免过多人聚集造成混乱,臣觉得可以成立一个专门的机构办理,这样可以保证事情能高效处理,也便于监管。”李凤仪听后,微微点头,似在思索。高俅见状,心中一动,赶紧出列说道:“陛下,杨大人所言极是。臣举荐陆谦来担任这登闻鼓院的负责人,此人办事稳妥,定能将此事办好。”其他大臣虽有疑虑,但高俅在朝堂势力颇大,也无人敢轻易反对。李凤仪考虑片刻后说道:“既如此,便依卿等所言,登闻鼓院设于皇城附近开阔之地,成立专门机构,着陆谦负责此事。”陆谦得知此消息后,欣喜若狂,赶忙去高俅府上谢恩。高俅拍着他的肩膀道:“好好干,莫要让我失望。一定要把那些可能会威胁到衙内的事情都处理干净。”陆谦连忙称是,心中已然开始盘算着到任后如何获取好处来给自己盈利同时讨好高俅。
清晨,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护国公府的房间里,晴雯像往常一样早早地起了床。她一边整理着自己的衣物,一边和大家打了个招呼。
然而,当她抬起头时,却发现平儿、袭人等人都抿着嘴,似乎在偷笑。晴雯感到有些奇怪,于是好奇地问道:“你们在笑什么呢?有什么好笑的事情吗?”
众人对视一眼,还是忍不住笑出了声。晴雯见状,越发疑惑了,她瞪大眼睛,追问道:“到底怎么回事啊?快告诉我呀!”
这时,麝月笑着提醒道:“晴雯姐,你去照照镜子就知道啦。”
晴雯心生疑惑,但还是快步走到镜子前。当她看到镜中的自己时,不禁愣住了——只见她的眼睛周围被画上了两个大大的黑眼圈,活像一只熊猫,而且脸上还多了几撇滑稽的胡子!
晴雯顿时恍然大悟,原来是有人趁她昨晚熟睡之际,偷偷用新买的笔墨给她化了个妆。她气得直跺脚,大声嚷道:“于傲天,肯定是你,吃饱撑的没事干是不是!又拿我寻开心。”我大笑的出来说:“不是挺好看的吗,怎样?我的杰作如何?”晴雯埋怨道:“你还笑!一大早就拿我寻开心,我招你惹你啦?”晴雯双手叉腰,气鼓鼓地说道。“你瞧瞧这画的什么呀,丑死了!”我笑得前俯后仰,打趣道:“这叫艺术,你懂不懂啊,你看你现在多有趣,活脱脱一个滑稽角儿。”晴雯娇嗔道:“我就没见过你这样的主子,整天就知道欺负我!”说罢自己到水房去洗脸去了。麝月悄悄问袭人:“袭人姐姐,晴雯不会生气吧!她那脾气。”袭人笑道:“无妨,两个老小孩而已,他俩一天要是不拌几句嘴不闹点事儿那才奇怪。”麝月听了袭人的话,心里稍感宽慰。她回想起自己之前在别家府邸当差的经历,别家的主子总是板着脸,规矩森严,下人们整日战战兢兢,生怕出一点差错。而护国公府的主子却截然不同,和下人们相处得如同家人一般,时常玩笑逗趣。就像刚刚,主子和晴雯之间的打闹,充满了生活的烟火气。麝月不禁感慨,自己能在护国公府当差真是幸运。这里没有等级森严的隔阂,主子待他们亲切和善,让她感受到了别样的温暖。想到这儿,麝月嘴角微微上扬。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